教学反思
小学生自身身体素质的缺陷以及平时缺少接触排球,具体表现在上排球课时常看见学生用排球来作为娱乐的工具,对排球的基本技术(垫球)的学习大多是应付的态度,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排球课?让学生的兴趣跟着教学的需要走?在教垫球技术时,我把垫球技术动作讲解得比较详细,从脚的站位、身体姿势、手臂、手型、击球部位、击球点等等,练习时对动作要求可能比较宽松,想必是因为新授课,对学生的要求不该太高,学生容易产生畏惧和厌烦心理。
我想,之后的复习巩固课上,可以结合“练习+比赛”。
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下是我的几点反思:
一是在运动技能传授过程中,准备姿势,垫球的动作要领等介绍过多,专业术语比较多,学生一下子不太能接受,徒手练习过多,这应属于一个过渡阶段,在这中间应加少部分熟悉球性,培养手感的练习。
还有在教学过程中应把传授与兴趣更好的相结合,给学生自我展示的时间,多开展相互评价,便于体现学生自主性的发挥。
二是针对学生在练习中的错误,是否出现相同的错误,在教学中应采取相应的讲解和纠正的办法。
体现新课改的意义,提倡老师在教学中“精讲多练”。
三是在教学中要注意运动负荷,对于排球运动相对来说是强度较小的项目,要注意练习的量和次数。
打乱旧的教学思路,多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兴趣入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
总之,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现在教师角色的转变,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我会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学习,充实提高自己。
初中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用途及注意事项
一.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的使用:
名称仪器示意图主要用途使用时注意事项
试管(可直接加热)
1. 少量试剂的反应
容器
2. 盛放溶液
1. 常温或加热时使用,加热时夹持中
上部
2. 盛放溶液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
蒸发皿(可直接加热)用作蒸发液体,浓缩溶
液,干燥固体
1:瓷质仪器。
外部要擦干。
2:加热液体时,不超容积的2/3,便于搅拌
3:固定铁架台上,均匀受热,不断搅拌,
量少或粘稠时,下加石棉网。
4:当出现固体较多时,停止加热。
5:耐高
易骤冷,莫用手取,坩埚钳夹取。
烧杯(不可直接加热)
1. 溶解物质,配制溶
液
2.大量试剂反应容
器。
1. 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加热时下面放石
网,使之均匀受热
2. 加热前外壁要干燥
烧瓶(不可直接加热)
分平底和圆底两种,
用作反应物较多、加
热时间较长的反应仪器
1:加热前外壁要擦干。
2:加热时固定在铁架台上,下面放石
棉网,平底的一般不用于加热。
3:加热时液体不超过容积的1/2
量筒(不可加热)
用于量取一定体积
的液体
1. 不能用作反应容器,不能加热
2. 量液时应竖直放置,使视线与凹形
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取凹液面最
低点刻度
(带铁夹铁圈)铁架台
1. 固定各种反应器
和其它仪器
2. 铁圈可代替漏斗
架使用
夹持玻璃仪器不能太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