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敏老师《我的发现》课堂教学实录执教: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时间:2015年10月29日上午9:20——10:00地点: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阶梯教室整理:市民办复旦万科实验学校婷婷师课前板书:fá shòu fǚ sā伐瘦辅撒gāo liáo jí suì羔聊疾祟腿脚有疾.足音辨.人深信不疑.措.手不及版块一:解题导入师:小朋友坐直,眼睛看着老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您好!师:请坐。
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看看哪个小朋友认识?这个字不大写。
(板书:發)横撇、点、撇、撇、捺(回头看一眼学生),然后下面左边是一个“弓”,右边是“建设”的“设”的一半,最后一笔不是捺,是点。
这个古怪的字有认识的吗?果然有不认识的。
谁认识?生1:发师:你念呢?生2:我觉得也是繁体字的“發”。
师:是繁体字的“發”,你比她说得更好!你怎么会认识的呢?生3:因为以前我爸妈在老家老是打麻将,(众笑)所以我就认识了“發”。
师:(举起麻将牌“發”)麻将牌144个,其中有4个就是这个字“發”,打牌的时候叫“发财”。
现在,我们把“發”字简化成这个字了(板书:发)。
跟我念——发(两遍)我在手机上查了这个字,点到用“发”组成的词一共有20个。
(师举例)“发生”——前天,阿富汗北部发生了一起7.8级的震。
到现在为止,死了100多,临近的巴基斯坦死了200多,一共300多人死了。
还有“发明”——爱迪生发明了电灯,造福于人类。
爱迪生是一个发明家。
还有什么用“发”组成的词?居然有人一个都不知道。
(众笑),说。
生1:发现生2:发财师:哦,你喜欢发财。
(众笑)生3:发言师:对。
(指一个不举手的学生)这个同学不发言。
生4:发掘师:对。
发掘的许多文化遗产。
生5:发起战争的“发起”。
生6:发源生7:大发雷霆师:这是一个成语了。
生8:发表师:发表看法。
生9:爆发师:用“发”可以组成不知多少词。
比如:发展,发展银行,发展得很快。
一个小朋友说“发现”,这也对了。
(板书:发现)一起读——发现(三遍)谁能够用“发现”来说一句话,谁发现了什么。
生1:考古学家发现了恐龙化石。
生2:牛顿发现了地球有引力。
师:对,地球万有引力。
这就叫发现。
那么,什么叫发现呢?谁能够给它下个定义,如果你编字典的话,什么叫发现?说得不好没关系的,说错了也没关系的。
你说。
生1:就是知道了一个新的理念、新的知识。
师:真好!人家不知道的理念、知识,你知道了这就叫发现。
还有吗?生2:就是一个东西本来就有的,然后一个人把它找了出来。
师:本就有的,大家不知道,后来我们把它找到了,就叫发现。
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就跟这个词有关系。
(板书:我的,补全课题)课题写在这儿,我请四个同学来读。
(指名四个学生起立)读书声音要响,口齿要清,不要拖泥带水,不要这样读(师读)我——的——发——现,你坐下去,我不喜欢的。
生1:我的——发现师:不对。
不是“我的——发现”。
要这么读“我的发现”(两遍),这个“的”读轻声。
你读得不对,坐下。
(走到第二个学生旁)你读。
生2:我的发现师:对了。
声音又好听,人又美。
(众笑)(师走到第三个学生旁)生3:我的发现师:对了。
(扶着学生肩膀)(师走到第四个学生旁)生4:我的发现师:对了。
(拍拍学生肩膀)一起读。
(两遍)版块二:学习词语师:课文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一共7个小节,598个字,自己轻松地读一遍。
你读,我到下面来听,看谁读得好。
(生自由读课文)(师擦掉黑板上的“發”,板书:《我的发现》“我”发现我发现)(板书后,师巡视,不时俯身倾听)师:好,读完了。
(手指一学生)这个小孩读得最快,第二个是她(手指另一学生)。
读得最好的有好几个,(手指最后排一学生,竖起大拇指)这个小孩我发现读得真好,等会儿请你来读。
课文里面一共有8个生字,老师都注好拼音了,你能把它读好吗?读的时候,不要“伐,伐,伐伐伐,伐伐伐”不是这么读的,这是电台里的读法。
老师读一遍,读两个,你接下去学着老师的样子读。
(师先指拼音,再指生字,读)哪个小朋友能借着拼音,把上面四个生字读一读。
你读。
生1:fá伐 fá伐, shòu 瘦 shòu 瘦, fǚ辅 fǚ辅, sā撒 sā撒。
师:真好!(拍肩)下面四个谁来。
你读。
(扶着学生的肩,倾听。
)生2:gāo 羔 gāo 羔,liáo 聊 liáo 聊, jí疾 jí疾,suì祟 suì祟师:真好!老师不教都会读了。
哪个小朋友可以把8个生字一起来读一遍?请“美丽”。
(众笑)生3:fá伐 fá伐, shòu 瘦 shòu 瘦, fǚ辅 fǚ辅, sā撒 sā撒, gāo 羔 gāo 羔, liáo 聊 liáo 聊, jí疾 jí疾, suì祟 suì祟师:你很美丽,读得也很美丽。
现在。
擦掉拼音(边说边擦掉拼音),你会读吗?生4:伐,瘦,辅,撒,羔,聊,疾,祟师:对了。
下面有四个词,带点的先读,(读)疾,疾,腿脚有疾,腿脚有疾。
会读了吗?生5:疾,疾,腿脚有疾,腿脚有疾;辨,辨,足音辨人,足音辨人;疑,疑,深信不疑,深信不疑;措,措,措手不及,措手不及。
师:真好!一起读。
(生齐读)师:我发现大家真聪明,老师不教都会了。
那么这些词意思明白吗?带点的词先解释。
“疾”什么意思?“腿脚有疾”什么意思?生1:“疾”的意思是某个部位生了毛病。
(师纠正:“某个部位”不要了,“疾”就是毛病。
)“疾”就是毛病,“腿脚有疾”的意思就是腿或者脚有毛病。
师:对了。
第二个,“辨”什么意思?然后“足音辨人”什么意思?生2:“辨”的意思就是分辨。
“足音辨人”意思是以脚步声分辨是哪个人。
师:对了(拍肩)。
第三个(把一个没有举手的学生拉了起来)。
生3:“疑”就是怀疑的意思。
“深信不疑”就是很相信,不怀疑。
师:对了。
第四个。
生4:“措手不及”就是让我们来不及。
师:“措”是办法,“措手不及”就是让我们来不及想办法。
不错!再一起读词。
伐,伐(两遍),齐。
生齐读,师纠错:辅(三声)师:字词会念了。
那么这个字(手指着板书中的“祟”字)请大家写的时候要注意了,上面是“出”,下面一个“示”,跟“崇明”的“崇”不要搞错了。
把这个字写两遍。
(生练写“祟”)师:(边巡视边点评)字要写好。
一般地说,字如其人,字写得好的人,人就变得漂亮了。
比较漂亮的人呢,字也写得好。
难看的人呢,写得字就难看。
(众笑)(拍拍一名学生的胳膊)人坐端正。
写好了,我看看。
写得漂亮(轻抚学生脸蛋)。
“美丽”写得好吗?果然(众笑)“发财”写得怎么样?(众笑)哦,“发财”也写得很好!师:好了,写好了人坐正。
版块三:读通课文师:课文会读吗?一共7个小节,请7个同学来读,每人读一节。
(指7名学生,其中有“发财”“美丽”)这个同学带头。
课文要这么读,拖泥带水的别读,我不喜欢的。
“我——的——发——现”(拖长声音读)快坐下。
“我的发现”(轻快地读)要这么读,(然后示读第一节)生1读:第19课《我的发现》……(声音清脆、响亮)师:哎呦,读得真好,好像在听广播一样。
(众笑)真好!就这么读,再来。
生1再读:第19课《我的发现》小时候,只有爷爷欣赏我,说:“这孩子好动、聪慧……”师:听到吗?这个“好”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好”(四声),“好”就是喜欢。
她读得很对。
“这孩子……”读生1继续读:这孩子好动、聪慧,留心周围事物,能以足音辨人。
爷爷说的没错。
老师到我们教室上课,都要经过长长的走廊,我按脚步声的轻重缓急,还真能猜测出来走的是哪一个老师。
师:没有“来的”,哦,有“来”的。
生1二读:还真能猜测出走来的是谁。
师:有“来”的。
生1三读:还真能猜测出来走出来的是谁。
师:不是“走出来”。
再来一次啊。
这次保证我不再插嘴。
(众笑)生1四读:还真能猜测出走来的是哪一位老师。
八九不离十,准着呢!师:“哪一个”(笑声又起)生1五读:还真能猜测出走来的是哪一个老师。
八九不离十,准着呢!师:太好了!你读的有些毛病,是我的责任。
(众又笑)(走到第二名学生旁)超过她,我告诉你简直不可能了(众大笑)。
但我对你寄希望,你能超过她。
生2读:第二节。
(师适时纠正:“徐老师”不要读拖音,老师示轻快地读。
这个字不读“nei”,读“na”,是“那一头”。
)师:读得不错!果然超不过她。
(众笑)所谓“不错”就是马马虎虎的意思。
生3读:第三节。
(师纠正:朗读不要一扬一扬的)师:你的朗读听得让人措手不及。
(笑)生4读:第四节。
(师俯身倾听)师:可以生5读:第五节。
(师适时点评:嗯,你读得好,读得跟人家不一样。
跟她有点接近了,好,努力超过她)师:真好!(转向另一名学生)“美丽”读得要美丽。
生6(“美丽”)读:第六节。
(师适时点评:诶呦,好极了!就这么读。
)师:真好!掌声在哪里呀?(生鼓掌)还有一段啊,老是忘了。
来,这个小孩,读好它。
师:我告诉你,其实我故意留下来的。
(生笑)知道吗,读好啊!生7读:第七节师:这个时候应该有掌声。
(生鼓掌)版块四:练习说话师:黑板上写的四行,你会读吗?我提示一下:我的发现,这个有书名号的怎么读?“我”发现我发现怎么读?(板书序号1、2、3、4)读一读。
读一读,会不会。
生1读:我的发现(生边读边清嗓子)(师适时点评:不要“嗯嗯嗯”,这个要事先弄好。
)(众大笑)生2读:我的发现《我的发现》“我”发现我发现师:对了。
读是一样读的,但说就不一样。
比如说:“我的发现”是一篇文章的课题,有书名号的《我的发现》是一篇文章或者一篇课文,“‘我’发现”是课文里的“我”发现了什么,这个“我发现”是现实生活中的我发现了什么谁会说?你来。
生:第一个“我的发现”是课题,第二个《我的发现》是指这篇文章,第三个打引号的“我”发现是指课文中的“我”发现了什么,第四个“我发现”是指现实生活中的我发现了什么。
师:嗯,真聪明!我发现你特别聪明!(擦掉了黑板上的字词板书)学过的就擦掉。
一起读。
我的发现,齐。
(生齐读)师:读法差不多。
(板书:延长“我”发现后的直线)课文里的“我”发现了什么?来,这个最大胆的小孩。
生1:课文里的“我”发现了“我”能以足音辨人。
师:坐下。
谁能说得比她更好?生2:课文里的“我”发现不同的老师有不同的脚步声。
(师提示:他能够以……)他能够以足音辨人。
师:好,你说得比她好。
你说。
生3:课文中的“我”发现“我们”能以(师纠正:我们吗?)是“我”。
“我”能以老师脚步声的轻重缓急来分辨是哪个老师,充分做好课前准备。
师:谁能够像他一样,说得更好一点,说得更清楚?课文里的“我”发现每一个老师的脚步声……生4:课文里的“我”发现“我”能以足音辨人,发现每个老师的脚步声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