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好)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好)

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 生命力。 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写出了“我”见 到这些小生命时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雨 韵》 从维熙 1、根据文意,四季之雨分别象征了人 生哪几个阶段?
春雨象征着人的童年,夏雨象征人 的青年,秋雨象征着人的中年,冬 雨(雪)象征人的晚年。
但那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
三、筛选整合型
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必须要对多方面的信息或 对象进行辨别并加以选择,然后对筛选出的信息 或对象进行重组、概括并将它们融为一体。常见 的命题形式是:1. 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 具有怎样的特点;2. 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 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案:
①父母亲族的爱; ②家乡的山水草木; ③悲欢离合的家史; ④邻里乡情。
四、技巧分析型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有表达 方式方面的技巧,有表现手法方面的技巧,有材 料安排方面的技巧,有布局谋篇方面的技巧,也 有修辞运用方面的技巧,每一种技巧都有其常规 作用。这种题型常见的提问方式是:
1. ……作用是什么? 2. ……的好处是什么?3. 请分析……的表达效果。4. 文中成功地运用了什 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高考回放】结合原文,理解下列词语和句子的含义。那 将是多么滑稽的一页呀!(06江西卷《秋光里的黄金树》)
答案:对想象中的情景发出感慨:人类 滥伐森林又复制树木的行为是极其荒唐 【语段信息】可笑的。
我忽然想到,当地球上砍伐掉最后一棵树的时候,人 类肯定是更发达、更神奇了。但是那时人类将用什么办法 复制一棵树呢?复制一棵真正的树--会增长年轮的、会 发芽、开花、结果、叶子变成金币自动飘落的树--假如 有谁可以做到,那无疑会成为科学史上的崭新一页。
现代文阅读专题复习
一、词语理解型
一般来说,高考试题测试词语的含义, 特别关注词语的语境义,而不是词典中 所诠释的规范义。该题型常见的命题形 式有:1、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 的深刻含义;2、根据文意,写出某词的 含义。
【答题方略】
表面义和深层义
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 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 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 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 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 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 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 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 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 对应的阐释。
【答题方略】
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 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 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 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 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 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 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 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 外,我们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 不全而丢分。
二、句子理解型
所谓重要的句子,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 结构比较复杂,意思难懂的句子;2. 使用了修辞,内涵丰富的句子;3. 揭示文 章脉络层次的句子;4. 统摄全篇,或揭示 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该 题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有:
1. 结合文章内容,简要阐释某句的深刻 含义。2. 从文中看,某句指的是什么? 3. 依据某段文字,如何理解某句话的意 思。
《草堂诗魂》: 细雨蒙蒙,落叶飘飘。 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
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 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
“文章憎命达”是这篇文章的中心。(绝妙的文 章偏偏憎恶命运的通达)
六、注意文章的标题和注释,以此了解相关背景,
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 1、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往往揭示文章的主旨。
答案:
作者运用拟人、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从 形、声、色等角度描写了秋光里的“黄金树”在告 别仪式上端庄的表情,高雅的姿势,辉煌灿烂的 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光里的“黄金树”由衷的赞 美,为文意的转折作铺垫。
但是太阳,他每时每刻都是旭日。他熄灭着走下 山去救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烧着 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那一天,我也将沉 静着走下山去,扶着我的拐杖。有一天,在某一 处山洼里,势必会跑上来一个欢蹦的孩子,抱着 他的玩具。
2008安徽卷《我与地坛》
14.文章第二段从哪三个方面表现“觉得我一个人 跑出来已经玩得太久了”?请简要说明。(6分)
参考答案:(1)旧照片上的那棵老柏树现在已 经死了。(自然现象)
(2)多年前到园子里找“我”的母亲已经去世。 (生活变故)
(3)祭坛里的唢呐声使“我”产生了沧桑之感。 (心理感受)
具体描写,分点说明。(宁春强《雁阵》,2004年高考
北京春季卷)
【语段信息】
毫不退缩
忠于职守
眯起眼,驼爷读狗娃脸上的那道月牙疤。“你也真够狠的,一夜间毁
了那么一大片林子。”驼爷把目光撒向湖畔,五年前倒下的松林,至今 还在他的心头滴血。“呐,我又栽上了。”驼爷喃喃着。驼爷是个护林 员。
“哼!”狗娃重重射出一口浓痰,蓦地从袖管里抽出那把长刀。阳 光兴奋地在刀片上一闪,又一闪。
(季羡林《马缨花》,2007年高考江苏卷)
①孤独的脚步声表明作者一步步走近住处。 ②暗示了环境的幽深。
【答题方略】
主要应着眼于句子本身的分析,将思维指 向句子的内部,对句子的内容进行理解和阐述。 通常的做法有两种: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 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 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 释。
见嗬识过嗬?嗬”,驼爷笑了,笑得极坦然:“好歹当过兵,打坦过仗荡,镇啥定家伙没
狗娃一愣,顿觉眼前这个驼背老人很有些不好对付,但还是大声吼 道:“你就不怕我一刀捅死你?”
驼爷仿佛什么也没听见一样,款款地卷好一支烟,款款地抽。“狗
娃不是人?狗娃一点人味也没有?我不信!”说罢,驼爷又哑哑地笑,
竟一脸的灿烂。
【答题方略】
怎样分析人物形象呢?首先,可以从作者对 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 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 心理等。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 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 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 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高考回放】 文中表现了“驼爷”哪些优秀的品质?结合
因为这是托尔斯泰诞辰一百周年。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1.文章把小花称作“雪野里的精灵”,意在 表现小花的哪些特点?(4分)
美丽/纤弱 稚嫩/顽强 不怕困难/充满活力
《雪野里的精灵》 李存葆
2.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 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 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4分)
当然, 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吗?
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 望有怎样一个人间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2008年语文高考安徽卷)
16.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
他熄灭着走下山去收尽苍凉残照之际,正是他在 另一面燃烧着爬上山巅布散烈烈朝晖之时。
参考答案:
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通过“走下”“爬上” 等词语将太阳人格化,生动形象。
【答题方略】
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是丰富多彩的,其作用也 是异彩纷呈的,对常见的技巧必须要熟悉它的常规 性作用。例如,类比的作用:以浅寓深,生动形象, 通俗易懂;象征的作用: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 联想,感染力强;衬托的作用:突出事物特征,强 化思想感情。
回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其次要回答这种表现手法在文句中表现了什么内容, 最后回答这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好处或效果,并 结合语境加以说明。
一、解释句子所蕴涵的意义 二、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高考回放】
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等到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曾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孤零零一个人住在一个 很深的大院子里。从外面走进去,越走越静,自己 的脚步声越听越清楚,仿佛从闹市走向深山。等到 脚步声成为空谷足音的时候,我住的地方就到了。
不失信心
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
一、先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再结合题目具体阅读。 二、先确定答案范围,再筛选、整合信息。
三、善于联系上下文(观点往往紧靠材料)。
四、看清题干要求,题干怎么问就怎么答。 例:《周庄烟雨中》 作者在坐船游览后对周庄产生了一种“平安家园” 的感觉,是哪些见闻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五、注意文章开头结尾,段首段尾的总结句。
【高考回放】 2003年全国卷《乡土情结》第1题是这样的: 从文中看,乡土都给人们打下了哪些“童年的烙印”?
【语段信息】
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到的世 界,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1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 亲族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2乡土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 溶化为童年生活的血肉,不可分割。3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 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在听祖母讲故事 的同时,就种在小小的心坎里。4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 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解, 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 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 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 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
②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使日出与日落情景形成 鲜明对照,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③运用前后对称的语言形式写景,给人以整齐的人散文或小小说与其他文学样式 相比,更重视塑造人物形象,所以,对人物形象 的分析鉴赏是此类文体的命题重点。常见的命题 形式是:1. 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文中某一人 物形象;2. 根据原文简要描述某人外貌的具体 特征;3. 请用最简洁的词语概括某人形象的内 在特点;4. 请扼要评价某一人物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