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零件装配图PPT

零件装配图PPT

3)序号写在横线上方或 圆内,序号字高比图中尺寸 数字高度大一号或两号。 序号也可直接写在指引 线附近,如图,其字高则比 尺寸数字大两号 。
3
10
10
10
同一装配图中,编号的形式应一致。
4)各指引线不允许相交。当通过有剖面线的区域时, 指引线不应与剖面线平行 。 指引线可画成折线,但只可曲折一次。
6.2.3 画装配图的步骤 1.布置图面
根据视图 方案,布置好 各视图的具体 位置,画出各 视图的中心线 或基线。并将 明细栏和标题 栏的位置定好。
2.画主要零件的轮廓
一般从主 视图开始,几 个视图结合起 来画,因为有 些零件结构的 实形反映在其 它视图上
3.画其它零件
画图时沿 装配干线按定 位和遮挡关系 依次将各零件 表达出来。
装配图中是将零件形状的表达放在次要地位。一般情 况下,每个零件应至少在某一个视图中出现一次,以便于 了解其所在的位置和进行编号。对某些影响部件或机器工 作性能的重要零件,必要时应将其形状表达清楚 。
尾架有四条装配干线:
(1)套筒及顶尖移动部分;
(2)套筒夹紧部分;
(3)横向调整装置;
(4)尾架与车床床身的夹紧装置。
接触面
长度方向
合理 不合理
轴线方向
合理 不合理
半径方向
合理 不合理
两零件应避免在同一方向上同时有两对表面 接触,孔或轴上带有倒角或退刀槽、越程槽,可 保证装配时有良好的接触 。
密封装置:
填料箱密封
橡皮圈密封
毡圈密封
为防止内部的液体或气体向外渗漏,同时也防 止外面的灰尘等异物进入机器,常采用密封装置。
§2
部件或机器的表达
• 装配图以表达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为主, 力求做到表达正确、完整、清晰和简练。 • 需很好地掌握国家标准所规定的各种表 达方法和视图方案的选择问题。 • 画图时先选主视图,再考虑其它视图, 然后再综合分析确定一组图形。
2.1 装配图图样画法
2.1.1 实心零件的画法
在装配图中,对于紧固件以及轴、连杆、 球、钩子、键、销等实心零件,若按纵向剖 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与对称平 面相平行的平面或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 不剖绘制。
§3 装配体结构构型设计
3.1 功能要求与整体构型
装配体整体构型以其功能为重要依据之一。例 如,从加工细长件的功能要求出发,普通车床,外 圆磨床等卧式加工机床的外形必然是低而长的(左 图),而立式镗床、铣床、钻床等加工机床,它们 的外形则高而短(右图)。
3.2 按装配结构构型
装配体构型与装配工艺结构紧密相关。为 了满足部件或机器的性能要求,拆装方便,在 构型时应考虑装配结构的合理性。
稳定表现在两个方面: 稳 定: (1)产品实际质量的重心符合条件所达 到的稳定,如图(a)、(c)、(e); (2)按产品形体各部分间的体量关系来 衡量它是否满足视觉上的稳定,如图 (b)、(d)、(f) 。
a b
c
d
e
f
3.4 外形的调和、主从与呼应
组成机器或部件的各部分,应尽可能 在形、质等方面突出共性,减少差异性。 如比例关系的调和,即各部分之间的 比例应尽量相等或接近。
高压区
6.1.2 拆卸部件和画装配示意图
拆卸部件必须按顺序进行,也可先将部件分为若 干组成部分,再依次拆卸。 装配示意图是用简单线条和机构运动简图符号所 画成的各零件的大致轮廓和相互关系。
填料 压盖 盖螺母 垫片 销 主动齿轮 泵盖 从动齿轮 泵盖 钢球 弹簧 螺母
通高压区 通低压区
螺钉
泵体
调节螺丝
7.2.3 确定并标注零件的尺寸
柱塞
6.1.3 画零件草图
零件草图要目测比例,徒手 绘制,按照零件图的要求选择视 图方案,画出图形。根据测量结 果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填写 标题栏等。
6.1.4 常见的测量工具及测量方法
常见的测量工具:
直尺
外长钳 内长钳
千分尺
游标卡尺
量直线尺寸:
测量内径和深度:
测量内径
测量深度
§5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
5.1 零件、部件序号
装配图中所有零件、部件都必须编号(序号或代号)。
编号时应遵守以下各项国标的规定:
1)相同的零件、部件用一个序号,一般只标注一次;
2)指引线(细实线)应自所指零件的可见轮廓内引 出,并在末端画一圆点 。
10 10
10
若所指部分(很薄的零件 或涂黑的剖面)内不宜画圆点 时,可在指引线的末端画出箭 头,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
测量中心距:
孔径相等
孔径不等
L=B-d
L=A+(D1+D2)/2
测量中心高:
L=A+D/2
L=A+D/2
圆角与圆弧的测量:
拓印法
6.2
6.2.1
6.2.2
装配图的画法
确定视图方案
确定比例和图幅
确定图幅时,除了要考虑图形所 占的面积外,还要留出注写尺寸和技 术要求、明细栏、标题栏的位置等, 并选用标准图幅。
防松装置:
双螺母防松
弹簧垫圈防松
止退垫圈防松
开口销防松
为避免紧固件由于机器工作时的振动而变 松,需采用防松装置。
滚动轴承的固定:
用端盖的凸缘固定外圈
用螺母和止退垫圈固定内圈
为防止滚动轴承的轴向窜动,可根据工作 需要,对内、外圈采用不同形式的固定 。
定位销的安装:
圆柱销定位
圆锥销定位
为使两零件在拆装时易于定位,并保证 一定的装配精度,常采用销钉定位 。
7.2.1
确定视图方案
确定零件的视图方案时,可以参照装配图 中该零件的表达方法,但绝不能照搬,而应根 据零件的结构形状特点重新选择或适当调整 。
7.2.2
画出零件图形
对分离出来的零件投影,不要漏线、 应画全原图中被遮挡的线条 。 另一方面,也不要画出其它零件(即使 是不可拆卸的或过盈配合的零件)的投影。 在装配图中被省略不画的工艺结构, 如倒角,圆角,退刀槽等,在零件图中一 般均应画出,其尺寸(如圆角等)可在技 术要求中加以说明。
3.3 构型要均衡与稳定
均衡是指装配体各部分之间前后左右的相对轻重关系。 稳定是指装配体上下部分的轻重关系 。
均 衡:
对称均衡
对称均衡是通过轴和支点,相对 两端同形等量的一种均衡状态。
非对称均衡
非对称均衡是相对两端呈同量不同形的 一种状态。前者给人以庄重,严正的感觉, 后者给人以活泼、生动、变化的感觉。
3)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的某个 部件为标准化产品或该部件已由其它图 形表示清楚时,可按不剖绘制。 4)在装配剖视图中,当不致引起误解时, 剖切平面后不需表达的部分可省略不画。
2.2装配图的视图选择
2.2.1 选择主视图 选主视图时,应充分表达部件或机器的主要装 配干线,并尽可能反映部件或机器的工作位置。 2.2.2 选择其它图形 除主视图外,还应选用适当的其它视图及相应 的表达方法,以确定一个完整的视图方案。
现以右图齿轮油泵为 例说明测绘的方法与步骤。
6.1.1 了解和分析测绘部件
该齿轮油泵用于铣 床的润滑系统右图为齿 轮油泵的工作原理图。 低压区 它依靠一对齿轮的 进油口 高速旋转运动输送油。 低压区的油,充满齿 轮的齿间,随着齿轮 的转动,油从低压区 齿间带至高压区输出。
旋转方向 主动轮
出油口
从动轮
3)外形尺寸 表示部件或机器的总长、总宽和总高。
4) 安装尺寸
将部件或机器安装到其它部件、机器或地 基上所需要的尺寸。 5)其它重要尺寸 除以上四类尺寸外,在装配图上有时还需 要注出一些其它重要尺寸,如装配时的加工尺 寸,设计时的计算尺寸。
4.2 技术要求的注写
装配图上一般应注写以下几方面的技 术要求。 1)装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装配后应满足 的要求。 2)检验、试验的条件和规范以及操作要求。 3)部件或机器的性能规格参数,以及运输 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和涂饰要求等。
4.完成装配图
标注尺寸, 并编写零件、 部件序号以及 明细栏,标题 栏,技术要求。
§7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
7 .1
(1)概括了解
对照说明书等资料了解部件或机器的名 称、用途,各零件的名称、数量和在图上的 大致轮廓。了解图中采用哪些表示方法,找 出剖视,断面的剖切位置 。 (2)分析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按各条装配干线分析部件的装配关系及工 作原理,搞清各零件的定位关系,连接方式, 配合要求,密封结构等。
便于拆装:
不合理
合理
不合理
合理
不合理
合理
为便于 拆装,必须 留出装拆螺 栓的空间与 板手的空间 或加工孔和 工具孔 。
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
开槽螺母
双螺母
轴端挡圈
一般常采用键连接,轴端螺母、挡圈来固定。
锁紧挡圈
弹性挡圈
在装配体构型中还应考虑操作方便,使 装配体的各部分尺寸与操作者的人体结构尺 寸相适应。
概 述
装配图是用来表达部件或机 器的一种图样,是进行设计、装 配、检验、安装、调试和维修时 所必需的技术文件。
§1装配图的内容
(1)一组图形: 表达出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 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主要结构形状。 (2)必要的尺寸:主要是指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 规格,装配,安装,外形等方面的尺寸。 (3)技术要求: 提出与部件或机器有关的性能, 装配,检验,试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4)零件的编号和明细栏:说明部件或机器的组成 情况,如零件的代号、名称、数量和材料等。 (5)标题栏: 填写图名、图号、设计单位,制 图、审核、日期和比例等。
2.1.3
拆卸画法
在装配图中 可假想沿某 些零件的结 合 面 剖 切 (图B-B)
或当某些 零件遮住 必须 表示的装配关 系时,可将某 些零件拆卸后 绘制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