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浪费
存货水位降低时,有助于发掘需要关注的地方, 以及迫使要去面对处理的问题.此即是及时生产 体系所追求的目标:当存货的水位持续下降至 “一个流”的生产线时,“改善”就成为每日 必行的活动.
26
26
五、在库量过多的浪费
(四)改善在庫過多的方法:
1.分類管理法 根據生產計划及交貨期分批購入原材料,保証最低庫存量; 通用性生产物料考虑即时生产或即时送货的方式,降低庫 存;
這些動作的浪費造成了時間和體力上的不必要消耗。
31
31
七、动作浪费
(二)浪費的產生:
操作不經濟(Handling): 動作不精簡;動作多余;
設計不合理(Design): 1.可同時完成但未同時; 2.不必要但被增加; 3.可同規格但不同; 4.未考慮調整/轉換/取放 5.物料需要翻找;
32
32
七、动作浪费
8
8
一、不良修正的浪费
(三)产生的原因:
1.设计不良 参数不匹配,可制造性差,不相容;
2.工艺设计不合理 工艺设计缺陷,检验手段局限;
3.制造阶段的管理影响产品质量 换线频繁,操作不标准,作业员熟练度不高;
4.使用不合格的零部件产生的质量问题 供货商质量控制不力,来料检验遗漏,对不良缺乏认识;
5.对已发生的不良处理不当 处理方法不当,原因追查不彻底,制程能力未提高。
16
16
四、搬运的浪费
(一)定义:
是由工場布局不合理﹑生產流程理解不當﹑生 產批量大﹑生產前置期長﹑儲存區域大等造成 的物料搬運的浪費。
搬運是一種不產生附加價值的動作。
若分解開來又分為:放置,堆积,移動等動作浪 費,
由此而帶來物品移動所需空間的浪費、時間 的
浪費和人力工具的佔用等不良後果。
17
17
3.認為提前生產是高效率的表現;
4.認為有大量庫存才保險。
22
22
五、在库量过多的浪费
庫
JIT的观点认为,库存是沒有 必要的,甚至认为库存是万 恶之源。
存 三 不
23
不大批量生产 不大批量搬运 不大批量采购
23
五、在库量过多的浪费
(三)“在庫”作為資產本來是有價值的,但過 多
則會面臨以下風險:
1.降低資金的周轉速度;
(一)定义:
是由效率不佳及不可預測性﹑产品复杂性﹑生产计划未 平准化﹑工作負荷不平衡﹑市場預測不准﹑供應商交期 不可靠﹑沟通不暢﹑奖励机制等造成的庫存供應超過制 程整体需求的浪费。
(二)产生的原因:
制造業的工廠存在著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成品等在庫.
原因有:
1.空閑時多制造的部分;
2.設備狀態良好時連續生產;
9
9
一、不良修正的浪费
(四)如何减少不良发生:
1.作业管理—制订SOP,标准作业,教育训练;
2.全面质量管理(TQM); 3.品管统计手法(SQC);
品质三不政策﹕
4.品管圈活动(QCC,Quality Control Circles)
不接收不良品
(发觉问题的解答并且与 管理者分享);
不制造不良品
2.浪 費:
有能力,但未給予充足的工作量的未飽和狀態; (人員工作量不飽滿,設備稼動率低)
3.不均衡:
有時超負荷有時又不不飽和的狀態。
(差異狀態)
6
6
八大浪费介绍
TPS:精益生产的核心
管理 浪费
动作浪费
不良 修正 浪费 制造过
多(过早)
精: 精干; 益: 效益 精益: 投入少,产出多
8种浪 等待浪费 费
四、搬运的浪费
輸送帶帶來的浪費 如何善待輸送帶
1.取放的浪費; 2.等待的浪費; 3.在製品的浪費; 4.空間的浪費。
1.边送边做; 2.划分节距线; 3.依产距时间设定速度;
4.设立停线按钮。
18
18
四、搬运的浪费
(二)浪費的產生:
工厂布局(Layout): 物流動線設計;設備局限;工作地佈局;前後工程分離;
在库量 搬运 过多浪费 浪费
浪费
加工 过剩 浪费
口诀:
加搬管制
多作不等
7
7
一、不良修正的浪费
(一)定义:
是由制程控制不佳﹑原材料质量差﹑保养计划不完善 ﹑教育/训练工作指导书不当﹑产品设计不合理﹑对 客户需求不了解等造成的库存材料的检查及维修浪费 。
(二)导致的影响:
1.产品报废; 2.额外的修复、鉴别、追加检查的损失; 3.材料损失; 4.降价处理; 5.出货延误取消定单; 6.由于耽误出货而导致工厂信誉下降。
在所有的浪费中,製造过多是最嚴重的浪费, 它帶給人們一個安心的錯覺,掩蓋了各種問題, 以及隱藏了由於等待所帶來的浪費,失去了持 續改善的機會。
要把製造过多當做犯罪看待。
13
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加工过剩的浪费
(一)定义:
加工过剩的浪费也叫過分加工的浪費,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第一是多餘的加工; 第二是過分精確的加工。
设计相容性(Compatibility):
1.业务扩充→新增工序或设备; 2.设备或物料变换是否适合; 3.前景不明→未作整体规划;
(三)改善方向:
1.合理化布局; 2.搬運手段的合理化。
19
19
四、搬运的浪费
1.合理化布局設計的要點:
1).輔助生產線的終點,应尽量接近供給對象的主生 產線工序;(同产品机台应尽量排配在一起)
八大浪费
1
目录
前言 八大浪费介绍 避免八大浪费的对策
2
2
前言
2006年,我國GDP增長10.7%
全年能源消費總量24.6亿噸標準煤,萬元GDP能源消耗1.21 噸標準煤,比上年下降1.23%.
其中--原油消費量3.2億噸,增長7.1%
原煤23.7億噸,增長9.6%
天然氣556億立方米,增長19.9%
对于JIT(Just In Time,及时生产)来讲,凡是超出增加产品价值 所绝对必须的最少量的物料、设备、人力、场地和时间的部 分都是浪费。
这里有两层含义﹕
不增加价值的活动﹐是浪费﹔ 尽管是增加价值的活动﹐所用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
的界限﹐也是浪费。
5
5
浪費的3種形態
1.勉 強:
超過能力界限的超負荷狀態;(會導致設備故障,品質低下, 人員不安全)
三﹑有關場所布置方面(8) 15. 定點放置原則; 16. 雙手可及原則; 17. 按工序排列原則; 18. 使用容器原則; 19. 用墜送法原則; 20. 近使用點原則; 21. 避免擔心原則;
22. 環境舒適原則;
34
34
八、管理浪费
(一)定义:
人員/管理浪費是由思維﹑政治及企業文化陈 旧﹑
(三)浪費的消除:
操作不經濟(Handling): 按經濟原則設計并標准化; 制訂检查清单(Check list),發現 并消除;
設計不合理(Design): 合理設計; 設計驗証與稽核; 符合人體工效設計;
33
动作经济三不原则: ➢ 不转身 ➢ 不摇头 ➢ 不插秧
33
七、动作浪费
動作經濟22条原則:
20
20
四、搬运的浪费
2.搬運手段合理化:
1).搬運作業遵循原則: 機械化原則;自動化原則;標准化原則;均衡原則; 及時原則;直線原則;安全第一原則.
2).搬運方法: 输送帶; 定量搬運和定時搬運; 搬運工具的合理化.
搬运三不原则﹕ 不要乱流
3).現場布置合理化
不要粗流
不要停留
21
21
五、在库量过多的浪费
2.JIT庫存管理---看板管理;
3.控制在庫金額;
4.定期盤點;
5.庫存警示方法。
27
27
六、等待的浪费
(一)定义:
是由工作負荷不平衡﹑保養計划不完善﹑換線頻繁﹑自動化應用不 當﹑前工站質量問題﹑生產計划未平准化等造成人員和設備空閑而帶 來的浪費。
(二)表現形式:
1.生產線機種切換; 2.時常缺料而使人員﹑機器閑置; 3.生產線未能取得平衡,工序間經常發生等待; 4.每天的工作量變動很大; 5.機器設備時常發生故障; 6.開會等非生產時間占用過多; 7.共同作業時,勞逸不均衡(人-機,人-人)。
鋼材4.5億噸,增長17.2%
鋁材865萬噸,增長32.1%
水泥12億噸,增長14.5%
水電4167億千瓦時,增長5.0%
中國單位GDP的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2倍.
3
3
前言
我國人口數量大,使自然資源的人均佔有量都在世界平均值 以下,典型的幾項資料有:
淡水資源不足世界人均的1/3,森林資源為1/9,耕地資源不到 2/5(為美國的1/10),45種主要礦產資源不到1/2.
这些都造成如下影响:
1.需要多余的作業時間和輔助設備; 2.生產用電、氣壓、油等能源浪費; 3.管理工時的增加; 4.不能促進改善。
14
14
三、加工过剩的浪费
(二)過剩的種類: 品質過剩; 檢查過剩; 加工過剩; 設計過剩;
15
15
三、加工过剩的浪费
(三)消除過剩的思考:
能否去除此零件的全部或部分; 能否把公差放寬; 能否改用通用件或標准件; 能否改善材料的回收率; 能否改变生產方法; 能否把檢驗省略掉; 供應商是否適當; 是否确实了解客户的需求;
2).充分探討供應各工序零部件的方法; 3).研究空卡板﹑包裝箱﹑夾具的返回方法; 4).沿生產線設置大小適當的零部件暫放場所; 5).不要忘記在生產線中設置檢查工序和修理工序; 6).確保設備的保養與修理所需的空間; 7).生產線的形狀受到產品和場地的制約,可從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