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之口语课教案
课文:
A:今天你上哪儿了?
B: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
你呢?
A:我们去香山了。
你昨天去哪儿了?
B:昨天我们上长城了。
你明天上哪儿?
A:我们明天去故宫。
你呢?
B:我也想去故宫。
A:太好了!咱们明天一块去吧。
教学目的:引导学生熟悉至熟练掌握“今天你上哪儿了?我们去香山了”这一类口语表达。
教学重难点:1,“儿化音”“轻声”
2,“j q x”“z sh ch”
3,“呢”“吧”“了”的讲解
4, 变调
教学环节:一、词汇
你我们咱们
昨天今天明天
上去想哪儿
呢吧
一块
颐和园香山长城故宫
1,教师读词汇,学生感知
2,讲解词汇
你(ni,上声)我们(wo 上声men 轻声)咱们(zan 阳平men 轻声)注意:“Z”的发音和轻声。
拓展:我他她它
我们他们她们它们大家
昨天(zuo阳平tian阴平)今天(jin阴平tian阴平)明天(ming阳平tian )
注意“Z”“j”的发音
小游戏:寻找“昨天”“今天”“明天”
操作:1,让三个同学分别扮演“今天”“昨天”“明天”
2,教师在黑板上随意指读,学生集体读,然后被读到的学生要站起来大声说“是我”,并且摆出pose, 然后教师拍照留念。
上(shang 入声)去(qu 入声)想(xiang 上声)
注意:sh q x qu中的“u”的发音
哪儿(na 上声)重点是儿化音
呢(ne 轻声)吧(ba 轻声)
注意:轻声
一块(yi 阳平kuai 入声)
注意:变调,儿化音
一起(yi入声qi上声)一直(yi入声zhi阳平)一分(yi入声fen阴平)
一块(yi 阳平kuai 入声)一次(yi 阳平ci入声)一下(yi 阳平xia入声)
⑴让学生试着发现总结其中的规律,然后教师评析
⑵教师总结规律。
颐和园(yi阳平he阳平yuan阳平)香山(xiang阴平shan阴平)
长城(chang阳平cheng阳平) 故宫(gu入声gong阴平)
⑴图片展示
⑵适当降解文化知识
注意:“ch”“sh”的发音
3,重点讲解
⑴“j q x”(教师范读,表情夸张一点,让学生看清楚并模仿)
A、“j”音,可以模仿英语giraffe中“g”的音标发音
B、“q”音,可以模仿英语cheer中“ch”的音标发音
C、“x”音,可以有“i”音慢慢过渡到“x”音
⑵“z sh ch”
A、按照“sh----zh----ch”的顺序教读
B、按照“s----z-----c”的顺序教读
⑶儿化音
A、带“儿”的,如“哪儿”
B、不带“儿”的,如“一块”
C、这是汉语口语的特色之一,多举例,多联系,习惯就好。
⑷轻声
A、呢和吧语气词,在句末表示某一种语气
B、我们,你们,他们的“们”平常的口语习惯。
⑸变调
A、从“一块”拓展至“不用”“不好”
B、总结,存在变调情况的字词,如“一”和“不”,若是其后面的字的发
音为入声,那么变调为“阳平”;若后面的字的发音不是入声,则均变调为“入声”
二、句子
⑴今天你上哪儿了?
今天我们去颐和园了。
你呢
A、教师范读,学生感知
B、教师讲解意思,学生领会(可用英文辅助)
C、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D、学生模仿造句
⑵太好了!
A、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B、教师释义,可用英文
C、拓展至“太棒了”“太酷了”“太漂亮了”
D、“了”字的用法和讲解,吃了喝了用了
E、学生模仿造句
三、课文
⑴教师范读,学生感知
⑵教师领读,学生跟读,
⑶学生自由读课文,或者分较色朗读
⑸游戏:第一个学生背诵课文的第一句
第二个学生背诵课文的前两句
··
··
··
··
第七个学生背诵全文(一共七句)(最后给表现好的学生予以奖励)
四、课后检查
A、教师随意指词汇,学生读
B、随堂听写,教师随意抽查
五、课后作业
A、巩固复习本课所学内容
B、熟练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