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锡诺普海战整个10月俄土两军都在进行战略机动,以求在多瑙河下游取得相对于对手有利的态势,1853年10月28日土耳其军队战场指挥官奥马尔·卢特菲帕夏非常成功的率军从多瑙河南岸宽大的正面渡过多瑙河。

1853年11月4日,土军在奥尔特里查击败匆匆赶来的俄军。

补给是双方都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巴尔干战场远离俄国的政治中心,尽管俄国已经有多次对土战争的经验,但补给仍然是限制俄军行动的主要问题。

对土耳其而言,虽然君士坦丁堡距离战场较近,但巴尔干山脉和当地居民的叛乱使得运输也十分困难。

多瑙河航运发达,利用海运成为双方补给的必然选择。

争夺黑海制海权显得尤为重要。

正在加载克里米亚战争中的海战11月27日,一只土耳其小型舰队到达希诺普港。

土耳其舰队指挥官命令部下不准首先开火。

不久他就发现六艘俄国战列舰在港外巡弋。

他发出急件请求增援,但杳无音信。

这些俄国战列舰从一百英里外的塞瓦斯托波尔赶来,属于俄国黑海舰队,由海军中将帕维尔·斯捷潘诺维奇·纳希莫夫指挥。

11月30日早晨,俄国舰队进入希诺普湾要求土耳其舰队升起白旗投降,土耳其指挥官拒绝投降并下令开炮,几分钟后俄国战列舰开炮。

当早晨结束时,俄国舰队取得完全的胜利。

俄国俘虏土耳其指挥官奥斯曼—帕夏,土耳其7艘护卫舰和2艘轻巡洋舰被击沉,土军死伤3000人。

这是木制风帆战列舰最后的辉煌也是俄国黑海舰队最后的辉煌,本次海战也作为帆船舰队时代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交战而载入史册,正是在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蒸汽动力战舰被英法广泛使用,技术兵器的优势大大体现出来。

而战前拥有4艘120门炮战列舰,12艘84门炮战列舰和4艘60门炮巡洋舰以及大量辅助舰的俄国黑海舰队不久就消失了。

消息很快传到伦敦和巴黎,两国的舆论迅速升温(在英国,锡诺普海战被更是渲染为锡诺普属杀),两国民意高涨,要求政府采取行动。

锡诺普海战的胜利,是俄国在战略上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

俄国的胜利就意味英国和法国在地中海地区利益的损失,因此两国很快参战。

1854年1月4日,英法舰队进入黑海,为土耳其运输船队护航。

这只舰队规模十分可观。

英国舰队拥有11艘主要战舰,而法国舰队拥有14艘,并且装备了更多的舷炮,超过100门舷炮的军舰共有8艘(法国5艘,英国3艘)。

英法舰队战舰由风帆和蒸汽混合驱动,机动优势非常明显。

一天之后,土军在西塔特击败俄军的进攻,这是俄军的一翼。

正在加载克里米亚战争的想像复原图1854年2月6日,俄国宣布与英法断交,作为英法联合舰队驶进黑海的回应。

10日,英国和平代表团到达俄国作最后的外交努力并面见了沙皇。

双方分歧很大,沙皇担心与英法开战,但也不愿意就此退让,尼古拉对英国特使讲:“你们不要以战争威胁我,而我可以依仗柏林和维也纳。

”以此警告英法可能再次引起欧洲大战。

然而神圣同盟早已貌合神离。

普鲁士对1850年俄国在普奥争端中袒护奥地利早有怨言,此时更不会为巴尔干这个与自己毫无利益瓜葛的问题为俄国火中取栗。

而奥地利就更加高深莫测了,尼古拉一世万万没有想到几个月之后奥地利的背叛。

21日,俄国政府宣布与英国和法国处于战争状态。

俄国被迫以70万兵力与拥有约100万军队的同盟国进行战争,在军事技术装备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欧诸国。

战斗在几个战区同时展开。

1854年2月23日,第一批英国陆军上船前往土耳其。

1854年2月27日,英法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在4月30日之前撤离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沙皇置之不理。

3月12日,英法与土耳其结成同盟。

3月19日,法国陆军也登船前往土耳其。

一天后,俄军渡过多瑙河。

法国于3月27日,英国于3月28日相继对俄国宣战。

当时的三大列强一齐登场,战争扩大了。

战争扩大4月5日,英国陆军在加拉波利登陆。

随后联军的作战计划在这里诞生。

由6万英法陆军在海军的配合下在克里米亚半岛登陆,6星期内拿下俄国海军基地塞瓦斯托波尔要塞。

这个目标很有限,目的是消灭俄国的黑海舰队,结束俄国在黑海的优势。

这符合英国的愿望,对法国而言,开战本身就达到了目的。

随着更多的部队到达,联军开始向君士坦丁堡进发。

当地的酒和女人非常便宜,梅毒在联军士兵当中非常普遍。

当地的卫生条件非常糟糕,英国的后勤也同样糟糕。

自拿破仑战争以来,英军的后勤训练被荒废了。

大多数军官都没有经历过战争,哪怕是低强度殖民地冲突。

法军情况要好的多。

拿破仑被打败了,但法国并没有失败。

法军陆军仍是欧洲装备最好、组织最完善的军队,很多军官拥有作战经验,后勤系统也很有效。

武器装备方面,英法的优势来源于新式线膛步枪----米尼步枪。

线膛步枪相对于滑膛枪最大的优势在于射程和精度。

滑膛枪的有效射程只有150码(一码约合0.914米),并且精度很低。

而线膛步枪有效射程也达到500码。

法军在1840年代后期率先装备了米尼步枪,这使得它在同时期列强陆军中拥有巨大的技术和战术优势。

新步枪带来新战术。

拿破仑时代的散兵线队形可以进一步拉大,避免被对手火力密集杀伤。

而对手的密集队形将在更远的距离上遭到精确火力射击。

此外炮兵的角色发生重大变化,因为野战火炮的典型射程大多数在1000-1500码,有的轻型火炮甚至只有600-800码,相对于步枪射程优势变小。

炮兵的作用变的类似后来的机枪,作为步兵的火力倍增器。

尽管高层反映迟钝和对线膛步枪的不信任,英军还是在1851年装备了1851式米尼步枪,这构成克尼米亚战争中英国陆军的主战单兵武器,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英军陆军的参战部队包括4个步兵师,1个轻装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

整个师在6000人左右。

法国陆军的参战部队是4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旅。

编制情况和英军差不多。

根据当时的炮兵技术水平,法军的做法更适应实战需要。

骑兵在法军中的地位比起拿破仑时代大大下降,新式米尼步枪使得骑兵突击力下降,因此法军很少使用大骑兵军团。

英军指挥官是拉格伦男爵。

一个平易近人的贵族。

法军司令是阿尔芒·雅克·勒鲁瓦·德·圣阿尔诺元帅。

法国大革命造就的新一代法国军人。

1854年4月20日,俄国遭到开战以来的最大打击,普奥两国宣布保持中立,并秘密结为防御同盟。

中立的理由显而易见,但沙皇看不到这一点。

神圣同盟在最关键的时候失灵,使他感到沮丧和愤怒。

仿佛为了给沙皇伤口再撒一把盐,英法舰队于1854年4月22日炮击奥德萨,表明英法实实在在准备跟俄国打一仗。

1854年6月3日,奥地利完成部署,在匈牙利与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的边境陈兵8万,并向俄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俄国立即从两公国撤军。

1854年6月14日,奥地利又同土耳其签订条约,土耳其同意奥地利占领两公国直到战争结束。

奥地利的轻率和贪婪将1815年以来的俄奥友谊彻底葬送,从此两国关系再也没有好过。

沙皇此时感到可耻的背叛,他终于明白自己落入一个可怕的陷阱。

战争和他当初的预想完全两样,敌人越来越多,而朋友加兄弟的奥皇弗兰茨·约瑟夫一世的背叛,使他对战争开始失去信心,但战争还要打下去。

奥地利皇帝此时正忙于迎娶来自巴伐利亚的茜茜公主,可谓一个天堂一个地狱。

尼古拉严令俄军取得一场胜利来稳定局势。

6月22日,俄军统帅米哈伊尔·德米特里耶维奇·戈尔恰科夫亲王亲自指挥对斯里查要塞的围攻。

俄军倾全力苦战一天,米哈依尔·戈尔恰科夫本人也在战斗中负伤,还是没有拿下斯里查要塞。

俄军士气空前低落,第二天向北方撤退,斯里查要塞解围。

土耳其军队乘胜追击,1854年7月7日,在古杰沃,俄军再次被击败。

疲惫的俄军开始全面撤退,先是布加勒斯特,到7月28日,俄军完全撤出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

俄军已经撤退到1853年的出发点。

战争从政治上讲已经没有理由继续。

8月8日,维也纳方面提出四点建议来结束战争。

俄国认为接受这一建议意味着失去自1829年以来得到的全部利益,沙皇无法接受,他决心继续打下去,求得一个体面的和平。

英法也不想俄国此时求和。

在英国看来,要结束俄国在黑海的优势的最好办法是将俄国黑海舰队消灭掉。

维多利亚女王力主继续战争,她催促驻扎在瓦纳的联军尽快行动。

拿破仑三世认为他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俄奥翻脸了。

但是他想继续维持苦心经营的英法合作,他也批准了联军继续行动。

于是战争不但没有停,而且还要扩大。

要塞攻防战联军的登陆英法土三国军队在瓦纳相处的很融洽。

但是健康问题却越来越让人担心。

潮湿、小昆虫和血吸虫侵袭军营。

英国后勤组织的缺陷非常明显:没有人知道邮局在哪里,野战医院在哪里,甚至他们的将军在哪里。

1854年7月19日,法国军营中霍乱爆发。

22日蔓延到英国军营。

尽管所有帐篷被销毁,瘟疫仍然没有得到控制。

1854年8月10日,一场大火烧掉了很多军需品,包括16000双靴子和150吨饼干,使得情况更加糟糕。

来自伦敦和巴黎的命令不断催促联军展开行动。

联军并不知道克里米亚到底有多少俄军,估计从45000人到140000人不等,实际上俄军此时只有36000人。

1854年8月24日,联军开始登船,计划1854年9月2日完成全部登船任务。

能够参加行动的部队包括27000英军、30000法军和7000土军。

1854年9月7日,联军海军司令英国海军上将邓达斯下令起航。

圣阿诺德因为患上霍乱在5日就出发了,独臂的拉格伦跟随大部队一起行动。

拉格伦的旗舰卡拉多克号悬挂俄国军旗前出侦察,最终选择塞瓦斯波托尔以北35英里的卡拉米塔湾的耶夫帕托里亚作为登陆地点。

9月12日,联军舰队到达耶夫帕托里亚。

耶夫帕托里亚的镇长同意投降,但鉴于联军带有瘟疫,镇长要求联军必须进行隔离。

9月14日黎明,联军开始登陆,登陆一切顺利。

每个联军士兵都负荷沉重,19日上午9点,联军主力55000人出发,登陆场交由土耳其军队把守。

但是霍乱又使一部分士兵染病。

在巴尔干涅克河,联军首次与俄军前哨遭遇。

英军骑兵要求追击,被拉格伦拒绝了,因为他发现这是个陷阱。

俄国骑兵的远方还有俄军第17师的6000人。

双方使用火炮相互远距离攻击,英军获胜。

俄军撤退到奥马的主要阵地,他们希望在那里阻止联军向塞瓦斯波托尔前进。

当夜,联军宿营准备进攻奥马,英军由于没有帐篷只能在寒冷中入睡,而法军则舒服的多。

俄军方面,黑海舰队被英法联合舰队困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

俄军统帅缅希科夫亲王的打算是利用阿尔马的有利地形给予联军重大打击,然后反攻,将联军赶下海。

他乐观的认为只要一场战斗就能实现目标。

他的部队有4个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大约30000人。

但出乎他的意料,他发动的阿尔马河战役被英国主帅格拉伦男爵粉碎了。

联军在奥马的胜利打开了通向塞瓦斯托波尔的道路。

拉格伦的工兵指挥官博格涅爵士建议联军修筑一条工事防御来自北方俄军增援部队的进攻。

尽管在敌国领土修筑工事非常困难,但建成后将成为日后俄军增援的严重障碍。

联军可以从塞瓦斯波托尔的南部发起攻城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