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政治专题复习资料

初三政治专题复习资料


位 正 。 认 识 祖 国 地 确
国 内 发 展 了 形 势 国 , 际 解 , 野 视
有 利 于 我 们 拓 宽
任 命 感 , 。 强 社 会 责 增
史 赋 进 予 我 们 的 使 历 明 确 一 步 们
展 的 情 况 , 使 的 我 发 面 方 等 卫 生
技 政 、 教 育 经 、 文 化 、 、 科 济 、 治
5三个标志和决定
♦ (1)我国进入社会
♦ (3)我国改革开放进入
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 成(1956年底) ♦ (2)我国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 段的标志是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978年)
新阶段的标志是我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年12月) ♦ (4)社会主义主要矛盾 决定根本任务 ♦ (5)综合国力决定国家 地位,经济实力决定综 合国力 ♦ (6)人才的成长是由个 体的社会实践和主观努 力决定
♦ ♦ ♦ ♦ ♦ ♦
( 策 ; 1 ) 提 出 改 革 开 放

8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江 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精髓--实事求是的体现
♦ (1)P19对我国国家地位实事求是的评
价。 ♦ (2)P9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3)我国现阶段要发展生产力、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实 现社会主义根本任务、增强我国综合国 力、提高国家地位的根本措施。 ♦ (4)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等。
有 利 于 了 解 国 家
爱 国 情 感 情 。 培 养 , 国 认 清
有 利 于 了 解 家 乡 ,
段 黑 。 字 青 少 年 体
具 体 表 国 现 兴 衰 +P 家 心
关Leabharlann 是 关 心 国 家 大 事 、
32 的 一 34 -
2 看 新 闻 的 作 用




+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 (1)有利于培养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P54实
4举办科普节(展)的必要性:
♦ (1)P24在综合国力中,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的增
强......增强。 ♦ (2)有利于提高市民的科普意识及市民的国民素质 +P4它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课题。 ♦ (3)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P24黑 3 +P24 体在综合国力中...向前 ...
6研究性学习题型及例题(应举 一反三) (1)设计活动方案:
♦ A活动主题:几个字概括 ♦ B活动目的、意义:应鲜明直接 ♦ C活动途径、内容:实地考察、采访调查
等方式 ♦ D活动启示:结合自身特点,围绕主题把 相关理论展开。
(2)给现象,确定主题,或者自己提出一种现象,确定主题加以说明: 例:上海申博成功,但上海还有许多现象对世博会的成功召开不利, 也和国际大都市这个称呼不相适应,如行人乱穿马路、闯红灯、垃 圾随手扔、“万国旗”随处飘扬; 随地吐痰及口香糖残渣等。为了 改变这种现象,请你确定三个主题来组织稿件,对市民进行宣传, 并对主题的内容加以说明。 A要努力提高国民素质:某些市民乱穿马路、随地吐痰及口香糖残渣 等,是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文明素养的表现。+P4国民素质是国家综 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因素。 B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市民随意乱晒被子、衣服、乱扔垃圾等是精 神文明程度低的表现。+P24在综合国力中,精神文明......方方面面。 C要加强执法力度,增强市民的社会责任意识:市民乱穿马路闯红灯 是没有履行法律责任的表现。行人随意扔垃圾等也是缺乏社会责任 意识的表现。+社会责任意识是 个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集中表现, 他是人们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在动力。+P53有社会责任意识的人
初三政治专题复习资料
♦ 1. 台湾问题:内政 ♦ (1) A坚持维护统一,
反对分裂(历史责任) ♦ (2)坚持“一国两制” 构想(政策), ♦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前提和基础) ♦ “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基本方针)
2有外国干涉台湾
♦ (1)坚持独立自主的和
平外交政策, ♦ (2)坚持“五不五也不” 的自处原则, ♦ (3)在现代国际关系中, 互相尊重主权是一项基 本原则 ♦ (4)国格的表现:国家 地位与作用;重大事件 的立场;国际交往形象。
7根据国情或基本国情制定的方 针政策:
的 基 本 国 策 ( 7 ) 实 行 计 划 生 育 开 发 ” 战 略 ; “ 西 部 大 ( 6 ) 实 施 纲 ( 领 ; 5 ) 制 定 党 的 基 本 路 ( 线 4 ) 制 定 党 的 基 本 域 自 治 ” 政 策 ; 族 国 区 两 ( 3 ) 制 定 “民 一 制 ” 构 想 ; ( 2 ) 提 出 “ 政
干精神黑体与接着的一段+P55有效途径的一句 ♦ (2)可以走向社会,是了解家乡、认清国情 的有效途径,也可以深刻的了解中国的昨天, 理解现实,理解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 (3)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 ♦ (4)有利于培养自己尊重科学、独立思考、 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 (5)有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