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下思考题解答题答案简版 (1)

物理化学下思考题解答题答案简版 (1)

一、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1、理想气体分子之间无相互作用力,分子本身不占有体积。

(√ )2、催化剂能改变一反应的平衡常数。

(× )3、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才是正整数。

( × )4、阿累尼乌斯活化能与温度有关。

(× )5、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是人为规定的。

( √ )6、r ±值仅取决于离子强度的大小。

(× )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应。

(√ )8、测量出来的电池电动势E 有可能是负的。

(× )9、催化剂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 √ )10、E θ是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活度都等于1时的电池电动势,称为标准电动势.(√)11、符合质量作用定律的反应方程均为基元反应.( × )12、反应级数n 可以是简单的级数0,1,2,3级,也可以是分数或负数(√) 13、一级反应,半衰期是一个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无关的常数(√ ) 14、E 与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活度、温度、E θ有关系(√ ) 15、E 是强度量( √ )16、对峙反应的特点:正、逆速率系数之比等于平衡常数K =k 1/k -1( √ ) 17、几个平行反应的活化能往往不同,温度升高有利于活化能大的反应;温度降低则有利于活化能小的反应。

(√ ) 18、电导测定用高频交流电源( √ )19、D-H 公式只适用于强电解质的稀溶液;(√ )20、不同价型电解质, γ± (低价型) > γ± (高价型) (√ ) 二、选择填空1、有关催化剂不正确的概念是( CD ) A 催化剂能缩短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B 催化剂参与了化学反应;C 催化剂能改变一反应的平衡常数;D 催化剂只能使反应速度加快。

2、在一定T 、P 下,任何气体在固体表面上吸附过程的△H 必然是( C ) A ﹥0, B =0,C <0, D 无法确定。

3、H +和OH –的迁移率比其它离子都大的多,其原因是( D ) A 是由电离而产生的;B H +的体积特别小;C 以水化离子存在;D 氢键作用造成链传递方式。

4、以下是标准氢电极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 只能作负极;B 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是人为规定的;C Pt|(H 2/ H +)是标准氢电极;D Pt|(H 2/OH –)是标准氢电极; 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 反应级数是微观量;B 写出反应方程式就可以知道反应总级数;装订线C 只有基元反应的级数才是正整数;D 总级数为零的零级反应一定不是基元反应。

6、298K时,对0.5mol dm-3KCl溶液加水稀释,则溶液电导率κ与摩尔电导率Λm值变化为( C )A κ及Λm 均增大;B κ及Λm均降低;C κ降低Λm 增大;D κ增大Λm降低。

7、反应aA=eE的速率之间的关系是( C )A (1/a)(dCA /dt) = (1/e)(dCE/dt)B - (dCA /dt) = (dCE/dt)C - e (dCA /dt) = a (dCE/dt)D (a/e)(dCA /dt) = (dCE/dt)8、定温下,各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是电极( B )电势A 绝对;B 反应各物质活度均为1时与标准氢电极相比的;C与标准氢电极相比的;D 以上三种说法皆不正确。

9、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如果是物理吸附,其吸附的特点是( A )A 吸附力是范德华力;B 有选择性反应;C 覆盖层是单分子层;D 吸附速率较慢。

10、对2 H2+O2=2 H2O反应,反应进度ξ=1mol是表示( B )A 有1molH2O生成;B 完成了1单位的化学反应;C完成了2单位的化学反应D 指单位时间内生成1mol的H2O11、对平均活度系数r±,理解正确的是( D )A r±值仅取决于离子强度的大小;B 弱电解质溶液r±小于1;C 强电解质溶液r±大于1;D 当浓度趋向于0时,r±趋向于1。

12、下列各式可能为基元反应的是( C )ACH3CHO=CH4+CO r=kC2(CH3CHO);B2NO+2H2=N2+H2O r=kC2(NO)C(H2);CH2+2I=2HI r=kC2 (I)C (H2);DCO+NO2=CO2+NO r=KC (NO2)。

13、有关离子迁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ti是i离子传递电量与总电量的比值;B 溶液呈电中性,故t+=t-C 浓度一定时,同种离子的迁移数一定相等;D 温度一定时,同种离子的迁移数一定相等;14、真实气体在( D )的条件下,其行为与理想气体相近。

A 高温高压;B 低温低压;C 低温高压;D 高温低压;15、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如果是物理吸附,其吸附的特点是( D )A 吸附力是范德华力;B 有选择性反应;C 覆盖层是单分子层;D 吸附速率较慢。

18、有关离子迁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ti是i离子传递电量与总电量的比值;B 溶液呈电中性,故t+=t-C 浓度一定时,同种离子的迁移数一定相等;D 温度一定时,同种离子的迁移数一定相等。

11、科尔劳斯的离子独立运动定律适用于:( D )A、所有电解质的水溶液B、强电解质的水溶液C、弱电解质的水溶液D、溶液浓度不太大的水溶液12、在基元反应中 :( D )A、反应级数总是大于反应分子数B、反应级数总是小于反应分子数C、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D、反应级数不一定与反应分子数总是一致的13、测得25℃时饱和AgCL溶液的电导率为3.41×10-4S/m,所用水的电导率为1.6×10-4S/m。

则AgCL溶液的净电导率为:( A )A、1.81×10-4S/mB、2.04×10-4S/mC、1.5×10-4S/mD、3.00×10-4S/m14、某反应的速度为K=0.0462h-1,又初始浓度为0.100mol/L,则该反应的半衰期t1/2为:( B )A、2016hB、15.0hC、2.65hD、25.0hE、31.0h15、在描述一级反应特征时,哪一点是不正确的:( B )A、㏑C对时间t作图为一直线B、半衰期与反应物起始浓度成反比。

C、反应物消耗的原分数相同时所需时间一样(同一反应)D、速度常数的单位为(时间)-1E、半衰期t1/2与浓度a无关16、夏季有时旱无雨,甚至天空有乌云但不下雨,从表面化学的角度来看其原因是:( C )A、天空温度太高B、天空中空气稀薄C、形成乌云的水滴半径太小。

D、天空湿度太低17、将水银滴在玻璃板上,平衡时其接触角:( B )A、00~900之间B、900~1800之间C、00D、180018、朗格茂等温吸附理论中最基本的假设是:( D )A、固体表面的不均匀性B、分子间可以相互利用C、吸附是多分子层的D、吸附是单分子层的19、将0.012L-1,0.02mol.L-1KCL溶液和100L-1,0.005 mol.L-1AgNO3溶液混合成的溶胶,在外电场作用下胶粒将:( A )A 、向正极移动B 、向负极移动C 、不作定向移动D 、静止不动 21、8、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水有表面张力; B 水的表面张力和温度有关; C 固体没有表面张力; D 水的表面张力和压力有关。

22、肥皂泡上所受到的附加压力为多少?( D ) A γ/r ; B 2γ/r ; C 3γ/r ; D 4γ/r 。

三、计算1、已知250C 时φ0(Fe 3+/ Fe) =-0.036V ,φ0(Fe 3+/ Fe 2+) =-0.770V 求250C 时电极Fe 2+|Fe 的标准电极电势φ0(Fe 2+/ Fe)。

解:上述各电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Fe 3+ + 3e - = Fe (1) Fe 3+ + e - = Fe 2+ (2) Fe 2+ + 2e - = Fe (3) 显然,(3)=(1)-(2),因此()()()r m r m r m 31-2G G G ∆=∆∆()()()2332-2Fe |Fe -3Fe |Fe Fe |Fe E F E F E F++++=+()()()()33223Fe |Fe Fe |Fe Fe |Fe 230.0360.77020.439VE E E ++++-=⨯--==-2、0.01mol dm -3醋酸水溶液在250C 时的摩尔电导率为1.62×10-3S m 2 mol –1,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率为39.07×10-3S m 2 mol –1计算(1)醋酸水溶液在250C ,0.01mol dm -3时的pH 值。

(2)250C ,0.001mol dm -3醋酸水溶液的摩尔电导率和pH 值。

-2-32-1m κ 1.6210Λ===1.6210(S.m .mol )c 0.01⨯⨯⨯1000+--4m H ,m Ac ,mΛ=λ+λ=(349.82+40.9)10∞∞∞⨯).mol (S.m 103.91-122-⨯=-3m -2m Λ 1.6210α===0.0451Λ 3.9110∞⨯⨯ pH =-lg(αc)=-lg(0.0451)=3.38⨯0.0122c c α0.010.045k ==1-α1-0.045⨯-5-3=1.0810(mol.dm )⨯答案:(1)pH=3.38;(2)摩尔电导率=0.520×10-3S m 2 mol –1 pH=3.88 参考:P 56习题12、291 K 时,已知KCl 和NaCl 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分别为∞Λm (KCl )=1.2965×10-2 S .m 2·mol -1和∞Λm (NaCl)=1.0860×10-2 S .m 2·mol -1,K +和Na +的迁移数分别为t K+=0.496,t Na+=0.397。

试求在291 K 和无限稀释时: (1)KCI 溶液中K +和Cl -的离子摩尔电导率;(2)NaCl 溶液中Na +和C1-的离子摩尔电导率。

解:(1) ++m m Λ(K )=t (K )Λ(KCl)∞∞∞232-10.496 1.296510 6.43110(S.m .mol )--=⨯⨯=⨯-+m m mΛ(Cl )=Λ(KCl)-Λ(K )∞∞∞ 332-1(12.965 6.431)10 6.53410(S.m .mol )--=-⨯=⨯(2) ++m m Λ(Na )=t (Na )Λ(NaCl)∞∞∞232-10.397 1.086010 4.31110(S.m .mol )--=⨯⨯=⨯-+m m mΛ(Cl )=Λ(NaCl)-Λ(Na )∞∞∞ 332-1(10.860 4.311)10 6.54910(S.m .mol )--=-⨯=⨯3、溴乙烷分解反应的活化能为229.3KJ mol –1,650K 时的速率常数k=2.14×10-4S -1,求:(1)该反应在679K 条件下完成80%所需时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