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人:段满翠审核人:周为玲时间2014-3-24————————————————————————濉溪中学高二生物校本作业10(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姓名----------------- 班级---------------- 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输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大多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3.下列与生态系统功能相关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碳循环过程需要能量的驱动B.物质与能量在生物与环境之间循环流动,信息的流动只在生物之间发生C.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物的死亡分解是碳循环的一部分D.全球气候变暖和地球上大气中碳的收支不平衡有关4.若甲、乙、丙三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都固定了一样多的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甲只有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乙比甲多一个次级消费者,丙比乙多一个三级消费者。
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比较三个生态系统的生物总重量,下列正确的是( )A. 甲>乙>丙B.甲>乙=丙C.甲=乙=丙D.甲<乙<丙4.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来验证生态系统的一些相关问题:取4个密闭、透明的生态瓶,各瓶内的组成和条件见下表(图中“+”表示有,“-”表示无)。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下面判断错误..的是( )A .甲瓶的抵抗力稳定性较高B .乙瓶中生物比丙瓶的维持时间要长C .丙瓶比甲瓶有较多的有机物D .甲瓶的氧含量比丁瓶的高6.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物种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
下图三条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 .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 B .物种甲在不同水深处,个体数量不同,主要受食物 的影响C .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物种丙的数量会增加D .物种甲、乙、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7.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X 1过程的完成必须依赖于一种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B .X 1过程吸收的CO 2总量与Y 1、Y 2、Y 3、……及Z 过程释放的CO 2总量相等C .Z 1、Z 2、Z 3、……过程提供的有机物中的碳将全部转变为Z 过程释放的CO 2中的碳D .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 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 1过程能量值的1%~4% 8.经调查,某生态系统中Y 、X 、Z 分别为第一、第二和第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的个体数量如图甲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
一段时间后个体数量发生变化,结果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 营养级的生物被捕食的压力明显增加B .Z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增加是由捕食对象专一引起的C .Y 营养级生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捕食者对捕食对象有选择的结果D .X 营养级的生物之间存在明显的竞争关系,且其中某种生物处于竞争劣势9.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 .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C .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D .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10.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表示碳 的流动方向。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碳元素以二氧化碳形式从D 传到A 和FB .D →A →B →E 构成了一条食物链C .图中包含了7条食物链D .B 和F 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和捕食11.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 .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④)②×100%B .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 .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D .食物链中的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4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同化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因细胞呼吸而散失,另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B .乙1→乙2…中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C .丙中有自养型生物D .甲同化的总能量等于乙和丙的总能量之和1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B.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C.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D.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14.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 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15.“9·11”事件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到“炭疽热”的侵扰。
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以上都不是16.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的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若M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均以CO2的形式传递B.若M为大气中的N2,则②过程不存在,①过程表示固氮蓝藻的固氮作用C.若M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③过程的加剧D.若M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的能量值为②与③对应的能量值之和17.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得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生物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根据上表的信息,判断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是()A.从4个种群的营养关系上,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B.除甲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方式都属于异养型C.按照生物的富集原理,丁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D.因捕食引起的竞争关系,可能涉及乙、甲、丁三个种群18.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1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硝化细菌 B.蘑菇 C.酵母菌 D.霉菌20.“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 )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 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 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2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22.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部分能量流动情况示意图,①②③④⑤⑥各代表一定能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能量关系来看①=②+⑤B.⑥都属于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D.③/②代表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23.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24.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D.a与c为竞争关系25.如果一个人的食物有1/2来自绿色植物,1/4来自小型肉食动物,1/4来自羊肉,假如传递效率为10%。
那么该人每增加1千克体重,约消耗植物()A.10千克 B.280千克 C.100千克 D.28千克26.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螳螂则专以象粪为食。
设一大象在某段时间内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螳螂体内的约为()A.0 B.106kJ C.2×106kJ D.106kJ~2×106kJ27.在一条食物链中,共含有三个营养级。
若每个营养级每日每小时的耗氧量如图中曲线所示,则曲线a、b、c所反映的营养级依次是( )A.第三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一营养级B.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C.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第一营养级D.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第三营养级28.如下图所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 )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量C.光照强度提高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29.在一个阴湿低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
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下面有关对阴湿低洼草丛及其生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阴湿低洼草丛是一个生态系统B.阴湿低洼草丛中的生物是一个群落C.阴湿低洼草丛中的某种蚯蚓是一个种群D.阴湿低洼草丛中的动物是一个群落30.研究人员最近人工合成了雌蟑螂吸引雄蟑螂时分泌的性外激素。
研究人员把这种人工合成的性外激素浸入纸中,放在距雄蟑螂55 cm的位置,在1 min内有60%的雄蟑螂被这种激素所吸引。
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A.人工合成的蟑螂的性外激素具有挥发性B.蟑螂的性外激素是一种信息素C.信息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D.信息传递能在种群的繁衍过程中起作用编写人:段满翠审核人:周为玲时间2014-3-24濉溪中学高二生物校本作业10(第五章单元测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答案二、非选择题(31,32题每空3分,33题每空2分)31.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代表的生理过程是______________,图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__________形式贮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