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单元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是某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h、i、j、k表示不同用途的有机物( j是未利用部分),方框大小表示使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进入该生态系统的CO2量与各h产生的CO2总量相等B.生产者i的量大于被初级消费者同化有机物的量C.流向分解者的k可被生产者直接吸收利用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可循环利用2.下列生物中,从生态学角度看属于生产者,从细胞学角度看属于原核生物的是()A.酵母菌B.水稻C.大肠杆菌D.蓝藻3.下列哪一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最低()A.温带草原生态系统B.北极冻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北方针叶林生态系统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5.如下图所示是地球上各种水体相互转化的示意图。
请从生态系统的角度考虑,指出该图能体现的生态系统功能是()A.能量流动B.物质循环C.信息传递D.物质更新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7.下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箭头表示碳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
下列各项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D.如果上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8.下图为自然界碳循环的示意图,图中与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标号为()A.②③B.④C.⑥D.⑤⑦9.“9·11”事件后,美国国会议员又遭到“炭疽热”的侵扰。
请分析“炭疽热”的病原体属于生态系统的何种成分()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不是10.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右图所示的食物网,如将C的食物比例由A∶B= 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1.875倍B.1.375倍C.1.273倍D.0.575倍1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1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的简图,其中M表示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A.若M为大气中的CO2,则碳元素在图中①②③④过程中均以CO2的形式传递B.若M为大气中的N2,则②过程不存在,①过程表示固氮蓝藻的固氮作用C.若M为大气中的SO2,则图解可表示硫循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③过程的加剧D.若M为无机环境中的能量,则①的能量值为②与③对应的能量值之和13.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B.人体O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14.在一条有5个营养级的食物链中,若第五营养级的生物体重增加1 kg,理论上至少要消耗第一营养级的生物量为()A. 25 kgB. 125 kgC. 625 kgD. 3125 kg15.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是()A.硝化细菌B.蘑菇C.酵母菌D.霉菌16.“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主要说明了草原的( )A.恢复力稳定性较强B.抵抗力稳定性较强C.恢复力稳定性较弱D.抵抗力稳定性较弱17.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为()A.2个B.3个C.4个D.5个18.在一个多变的生态系统中,生存机会最多种群是()A.个体最大的种群B.个体最小的种群C.个体差异最少的种群D.个体差异最多的种群19.下列属于消费者和生产者关系的是()A.猫吃鱼B.人吃蘑菇C.青蛙吃昆虫D.兔吃草20.下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B.a→b→c构成一条食物链C.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D.a与c为竞争关系2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肉食动物捕食草食动物,所以肉食动物多于草食动物B.草食动物的数量增加,则肉食动物的数量将可能增加C.肉食动物的数量增加,标志着草食动物数量增加D.所有的肉食动物个体都比草食动物大2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逐级递减的2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24.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通过()A.种群密度有一定规律性的变化而实现的B.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物质循环而实现的C.生态系统内部的反馈机制来实现的D.人工进行的绿化和环境保护来实现的25.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一种蜣螂专以象粪为食,则该种蜣螂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C.使用粪便作肥料,其中的能量可以流向农作物,从而实现对能量的多级利用D.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建造的人工生态系统,会强烈干扰其它生态系统26.根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了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渐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27.森林生态系统能长期维持相对稳定状态的原因是()①生物多样是自动调节能力的基础②其恢复力稳定性要比农田生态系统高③其抵抗力稳定性要比草原生态系统高④有比较复杂的营养结构⑤太阳能维持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动力⑥一种生物大量减少后,其位置可由同一营养级的多种生物取代⑦能量可以随着季节的变化而产生波动A.①③④⑤⑥⑦B.①③⑤⑥⑦C.②③④⑥⑦D.①②④⑤⑦28.烟草植株受到蛾类幼虫攻击时,能够产生和释放一种可挥发的化学物质,其目的是()A.告知同种的其他植株,让其产生有毒物质B.夜间能够驱除活动的雌蛾C.白天吸引蛾幼虫的天敌来捕食幼虫D.包括B、C两项29.如下图所示的是硅藻和一些非生物因素季节的变化,数据来自北温带海洋的上层,以下哪项对图的解释是正确的()A.提高光照强度破坏了硅藻B.硅藻数量增加会降低硝酸盐的量C.光照强度提高增加了分解者的活力,其结果是养分降低D.硅藻数量下降导致养分降低30.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比较()A.前者抵抗力稳定性强,后者恢复力稳定性强B.前者恢复力稳定性强,后者抵抗力稳定性强C.前者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后者D.后者的抵抗力稳定性高于前者二、填空题31.下图1为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某一食物网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通过过程①,碳由无机环境中的________转变成绿色植物(如玉米)中的________。
(2)若上图1中过程②越复杂,则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________。
设过程②代表的生物之间有如上图2所示的关系,若E种群的能量为5.8×109 kJ,B种群的能量为1.3×108 kJ,D种群的能量为1.5×108 kJ,能量传递效率为10%,则A种群的能量是________kJ。
(3)过程④表示________作用。
参与过程④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等其他生物共同构成了________。
(4)由上图1可见,碳循环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伴随着物质循环进行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
32.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锥体图,P为生产者,Q1为初级消费者,Q2为次级消费者。
B图是将A图中的各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进行分类剖析,图中a、a1、a2表示上一年留下来的能量(假设它不被下一营养级利用),e、e1、e2表示呼吸消耗量。
据图回答。
(1)如设种群Q1、Q2的个体数为N1、N2,平均每个个体所占的能量为W1、W2,那么,N1·W1、与N2·W2之间的关系是。
(2)每年流入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用B图中的英文字母表示)。
(3)B图中的b1和d1表示。
(4)若P和Q同化作用固定能量的总量分别为480J/(cm2·a)和72 J/(cm2·a),生物体内贮存的能量分别为200J/(cm2·a)和24J/(cm2·a)。
那么,能量从P传递到Q的效率为33.研究人员对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在无迁入迁出的情况下绘制出某昆虫种群数量λ值的变化曲线。
请分析回答:(1)该种群在前5年种群数量的变化类型是增长,第5年λ变小的原因是。
(2)该草原在第10年曾发生火灾,“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是对火灾过后草原生物群落过程的真实写照,这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为提高牧草产量,计划在该草原上喷施某种化肥,若探究这种化肥是否不利于上述昆虫的存活,请完善以下实验设计并预测结果。
实验步骤:①将生理状况相似的昆虫分成数量相等的两组。
②实验组用的牧草饲喂,对照组用的牧草饲喂③将两组昆虫置于饲养。
④一段时间后,分别统计两组昆虫的生存率。
结果预测:34.图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
(1)图中有条食物链;写出其中营养级数量最多的食物链(2)同时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有,老鹰与蛇的关系是(3)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中,除了图中生物外还包括(4)从蚂蚁和蛇具有药用价值看,生物多样性具有价值;图中的同一食物链的相邻生物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等作用。
(5)若该生态系统被开发为农田,则群落的演替方式为35.下图是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部分环节涉及的能量值(单位为103kJ/m2·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