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花生常见病虫害

花生常见病虫害

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
1、茎腐病
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黄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黄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

防治方法: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连作病重,早播病重,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2、根腐病
症状:茎基部水浸状,黄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1000倍液全田喷雾。

3、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
症状: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黄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

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8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800倍,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代森锰锌是一种优良的保护性杀菌剂,属低毒农药。

由于其杀菌范围广、不易产生抗性,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其他同类杀菌剂,所以在国际上用量一直是大吨位产品。

目前,国内多数复配杀菌剂都以代森锰锌加工配制而成,锰、锌微量元素对作物有明显的促壮、增产作用,通过十几年田间应用,对防治梨黑星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瓜菜类疫
病、霜霉病、大田作物锈病等效果显著,不用其他任何杀菌剂完全可有效控制病害发生,质量稳定、可靠。

主要防治对象:梨黑星病,柑橘疮痂病、溃疡病,苹果斑点落叶病,葡萄霜霉病,荔枝霜霉病、疫霉病,青椒疫病,黄瓜、香瓜、西瓜霜霉病,番茄疫病,棉花烂铃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玉米大斑、条斑病,烟草黑胫病,山药炭疽病、褐腐病、根颈腐病、斑点落叶病等。

4、花生锈病
症状: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黄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黄,干枯脱落。

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600倍液或25%粉宁500倍液全田喷雾。

5 、花生缺素症及防治
5.1 缺氮。

花生缺氮后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小,颜色浅黄,影响果针形成及荚果发育。

茎部慢慢变红,根瘤形成少,分枝少。

防治措施:施足有机肥;接种根瘤菌;增施磷肥提高其自身的固氮能力;开花前每亩施用硫酸铵5 ~ 10 kg,有条件的最好与有机肥沤制15 ~ 20 d后施用。

5.2 缺磷。

花生缺磷时叶色暗绿,茎秆细瘦,颜色发紫,根瘤少,花少,荚果发育不良。

防治措施:每亩施过磷酸钙15 ~ 25 kg与有机肥混合沤制15 ~ 20 d后作基肥施用。

5.3 缺钾。

花生缺钾开始表现为叶色变暗,以后叶尖出现黄斑,后为浅棕色黑斑,最后导致叶绿组织枯焦,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失水卷曲,荚果少或畸形。

防治措施:每亩施草木灰150 kg,氯化钾或硫酸钾5 ~ 10 kg,也可叶面喷施0.3%的磷酸二氢钾。

5.4 缺铁。

缺铁时叶肉失绿,严重者叶脉也褪绿。

防治措施:施用易溶性的硫酸亚铁作基肥,最好和有机肥混施;用0.1%硫酸亚铁
水溶液浸种12 h;在花针期或结荚期叶面喷施0.2%硫酸亚铁水溶液,隔5 ~ 6 d喷1次,连喷2 ~ 3次。

5.5 缺钙。

缺钙时表现为荚果籽仁发育差,形成空果。

缺钙时常形成“黑胚芽”,花生果壳发育不良,易烂果。

苗期缺钙严重时,叶片失绿,叶柄断落或生长点萎蔫死亡,根不分化。

防治措施:生长中期每亩追施过磷酸钙15 ~ 20 kg。

6、常见虫害
1 蚜虫。

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

防治花生蚜虫用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倍液喷雾,也可用菊酯类农药进行防治。

2 红蜘蛛。

花生田红蜘蛛主要以成、若螨聚集在花生叶片背面吸食汁液,最初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造成叶片干枯
脱落。

防治方法:亩用15%扫螨净乳油1 500 ~ 2 000倍液或亩用净螨30 g兑水30 kg喷雾防治。

3 棉铃虫造桥虫斜纹夜蛾
3.1 为害症状。

以幼虫从叶边咬食花生叶,花成缺刻,受害严重的花生田叶片被吃光,形成光秆,严重影响花生光合作用、授粉和果针入土,可造成花生大幅度减产。

3.2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深耕冬灌,减少虫源,消灭越冬蛹。

②药剂防治。

当百墩幼虫(卵)30头以上,且30%卵变为米黄色,部分卵出现紫光圈,个别已孵化,幼虫3龄前为防治适期,应及时用药。

可用苏云金杆菌喷洒叶面或用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 ~ 3 000倍液喷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 000倍喷雾;70%硫丹乳油1 000 ~ 1 500倍液喷雾;50%辛硫磷乳油1 000 ~ 1 500倍液喷雾。

③生物防治。

在棉铃虫产卵初盛期,释放赤眼蜂2 ~ 3次,每次
1.5万头。

④诱杀成虫。

取60 cm左右长的杨树枝,每7 ~ 8枝捆成1把,于黄昏时每公顷均匀插150把。

清晨捉虫,集中杀死,5 ~ 6 d更换1次,也可用黑光灯诱杀。

4 地老虎蛴螬
4.1 症状。

地老虎和蛴螬是地下害虫,不仅为害期长而且为害严重。

常造成花生缺苗断垄现象,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害虫。

因地下害虫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强,防治困难,所以必须采取综合
防治。

4.2 防治方法。

①合理轮作。

与非豆科作物轮作两年以上,以有效破坏地老虎、蛴螬的生存环境,减轻为害。

花生良好前茬作物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

②秋后深耕晒垡。

秋季深翻可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暴晒而死或被鸟雀啄食,可减少越冬虫源。

③施用腐熟有机肥。

按照每方粪肥加入25 kg碳铵的比例,将粪肥与化肥充分混合后密闭腐熟,播种前再将处理过的腐熟粪肥施入田间,可有效减轻蛴螬的迁入为害。

④拌种。

播种前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用50%辛硫磷乳油500 m1加水10 ~ 50 kg,拌种400 ~ 500 kg,此法还能有效防治鼠害。

⑤土壤处理。

花生播种前,顺花生垄亩撒施5%辛硫磷颗粒剂5 ~
6 kg,在雨前撒施或撒后浇水效果更好。

⑥药剂灌根法。

亩用30%毒 ? 辛乳油600 m1或48%毒死蜱乳油350 ~ 400 m1或22%吡虫 ? 辛硫磷乳油450 m1,雨前顺垄灌根或灌根后浇水。

也可浇地时顺水冲施,用药量比灌根要增加1 ~ 2倍。

⑦防治幼虫。

6月下旬 ~ 7月下旬在金龟子孵化盛期和幼龄期,每公顷用5%辛硫磷颗粒剂35 ~ 45 kg加细土250 ~ 300 kg撒在花生根际,浅锄入土;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或90%敌百虫晶体1 000倍液灌根。

⑧诱杀成虫。

成虫盛发时可用黑光灯诱杀。

在黑绒金龟甲盛发区
可用30 ~ 40 cm长的新鲜榆、杨树枝浸入40%氧化乐果30 ~ 40倍液中,傍晚取出插入花生田,每亩10 ~ 20枝诱杀成虫。

另外,也可在秋季收获时,边犁地边人工捕杀蛴螬,或放鸭、鸡、鹅等捕食。

化学防治法。

蛴螬孵化旺盛期的7月中下旬,和低龄幼虫期的8月初,是用药进行化学防治的最佳时期,可以按照每亩用48%毒死蜱乳油250~400毫升拌细沙20~25千克,点施在花生植株的四周。

或者用40%毒死蜱乳油800倍液;去掉喷头,喷灌植株根部周围。

施药的时机可以选择在下雨前,或者将药液兑对水40千克喷淋根部。

施药后立即浇水。

能有效控制蛴螬的为害。

1.5.1
缺氮。

花生缺氮后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变小,颜色浅黄,影
响果针形成及荚果发育。

茎部慢慢变红,根瘤形成少,分枝少。

防治措施:施足有机肥;接种根瘤菌;增施磷肥提高其自身的固氮能力;
开花前每亩施用硫酸铵
5~10k g
,有条件的最好与有机肥沤制
15 ~ 20 d
后施用。

1.5.2
缺磷。

花生缺磷时叶色暗绿,茎秆细瘦,
颜色发紫,
根瘤少,
花少,荚果发育不良。

防治措施:每亩施过磷酸钙
15 ~ 25 kg 与有机
肥混合沤制
15 ~ 20 d 后作基肥施用。

1.5.3 缺钾。

花生缺钾时开始表现为叶色变暗,
以后叶尖出现黄斑,
再发展为浅棕色黑斑,最后导致叶绿组织枯焦,叶脉仍保持绿色,叶
片失水卷曲,荚果少或畸形。

防治措施:每亩施草木灰150 kg
,氯化
钾或硫酸钾
5 ~ 10 kg ,也可叶面喷施
0.3%
的磷酸二氢钾。

1.5.4
缺铁。

缺铁时叶肉失绿,严重者叶脉也褪绿。

防治措施:施
用易溶性的硫酸亚铁作基肥,最好和有机肥混施;用0.1%
硫酸亚铁水
溶液浸种12h

在花针期或结荚期叶面喷施0.2%
硫酸亚铁水溶液,
隔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