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人音版-音乐-六年级下册-《但愿人长久》教案

《但愿人长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让学生接受经典诗词的教育。

4、体会作者对兄弟苏辙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难点:
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以读代讲、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3、导出苏轼并简介生平。

二、初读歌词
1、学生自学歌词。

提出自学要求:
(1)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

(2)自由轻声读歌词,要求把歌词读正确、通顺。

(3)默读歌词,思考:每一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
(4)、交流讨论。

三、学习歌曲
1、学生自由轻声读歌词,思考:歌曲第一段交代了什么?
2、学生读歌词,说说从这首词中读出了怎样的一种感受?
2、出示歌词中的图,说说这是什么时候?图中苏轼表现怎样?
3、读第2节,对比一下,人们与苏轼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4、指导朗读:读出人们的喜悦,苏轼的思念与惆怅。

5、为什么在如此佳节,苏轼不思念别人而是思念苏辙呢?(中秋佳节,万家团员,苏轼与弟弟却天各一方,难以相聚,正所谓“月圆人不圆”,心中顿时升起难以名名状的惆怅与埋怨。


6、思考:苏轼为什么埋怨月亮?(苏轼为亲人无法团聚而埋怨月亮,更见他对弟弟手足情深。


7、“婵娟”指什么?(指美丽月色)
8、放音乐《水调歌头》。

9、学唱歌曲。

四、拓展
“但愿人长久”还可以说到人的那些方面?
(推及兄弟情、友情、爱情、美好的感情)
五、总结
这篇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的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造经过。

苏轼思念亲人,热爱生活,笃于情谊,又能通情达理,以理遗情,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发出诚挚祝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