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 说课稿

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 说课稿

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说课稿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硬件硬件系统》,我将从课程标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课标
信息技术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主要目标、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体的学习领域作为课程形态,旨在帮助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生存与发展必需的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态度与基本能力,为培养能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挑战的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础。

二、说教材:
该部分教学内容来自福建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初中信息技术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是理论讲授课,虽然书中也有很多的例子和图片向学生展示计算机主机中的各种硬件设备,但是学生没兴趣认真读。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在理论课的基础上,让学生真正的动起手来,要让学生对这节课真正吃透,需要让他们“动”起来。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组成。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协作和竞赛的形式,让学生熟悉各类硬件并能进行简单插拔。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带领学生揭开神秘的主机面纱,并通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小组
合作、竞争意识,增强了小组的集体主义感和凝聚力。

(二)教材重难点
了解计算机硬件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和作用以
三、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中七年级的学生,据我课堂调查95%家庭没有计算机,电脑对他们来说比较陌生,他们对机箱里面的东西感到比较神秘,同时他们有两重特点:从知识结构来看,学生普遍不会一些简单的操作,如打打字、浏览网页和玩游戏等,对于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少;从心理特点来看,他们好奇心强,渴望获得老师的认同。

作为老师要充分认识到这点,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让同学们自主探究,同时在总结、演示的过程中注意讲懂、讲透,并且注意在学生遇到问题时用情感激励的方法来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

四、说教学方法
首先我创设了教学情境,通过情境导学和启发式教学,通过比赛,结合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以教师为主导,创设学习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以多媒体教学课件为辅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完成相应的任务,变学为用,学用结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进入主体角色,亲身感受并体验知识发现的过程,在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中通过探索获得成功的喜悦。

五、说学法:(分组协作)
上节课分好的8个小组,在组长带领下分别围坐在一台实验机器旁。

六、教学准备
课件、拆散的计算机部件(学校机房淘汰)、多媒体教室、实验卡片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小活动:教师拿出电脑主机图片并打开,让学生观察(用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我刚才拿的这个图片上的计算机设备叫什么吗?学生回答:主机。

教师讲解:对,主机是计算机中一种很重要设备,我们平时用计算机学习、购物、聊天,都会用到它。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

(二)新授
教师提问:大家都知道,计算机又被人们称为“电脑”,这是一种比喻,就好像是用电的人脑一样,因此,要了解计算机各部分的构成和作用,首先要了解人体各部位的功能。

请问:人体的哪一部分能够进行计算,是人脑还是四肢或五官?
学生回答:是……
教师:人脑能命令我们的四肢和五官做出各种活动,是整个人体的中心。

那么一个人光有大脑没有四肢和五官行不行?
学生回答:不行。

教师:是啊!人脑再重要,也必须依靠四肢和五官将自己的功能发挥的尽善尽美。

计算机也同人一样,有相当于大脑的中心部件,也有相当于四肢和五官的外部设备和辅助部件。

1、外部设备:教师介绍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的概念,并列举电脑中
的常用外设。

(让学生对外设有大致的了解。


2、中央处理器:(包括控制器和运算器)教师拿出中央处理器的图片,并对CPU做简单的介绍。

3、存储器:
教师详细介绍外存(硬盘、U盘、移动硬盘)和内存(ROM和RAM)
以及存储容量单位及其转换(1GB=1024MB 1MB=1024KB
1KB=1024B),让学生了解内存的重要性及存储容量。

4、主板:
教师讲解主板为CPU、内存条和各种功能卡提供插槽,为各种存储设备、输入输出设备提供接口,它是CPU与各零件沟通的平台。

5、显示器、显卡:显示电脑能输出的信息。

6、声卡:实现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转换。

(三)小结:
教师提出问题:电脑的硬件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师生共同总结: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主机。

(四)作业:
有条件的同学拆开主机箱后一一查看计算机的各个硬件。

八、说课后反思。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