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物理1
一个原子只能形成有限数量的共价键。 原子中价电子壳层如不到半满,则能形成 的共价键的数目与价电子数目相等;原子中价 电子壳层如超过半满时,则能形成的共价键的 数目少于价电子数目。 电子必须满足包利不相容原理
二、共价键的方向性
两个价电子形成共价键时,共价键的强弱由两 个价电子的电子云的重叠程度决定。 原子总是在其价电子波函数的最大方向形成共 价键。
2.1.3 离子晶体的特征
结合力大,一般为800 kJ/mol左右; 高配位数、硬度高、熔点高、导电性差;
多数离子晶体对可见光透明,在红外区 域有一个特征吸收峰
2.2共价键与共价晶体
2.2.1 氢分子的结合与共价理论
共价键(covalent bond)两个原子共用一 对自旋相反的电子所形成的结合键
对称电子云的分布,故离子键没有方向 性和饱和性。
可以将正负离子看成是半径不同的刚球:
正离子的半径小,如Ti4+=0.067 nm 负离子的半径大,如O2-=0.14 nm
NaCl结构示意图
以NaCl(Sodium Chloride)晶体为例
饱和的电子壳层是最稳定的原子核外电子结构。为了趋向于饱和 壳层的结构,Na原子把唯一的价电子转移给附近的缺少一个价电 子的Cl原子,于是形成一个离子对,然后再由这些离子结合成离 子晶体。钠离子与氯离子之间存在的静电库仑吸引作用即是离子 晶体的“原子间引力”。如果只存在原子间引力,离子晶体就要 崩塌,离子晶体的稳定性表明之间必有短程排斥力。短程排斥力 产生的原因:已经都具有满壳层电子结构.根据量子力学的泡利不 相容原理(Pauli’s Repulsive Principle),电子作为费米子(fermion) 只能占有一个量子轨道(quantum orbit).当相邻离子的电子云发生 交迭时,稳定饱和壳层结构会强迫外来的电子呆在满壳层电子区 域之外,也就是强迫交迭的电子进入能量更高的轨道。更高的能量 意味着产生了排斥力(F=-dU/da>0),这种源于量子力学的排 斥力是短程的,因为跟电子云的交迭变形有关。
的电子,在整个晶体内运动。剩下的钠
离子之间本来有强库仑排斥力,但自由
电子气对各离子有强大的屏蔽作用,使 得钠离子之间很象自由原子的情况。
金属晶体的结合能最大部分地来自于价电子动能的下 降:根据测不准原理,电子动能正比于V-2/3,因此价电 子在全晶体中运动的动能大大低于其束缚态的动能。 另外,钠离子与弥散的自由电子之间的库仑吸引势能随 着体积的减小而降低,体积越小能量越低(-e*e/r),
如氢分子、IV族元素C(金刚石),Si, Ge Sn(灰锡)等
2.2.2 共价键的特征及其轨道杂化理论
共价键本质上只能由量子力学解释。在 共价晶体中,原子之间无电子转移,但是晶 体中每个原子的价电子的空间几率分布 与孤立的单个原子不同。
共价键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饱和性和方向性
一、共价键的饱和性:
如IV族元素C, 其电子组态为1s22s22p2, 只 能形成两个共价键
但如2s、2p电子的波函数组成杂化波函数, 每个杂化轨道上只有一个电子,正好与 相邻原子的某一个杂化轨道提供的一个 电子共享,形成一个新的包含两个电子 的共用轨道
杂化波函数
共价晶体的结合能来源要比离子键复杂.碳原子进行轨 道杂化后,就单个原子来看,能量反而高了.但是一旦价 电子进入相邻原子间的共用双电子轨道,原来属于同一 个原子内部的电子-电子的库仑排斥能量的大大降低,抵 偿了电子-原子核之间库仑吸引能量的上升,以及杂化造 成的能量上升,最终使整个晶体的总电能比单个碳原子 的能量之和要小。由此可见,晶体中原子的最低能量
电子轨道可以完全不同于孤立原子。对晶体中电子轨
道的分析,可以看成单体问题(单电子的原子理论)
的多体修正(考虑电子-电子相互作用)。
2.2.3 共价晶体的结构与特征
结合力大、空间方向键、低配位数、硬 度大、脆性大、熔点高 陶瓷、半导体、聚合物材料等大多数为 共价键结合
2.3 金属键与金属晶体
2.3.1 金属晶体的结合
固体物理
第二章 固体的结合
原子间聚集的结合力—称为结合键 两大类:强键和弱键 强键(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
原子外层电子进行重新分布
弱键(物理键)—范德瓦尔斯键、氢键
原子外层电子没有(或只有 很小)变化
2.1 离子键与离子晶体
2.1.1 离子晶体的结合(ionic bond and ionic crystal)
离子键——原子形成正、负离子后通过静 电引力相互吸引而形成的结合键
典型的离子晶体是IA族的元素Li、Na、K、 Rb、Cs和VIIB族的元素F、Cl、Br、I形 成的化合物晶体。如NaCl晶体。
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是相间排列的的。 每一种离子的最近邻离子一定是异性离 子。
2.1.2 离子晶体的结构 一般离子为满壳层电子结构,具有球
金属元素的原子失去最外层的价电子后成为正 离子;各个价电子形成“电子云”。正离子与 “电子云”中的电子的相互吸引,产生了金属 键。
金属键的基本特征是电子云的共有化 即组成金 属晶体的各原子的电子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
大多数的元素是金属(以金属钠为例 )。 金属钠中原子之间既不能互相失去-获
得电子形成离子键,也不能共享电子形 成共价键(价电子数太少)。实质上,价电 子摆脱自身原子的束缚成为基本上自由
离子-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原子间引力F=-dU/dr)。那么,离子晶体 的总相互作用势:
U (R)
i, j
rijn
q1q2
4p e0 rij
N
A
Rn
q2
4p e0 R 2
1 2
n1n2 n3
1 n1 n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3 n12 n22 n32 1/ 2
N ( A/ Rn B / R)
N数为a被原称胞为的M个a数de或luNnag-CClo离ns子ta对nt的(例个如数一;维A=晶N格NNa==62;lnB2=)a。q当2/4Rp>e01,0-其15中Å 时常, U(R) ≈0;当R为中间值时,吸引力是主要的;当R很小时,排斥力变成绝对优 势(。其最中终晶吸格引常与数排R0由斥U达(到R0平)=衡0定,能义量)达。到一极对小离值子,相键邻的原结子合的能间W=距-RU=(RR00)/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