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下人教版语文练习第12课人生一、自主积累1、给加粗的字注音。
攫()取馈()赠厌倦()停滞()2、根据拼音写汉字。
zhān()望yì()测陷 jǐnɡ()liáo()望领 yù()赏心 yuè()目3、结合语境,解释句中加粗的词。
⑴失败和胜利,以及梦想、臆测、幻想,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益处。
臆测:。
⑵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
馈赠:。
4、文学常识填空。
《人生》作者是,他是(国家)的文学、家。
二、阅读探究(一)课内精读这里有一座高塔,是所有人都必须去攀登的。
它至多不过有一百来级。
这座高塔是中空的。
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这是每一个人的命运:如果他达到注定的某一级,预先他并不知道是哪一级,阶梯就从他的脚下消失,好像它是陷阱的盖板,而他也就消失了。
只是他并不知道那是第二十级或是第六十三级,或是另外的哪一级;他所确实知道的是,阶梯中的某一级肯定会从他的脚下消失。
最初的攀登是容易的,不过很慢。
攀登本身没有任何困难,而在每一级上,从塔上的嘹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赏心悦目。
每一件事物都是新的。
无论近处或远处的事物都会使你目光依恋流连,而且瞻望前景还有那么多的事物。
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而且目光已不大能区别事物,它们看起来似乎都是相同的。
每一级上似乎也难以再有任何值得留恋的东西。
这时也许应该走得更快一些,或者一次连续登上几级,然而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通常是一个人一年登上一级,他的旅伴祝愿他快乐,因为他还没有摔下去。
当他走完十级登上一个新的平台后,对他的祝贺也就更热烈些。
每一次人们都希望他能长久地攀登下去,这希望也就显露出更多的矛盾。
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这样,大多数被称作正常人的一生就如此过去了,从精神上来说,他们是停留在同一个地方。
然而这里还有一个地洞,那些走进去的人都渴望自己挖掘坑道,以便深入到地下。
而且,还有一些人渴望去探索许多世纪以来前人所挖掘的坑道。
年复一年,这些人越来越深入地下,走到那些埋藏矿物的地方。
他们熟悉那地下的世界,在迷宫般的坑道中探索道路,指导或是了解或是参与地下深处的工作,并乐此不疲,甚至忘记了岁月是怎样逝去的。
这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从事向思想深处发掘的劳动和探索,忘记了现时的各种事件。
他们为他们所选择的安静的职业而忙碌,经受着岁月带来的损失和忧伤,以及岁月悄悄带走的欢愉。
当死神临近时,他们会像阿基米德在临死前那样提出请求;“不要弄乱我画的圆圈。
”在人们眼前,还有一个无穷无尽地延伸开去的广阔领域,就像撒旦在高山上向救世主所显示的那些王国。
对于那些在一生中永远感到饥渴的人,渴望着征服的人,人生就是这样:专注于攫取更多的领地,得到更宽阔的视野,更充分的经验,更多地控制人和事物。
军事远征诱惑着他们,而权力就是他们的乐趣。
他们永恒的愿望就是使他们能更多地占据男人的头脑和女人的心。
他们是不知足的,不可测的,强有力的。
他们利用岁月,因而岁月并不使他们厌倦。
他们保持着青年的全部特征:爱冒险,爱生活,爱争斗,精力充沛,头脑活跃,无论他们多么年老,到死也是年轻的。
好像鲑鱼迎着激流,他们天赋的本性就是迎向岁月的激流。
然而还有这样一种工场──劳动者在这个工场中是如此自在,终其一生,他们就在那里工作,每天都能得到增益。
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变老了。
的确,对于他们,只需。
要不多的知识和经验就够了。
然而还是有许多他们做得最好的事情,是他们了解最深、见得最多的。
在这个工场里生活变了形,变得美好,过得舒适。
因而那开始工作的人知道他们是否能成为熟练的大师只能依靠自己。
一个大师知道,经过若干年之后,在钻研和精通技艺上停滞不前是最愚蠢的。
他们告诉自己:一种经验(无论那可能是多么痛苦的经验),一个微不足道的观察,一次彻底的调查,欢乐和忧伤,失败和胜利,以及梦想、臆测、幻想,无不以这种或那种方式给他们的工作带来益处。
因而随着年事渐长,他们的工作也更重要更丰富。
他们依靠天赋的才能,用冷静的头脑信任自己的才能,相信它会使他们走上正路,因为天赋的才能是属于他们自己的。
他们相信在工场中,他们能够做出有益的事情。
他们的工场不大,但对他们来说已够大了。
它的空间已足以使他们在其中创造形象和表达思想。
他们是够忙碌的,因而没有时间去察看放在角落里的计时沙漏计,沙子总是在那儿向下漏着。
当一些亲切的思想给他以馈赠,他是知道的,那像是一只可爱的手在转动沙漏计,从而延缓了它的转动。
5、请你试着概括一下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6、“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但是任何人都很难从那样的高度摔下来。
”这句话的言外之意是说什么?7、第2段中“越往上走,攀登越困难了”这里“上”具体指什么?8、第3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这个攀登的人一般是深受感动,但忘记了留在他身后的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并且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
”请你用两个成语概括这句话的含义。
(二)课外拓展时光冯骥才今晚突然停电,摸黑点起蜡烛。
烛光如同光明的花苞,宁静地浮在漆黑的空间里;室内无风,这光之花苞便分外优雅与美丽;些许的光散布开来,朦胧依稀地勾勒出周边的事物。
没有电就没有音乐相伴,但我有比音乐更好的伴侣──思考。
可是对于生活最具悟性的,不是思想者,而是普通大众。
比如大众俗语中,把临,近年终这几天称做“年根儿”,多么真切和形象!它叫我们顿时发觉,一棵本来是绿意盈盈的岁月之树,已被我们消耗殆尽,只剩下一点点根底。
时光竟然这样的紧迫、拮据与深浓……一下子,一年里经历过的种种事物的影像全都重叠地堆在眼前。
不管这些事情怎样庞杂与艰辛,无奈与突兀,我更想从中找到自己的足痕。
从春天落英缤纷的京都小院到冬日小雨中的雅典德尔菲遗址;从重庆荒芜的红卫兵墓到津南那条神奇的蛤蜊堤;从一个会场到另一个会场,一个活动到另一个活动中,究竟哪一些足迹至今清晰犹在,哪一些足迹杂沓模糊甚至早被时光干干净净一抹而去?我瞪着眼前的重重黑影,使劲看去。
就在烛光散布的尽头,忽然看到一双眼睛正直对着我。
目光冷峻锐利,逼视而来。
这原是我放在那里的一尊木雕的北宋天王像。
然而此刻他的目光却变得分外有力。
他何以穿过夜的浓雾,穿过漫长的八百年,锐不可当、拷问似的直视着任何敢于朝他瞧上一眼的人?显然,是由于八百年前那位不知名的民间雕工传神的本领、非凡的才气;他还把一种阳刚正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注入其中。
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在这里,时光不是分毫不曾消逝么?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时光对于人,其实就是生命的过程。
当生命走到终点,不一定消失得没有痕迹,有时它还会转化为另一种形态存在或再生。
母与子的生命的转换不就在延续着整个人类吗?再造生命,才是最伟大的生命奇迹。
而此中,艺术家们应是最幸福的一种。
惟有他们能用自己的生命去再造一个新的生命。
小说家再造的是代代相传的人物;作曲家再造的是他们那个可以听到的迷人而永在的灵魂。
此刻,我的眸子闪闪发亮,视野开阔,房间里的一切艺术珍品都一点点地呈现。
它们不是被烛光照亮,而是被我陡然觉醒的心智召唤出来的。
其实我最清晰和最深刻的足迹,应是书桌下边,水泥的地面上那两个被自己的双足磨成的浅坑。
我的时光只有被安顿在这里,它才不会消失,而被我转化成一个个独异又鲜活的生命,以及一行行永不褪色的文字。
然而我一年里把多少时光抛入尘嚣,或是支付给种种一闪即逝的虚幻的社会场景,甚至有时属于自己的时光反成了别人的恩赐。
检阅一下自己创造的人物吧,掂量他们的寿命有多长。
艺术家的生命是用他艺术的生命计量的。
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
是不是?迎面那宋代天王瞪着我,等我回答。
我无言以对,尴尬到了自感狼狈。
忽然,电来了,灯光大亮,事物通明,恍如更换天地。
刚才那片幽阔深远的思想世界顿时不在,惟有烛火空自燃烧,显得多余,再看那宋代的天王像,在灯光里仿佛换了一个神气,不再那样咄咄逼人了。
我也不用回答他,因为我已经回答自己了。
丁丑腊月二十一日寒夜9、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10、文中第4段提到“如今那位无名雕工早已了无踪影,然而他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却保存下来。
”你能联系上下文,说说“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的含义吗?11、阅读第7段,另举一个“再造生命”的例子,说说是不是只有文学家、艺术家才能达到永恒?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2、第9段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每个艺术家都有可能达到永恒,放弃掉的只能是自己。
是不是?”请你谈谈对这个句子的理解。
13、第6段用“植物死了,把它的生命留在种子里;诗人离去,把他的生命留在诗句里。
”写出了生命的延续,请你试着仿写表达这一主题的一组句子。
三、创新写作14、读了《人生》这篇文章,你对人生有什么感悟?请以人生为话题,写一段富有寓意的文字,谈谈你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300字左右。
参考答案1、juékuìjuàn zhì2、瞻臆阱嘹域悦3、⑴主观的无根据的推测。
⑵赠送礼品4、勃兰兑斯丹麦评论5、作者以登高和人地作比喻,讲述他对于人生的看法,认为人生只要专注于从事有益的劳动,就会感到生活的意义。
6、人在不断走向死亡,一般人很难活到百岁。
这里“粉身碎骨”是委婉的说法,不含贬义。
文中的意思是生命匆促而短暂,人应该努力奋斗。
7、人生的更高境界。
8、骄傲自满;盲目乐观。
“忘记了留在他身后很少有值得自满的东西”即指骄傲自满,“忘记了什么样的灾难正隐藏在前面”即指盲目乐观。
9、表达了作者要专心进行文学创作而不为尘俗和虚荣所累的心志,继而实现一个文学家再造生命奇迹的宏愿。
10、“那令人震撼的生命精神”指无名雕工传神的本领和才气、他的阳刚之气和直逼邪恶的精神。
11、不是,普通人也可能达到永恒。
只要人们抛弃世俗,紧紧抓住生命中的每一刻做好应做的每一件事,就能在身后留下一抹岁月的痕迹,而现在所拥有的时光也会成为永恒。
比如一位种树人,从年轻到年老,60年守着大山,年复一年地育苗、栽种、修剪,直到有一天,人们在小木屋里发现他已长眠不醒了。
他走了,昔日的荒山已是万树森森,那满目的青翠不正是他60年时光的凝固吗?12、艺术家只有抛弃世俗和虚荣,才能专心致志的进行艺术创作,才有可能创造出不朽的典型,他的艺术生命才有可能达到永恒。
13、仿写要求:①仿内容。
②仿形式。
③仿修辞。
④语言流畅。
2019-2020年九年级下人教版语文练习第14课变脸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糍粑( )( ) 打鼾( ) 阴mái( ) 鹭鸶( )( )yí( )然自得睡眼惺忪( )( )2.在剧中,有着叙事人的身份,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作者、观众甚至是剧中人的代言者,这一角色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