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中国与外界的接触 、特别是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主要是英语),最常见的词汇包括迪斯科 (disco),沙发(sofa),芭蕾 (ballet),基因(gene),克隆(clone),高尔夫球 (golf),巴士(bus),博客(blog)等,不胜枚举。俗话说,来而不往非君子,那么英语是否也吸收了来自于汉语的词汇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在数量上并不那么突出。现根据网上搜索结果整理如下,如有遗漏之处,请读者自行添加。

以英语字母为序 1. banzai 来自“万岁”的日语发音 2. Beijing 北京 3. Bok choy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后者已淘汰 4. Bonsai来自于“盆栽”的日语发音) 5. Canton 广东 6. chai 来自于“茶” 7. Changshan“长衫”,男子用 8. Cheongsam “旗袍”,来自于“长衫” 9. chi 或 qi 气(功) 10.chin chin (toast) ,你好、再见、举杯祝酒,干杯 11.China 或china“中国”或“瓷器” 12.china ware 瓷器 13.Ching,Qing 清(朝) 14.chop chop 来自于“快”广东话发音(kap) 15.chopsticks 筷子 16.Chop-suey 来自“杂碎” 17.Chow mein 来自“炒面” 18.chow 或 chow chow“狗”广东话发音 19.chow (food) 炒饭,食品 20.Chung-Kuo 中国,已不常用 21.Confucius来自“孔子” 22.coolie(koolie))来自“苦力” 23.Cumshaw赏钱 ,来自“感谢” 24.dazibao 或 big character newspaper 大字报 25.Dim sum 来自“点心”,现广泛用作“小吃”,“早点” 26.Dingho来自“顶好”,虽然此词被收入部分辞书,但一般美国人似乎不懂这个词的意思 27.dojo 道场 (武术训练场),日语发音 28.egg foo young 蛋芙蓉 29.Feng shui 来自“风水” 30.futon 沙发床,来自于日语汉字“布团”的发音 31.gaijin 外国人,来自于日语汉字“外人”的发音 32.geisha 艺伎 日语汉字“艺伎”的发音 33.ginkgo银杏,可能来自于“银杏”日语发音ginkyo ,但在写作时出现错误而将错就错了 34.Ginseng来自“人参” 35.Gung ho或gung-ho(热情高涨)。这个词在英语里用的很多,并有电影电视节目,乐队取此名的。举例:At first everyone is gung-ho about this idea. But now no-body even talks about it.(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想法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现在谁也不提它了)。对于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从“干活”这个词 派生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公共合作社的缩写“公合”而来,还有人认为是从“更好”这个词转化来的。笔者倾向于此词派生于“干活” 的说法。 36.gwailo 鬼佬,广东话 37.Han 汉族 38.Hanoi 河内(越南城市) 39.hanzi 汉字 40.Ho Chi Minh 胡志明 41.Hong Kong 香港 42.IChing来自《易经》 43.judo 柔道,日语汉字发音 44.kanji 汉字,日语发音 45.Kaolin 来自“高岭” 46.kendo 剑道 日语发音 47.koan 公案,日语发音 48.Kowtow来自“磕头” 49.kumquat 金橘,广东话 50.Kung fu 来自“功夫” 51.Kung Hei Fat Choy 恭喜发财 52.Kung Pao chicken 宫保鸡丁 53.Kuomintang 国民党 54.Kylin 麒麟 55.Lao-tzu来自“老子” 56.laowai 老外 57.li 里(丈量单位) 58.Longan来自“龙眼” 59.loquat 芦橘 60.lose face 丢脸,丢面子 61.Lychee或litche来自“荔枝” 62.Mahjong或Mah-jong来自“麻将” 63.manga 漫画,日语发音 64.Maoism (毛主义,毛泽东思想 ) 65.Maotai (茅台酒) 66.Mencius (孟子 ) 67.Mulan 木兰 68.nankeen:南京棉布 69.nihao 或 neehao 你好 70.ninja 忍者,日语发音 71.oolong 乌龙茶 72.Paktong白铜(钱币) 73.Paper-tiger 纸老虎 74.Peking 北京 75.pekoe 白毫茶 76.Pe-tsai “白菜”,已不常用 77.Petuntse “白墩子 78.pinyin 拼音 79.pongee:本织,府绸 80.qigong 气功 81.rickshaw 人力车, 黄包车,由人力车日语发音(jinrikisha)变化而来 82.ronin 浪人,日语发音 83.Sampan 来自“舢板” 84.sensei 先生,日语发音 85.Shanghai 上海 86.shantung 山东绸 87.Shanzhai山寨(版) 88.Shaolin 少林 89.shar-pei 沙皮狗 90.Shi Ching 诗经 91.shihtzu 狮子狗 92.Shinto 神道,日语发音 93.shogun 将军,日语发音 94.Silk 丝绸 95.Souchong来自“小种”,一种茶 96.soy 酱油,来自于“酱油”的日语发音(shoyo) 97.Suan-pan来自“算盘” 98.Sun Yat Sen 孙逸仙(孙中山) 99. Sycee (银锭,来自于广东话“细丝”的发音) 100. Szechwan ,四川 101. Tai chi (chuan)来自“太极(拳)” 102. Taipan来自“大班”,大商行的总经理 103. Taiwan 台湾 104. Tang 唐朝 105. Tao,taoism来自“道教” 106. TaoTeChing来自《道德经》 107. tea 茶,来自于闽南语发音 108. Tienanmen 天安门(广场) 109. Tofu 来自“豆腐”,日语发音 110. tong :帮会,来源于“堂” 111. Tuchun 来自“督军” 112. Tung 来自“桐油” 113. tycoon 太君,来自于日语发音taikun 114. Typhoon 来自“台风” 115. Wampee 来自“黄皮”,一种果 116. Whangee来自“黄藜”,一种竹子 117. Wok 镬,炒锅 118. Wonton 来自“云吞”,也叫“混沌” 119. Xinhua (News Agency) 新华社 120. Yamboo 或 yambu,元宝 121. Yamen 来自“衙门” 122. Yangtze 长江 123. yen (money) 日元,日语发音 124. yen (毒)瘾 = addition 125. Yin yang 来自“阴阳” 126. yuan (money) (人民币)元 127. Yum cha 来自“饮茶”的广东话发音 128. Zen 禅,日语发音

其它 在英语中还有一些表达方式与汉语十分接近,但是否来源于汉语没有定论。这些词语包括:

1. Long time no see:可能来自19世纪中国移民对“很久不见”字对字翻译,也可能来自于北美土著印第安人。于1901年出版的《31 Years on Plain》(W. F. Drannan著)有这样一句:When we rode up to him (an American Indian), he said: "Good mornin. Long time no see you(当我们走向他(指一印第安人)时,他说“早上好,很久不见了”)。于1924 出版的Harry C. Witwer的著作 《Love and Learn》也出现这种用法。

2. look-see:看看,调查。《牛津英语词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认为这个词来自于汉语。举例:we are just about to take a little look-see around the hotel (我们只是想在旅馆四周简单的看)

3. No can do,或 no can:不能做,不可能。这个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幽默作家Charles Godfrey Leland (August 15, 1824 – March 20, 1903) 在1876年编辑出版的Pidgin English Sing-Song一书,之后,有多位作家在作品中提到或者用到了这个词。《牛津英语词典》在1976年正式将该词收入。举例:When Bill asked me to write a speech, I told him bluntly no can do (当Bill要求我写一个发言稿时,我明确地告诉他,绝对不信)。

4. Lose face 丢脸。该词最早出现于1876, 英国驻清朝领事官员Robert Hart爵士所写的一篇文章,文章写到:The country [China] begins to feel that Government consented to arrangements by which China has lost face; the officials have long been conscious that they are becoming ridiculous in the eyes of the people (全中国开始感到政府接受了这个使中国蒙羞的安排,官员们也感觉到在人民的眼里他们变得非常可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