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生活 教学设计模板
调查问卷表:
我为家庭添欢乐
教学反思:
今天我和刚上一年级的小学生一起学了很有意义的一节课,虽然我们小小年纪没有能力为家庭做出什么贡献,但有义务做全家的开心果,给家里增添快乐,让家人生活得开开心心,在课堂教学中,我增加了“学生模拟情景表演”的活动,有利也有弊,好处是学生亲身体验,更容易理解一些道理,不足之处在于一年级小朋友课堂记录不容易维护,表演也存在不足之处。作为老师,课下还要多琢磨多思考,相信会一次比一次好。
(3)当妈妈对我严格要求的时候,你应该„„
小结:要成为家里的开心果,原来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呀。把这些事情写在自己准备好的“爱心卡片”上吧。也可以在卡片再画上几颗心,让自己的卡片更漂亮。
创设快乐情境,感受父母的爱。
记住家人的生日,学会心中有他人
说唱写画提情绪,高高兴兴明事理
板书设计: 我为家庭添欢乐
爸爸妈妈爱我们
活动二:愿为家庭添欢乐
过生日的时候很快乐,人人都喜欢过生日。我们班有多少同学知道自己的生日呢?有多少同学知道自己爸爸妈妈生日?有多少同学知道爷爷奶奶和其他家人的生日?
表扬后来举手的同学,他们能够记着家人的生日,说明心里不但有自己,还有自己的亲人。刚才同学们说过,想让自己家变成快乐家庭。爸爸妈妈为了给予我们更多的欢乐,每年都记着我们的生日,给我们过生日,让我们在家庭中享受着欢乐。我们是家庭的小主人,建成快乐家庭也有我们一份责任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课题:“我为家庭添欢乐!”
(1)爱说爱笑爱唱歌:把自己的快乐传递给家人
(2)倒水捶背擦饭桌:为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儿歌旁边还有几幅,请同学们看看图上的都做了哪些让父母长辈高兴的事情?
你做过什么事让家里人很开心呢?(学生讨论、交流,老师巡视,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补充和评价。)
同学们做得都很好,都是家里的开心果!现在我再考一考大家:(1)奶奶病了,躺在床上,你应该„„(2)妈妈做好饭了,你应该„„
教学难点: 这时的学生年龄小,在体会父母长辈爱的方面想对弱些,需要逐步引导,使他们学会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为家庭增添欢乐。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一张自己的全家福
学生准备:准备一张家庭生活照。让学生每人准备一张“爱心卡片”,中间留空,四周画些自己喜欢的花草
教学时间:第( 1 )课时
教学过程:
学情分析:一年级儿童对自己身边生活现象的了解还不是很多,家庭应该是他们最了解的基本社会现象,对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他们还不是很清楚。由于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在家受到过多的关注,所以他们很少想的关心他人,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和小伙伴在一起也很少知道谦让。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他们将会对家人有一个从新的认识,知道关爱家人和伙伴,能够主动帮父母做些家务。
活动三:怎样才能添欢乐?
1、一首儿歌,请同学们读一读,看谁读得最好。
我是一颗开心果,爱说爱笑爱唱歌。能给爸爸倒杯水,会帮妈妈擦饭桌。常给奶奶捶捶背,爷爷乐得笑呵呵。人人夸我好娃娃,家庭有我欢乐多。
儿歌读得这么好,能把它唱出来吗?(生套用自己熟悉的曲子来唱,先自由轻声唱,然后班内唱一唱。)
2、这首儿歌里的是做了哪些事让家人开心的呢?让我们讨论一下。谁能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
版本、年级:冀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单元:第一单元《 我爱我家 》
课题名称:1.我为家庭添欢乐
学校、姓名:石家庄高新区第四小学刘梦捷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旨在教会孩子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共四个主题,层层递进,情感线索明晰,第一主题的内容是熟悉了家庭成员之后,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并能够做到为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增添欢乐,教育学生不但要享受爱,还要学会爱,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针对低年级儿童要教育他们不仅要知恩,还应该学会抱恩.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从家人对自己生活上的照顾、学习上的关心、品德上的严格要求等方面,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
行为与习惯: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关爱父母长辈,表达对家人的感谢。
知识与技能:知道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讲述家庭生活中的亲情故事,进一步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
教学重点:掌握家庭的含义,正确介绍自己家人的情况。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一)活动一:知道快乐源于爱
同学们,你们看过儿童电视剧《家有儿女》吗?你觉得他们的家庭快乐吗?(生简单说自己看后的感受) 你想不想自己家也成为快乐家庭呢?如果你想让自己家也成为快乐家庭,就跟老师一起来学习《我为家庭添欢乐》。板书课题。请大家一起来把题目读一读。再大声读一遍。
小调查:(让学生当小记者)你在家里什么时候最快乐?(过生日、买衣服、好吃的、好玩的……)想一想这些快乐是怎么来的?(饮水思源,这些快乐都是父母给予我们的,在享受快乐的同时不要忘记,这些快乐是父母长辈给予我们的,是他们的爱给了我们快乐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