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词语的含义(吕)
例五:
• 《面对技术的挑战》
• 6.从全文看,题目中“挑战”一词在文中指 的是 。(2分)
例五答案:
• 6.(2分) • 对人类生活带来威胁与侵害。
• 对人类追求德性与美好生活(幸福)造成 伤害。
• 注2、注意所答与所问词性相对应 3、注意补足省略的主语、宾语等必须的成分 4、注意如果使用比喻、借代等修辞时: 比喻——根据喻体指出本体所具有的特点, 有时可能不止一个特点; 借代——指出所借代的内容(局部代整体、 特征代整体) 5、有时解释含义不仅要关注本段,还要关注前 文内容,甚至要关注全文内容!
例二答案:
• 3.(3分) (1)数学影响了其他学科 (2)数学影响了整个人类文化 评分说明: “泽被”理解为影响、滋养,润泽等1分; 注意:所答与所问词性相对应 谁“泽被”了谁?补足主语——数学 补足宾语——学科;文化 注意:补足省略的主语、宾语
例三
《朋友圈:重建流动的“熟人社会”》
②就像烟瘾者的香烟不能离手一样,手机像掌纹一样镶嵌 在现代人的手掌中,成为泄露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秘密的重 要“试金石”。不信,你试试看自己能否随意将手机给旁 人(包括家人和朋友)看,尤其是自己到底能够忍受手机 不在身边的时间长度。这两个小小的实验就会暴露出手机 对于个体的宰制力量。和其他家电不一样,手机以其体积 优势与我们的身体、手构成对应,它每时每刻地伴随我们, 在给我们提供方便的同时控制我们,尤其是男性,没有手 机就会惶恐、焦虑、心神不宁,仿佛正在与钟爱的女郎失 之交臂。没有工作的瞬间就要将手机握在手里已经成为很 多人的习惯性动作,手机不在身边就会感到不安,没带手 机出门则会惶惶不可终日。这是今天典型的手机交往焦虑 症。 3. 第②段中加点词“掌纹”在文中的含义是(2分)
理解词语的含义
吕东梅
例一
• 《常识和理论》
• ①依据我们的常识,桌面是光滑的,物理 学的理论却告诉我们,桌子由原子组成, 原子之间有空隙,桌面其实坑坑洼洼。很 多人疑惑:理论和常识冤家碰头时,我们 是该相信理论还是该坚守常识呢? • 第①段画线的词语“冤家碰头”在文中指 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例四答案
• 6.(3分) • 齐白石修炼文化素养,加上悟性(1分), 其绘画敞开了他本人的精神世界,技巧和 画家精神浑然一体的逸格状态(2分)。
• 注意:既要联系本段内容 又要关联前文(第②段)内容
• ②绘画上的提倡文化修养,树立雅的标准,在晚唐 就有滥觞之兆,五代出现了明确的提法。黄休复 《益州名画录》把画分为四格,即逸格、神格、妙 格、能格,认逸格为第一位,并声言:“画之逸格, 最难其俦。”黄休复在一直被认为其绘画最高标准 的“神”上,另立更高于“神”的“逸”,无疑是 评论界对雅的入画的认可和推崇。其实,“逸”和 “神”一样,是技巧和精神的混合,不同的是“神” 包含了画家的匠心以及画家本人情感思绪的流露, 但更多的是被描绘对象的精神表现;而“逸”则完 全敞开了画家本人的精神世界,是技巧和画家(不 是被描绘对象)的精神混合。
例三答案
• 3.(2分) 掌纹是手掌的一部分(本义),这里比喻
手机是现代人不可或缺(不可分割)的部分 (特点一) 承载也泄露着现代人身体和心灵的秘密。 (特点二) 注意: 如果使用了比喻修辞——根据喻体指出 本体所具有的特点,有时可能不止一个特点。
例四:
• 《谈中国画的雅和俗》 • 齐白石本是木匠,其俗自不待言,他经努力, 文化素养修炼得炉火纯青,更因其大彻大悟, 又加上老天爷帮忙得以登大寿,终于大器晚成, 其雅亦不待言矣。他的画有一种不修边幅的雅 致,十分动人,这是悟性和勤奋的契合。假如 周臣也奋起直追,也读他个千卷书,或许其画 会有所改观亦未可知。 • 6.第③段“不修边幅的雅致”在文中指的 是 。(3分)
例一答案:
2分(1)发生冲突(2)相矛盾 • 能准确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1分(1)狭路相逢(2)有差异 • 能大致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0分(1)相遇(2)一致(3)未作答 • 已不能理解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
例二
• 《数学与文化》 • ①与一般观念不同,数学,其实也是文化的一部 分。而且,数学和任何其他学科不同,数学是任 何科学不可或缺的,没有任何一门学科能像它那 样泽被天下,它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 现代科学之成为现代科学,第一个决定性的步骤 便是使自己数学化。为什么会这样?因为数学在 人类理性思维活动中有一些特点,这些特点的形 成离不开各个时代的总的文化背景,同时又是数 学影响人类文化最突出之点。 • 3.第①段画线的词语“泽被天下”在文中指的 是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