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2.根据要求,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选用合适的词表情达意。
3.能对某个词运用的好或差进行评价。
如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联系上下文,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
例如:
谈起读书,人们都希望有个安静的环境,但这又谈何容易!在读到明人李乐句“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时,我好象立即受到一种启迪,悟到关键在自我调整。
调整好了,即使身处闹市通衢,不也像没有“五浊”干扰的可独享读书之乐的深山古寺一样了吗?
画线句子中“调整”指( )
A .调整好读书的环境
B .调整好读书的心境
C .调整好心情和环境
D .调整好读书的情趣
二、结合特定语境,分析词语含义。
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应该先找出该词语所在的具体的语句或段落,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特定含义。
例如: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意思一样吗?结合特定句子,分析词语含义。
①挑山工挑着沉重..
的担子,却比游人走得快。
②这件事使他的心情变得沉重..
起来。
③他心潮澎湃,准备担起上级交给的这付沉重..
的担子。
三、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词语意思。
本课目标剖析
知识点拨 理解词语意思,领会文字魅力
例如:
《为了忘却的记念》:“夜正长,路.也正长。
……”句中的“路”的含义是什么?
分析:
抓住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针对性,才能理解“路”是指与反动派作斗争的路,是指争取光明和真理的路。
四、注意感情色彩,明了词语意义。
很多词语富含感情色彩,但词语的感情色彩不是固定的,带什么感情色彩,常常取决于它所处的语言环境。
例如:
《我的老师》一文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狡猾”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分析:“狡猾”一词,本指诡诈不可信,狡诈刁钻,本是贬义词,在这里是一种风趣的说法,用作褒义,是淘气而机灵的意思。
五、结合修辞手法,理解词语意义。
理解“重要词语”,一定要弄清词语的比喻义(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本体)、引申义、双关义(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象征义(象征的对象是什么)、反语义以及色彩义(褒贬互换)等等。
需要提醒的是,找出之后,一定要代入原文中进行检验,确保理解到位。
例如:
《故乡》中“我只觉得我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一句中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的苦闷所在,也是文章要揭示的主题所在。
最后需特别指出的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总体上把握语境,切不可脱离语境。
另外就是要注意多种方法的综合使用。
经典精讲
(一)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像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
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嗦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
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
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
我想念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
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
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
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人,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
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
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阅读第一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话”指的是(用原文
的语句回答)
⑵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时期。
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
2.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为什么说“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用原文回答)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句。
(甲)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乙)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二)蝴蝶的金翅膀
只要略加观察,闪过我眉宇的慌张就会袒露无遗,我把一只不被察觉的小纸盒塞进书桌,那里,供奉着两条黑黢黢的毛毛虫。
三日不见,刮目相看,你懂这句话的含义吗?丑陋的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转瞬即变,像魔术般,我守候的就是揭开谜底的时刻。
然后,开始上课。
可接下来的情况就恶劣了,只听我同桌以惊雷般的分贝和速率,“咔嚓”一声蹦起来。
“她养了两条毛毛虫!”课堂顿时哗然一片。
老师捧着书本,几乎袋鼠状跳过来道:“怎么回事?”
千万万千,我没料到毛毛虫蹓跶出来,更没料到男生还有怕毛毛虫的。
我的脸色在众目睽睽之下,腾地转换成红萝卜。
我嗫嚅道:“我只是怕错过变蝴蝶的时机。
”心里其实已哭得滂沱,我是学习委员耶!竟然……老师将毛毛虫盒子从书桌里掏出来,仿佛展示:证据昭昭,你们都看到了吧。
让我尤其痛苦的是,两条丑陋的虫子竟然不知羞耻,慢腾腾地扭着身子炫耀。
完啦,几年的英名毁在两条爬行虫子爪下。
我深埋头,恐怖地思忖。
“把虫子收到盒子里,星期一放学后告诉我,蝴蝶有多少种。
”
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的吗?我怔了一下才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我如约来到老师办公室,她表情依然平静似水。
我可不敢出大气,嘤嘤着说,全世界大约有蝴蝶15000种,单台湾就有400多种。
见老师没吱声,知道她不满意,赶紧补充道:“凤蝶最美呢,全世界有600多种。
”老师依旧闷葫芦。
我急了,休息日片刻不闲地忙活查资料,搞得老师没态度。
我猛地仰起头,豁出去了,大声说,蝴蝶翅膀上的花纹,由鳞粉状的细末构成;产于美洲大陆的大桦斑蝶能迁徙2000到3000公里,集体过冬呢……
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
老师问,你知道金翅膀的蝴蝶吗?
当然,我不知道。
我回到家,再次开始搜寻。
这一查真吓了一跳,单讲蝴蝶分类,学问就浩瀚。
比如说凤蝶,就有碧凤蝶、麝香凤蝶,五花八门,使人眼花缭乱。
金翅膀的蝴蝶一定有,只是我没查找到。
但我想:即使世间没有,老师的心里也装有。
因为她教会我用一只眼睛仔细观察,另一只眼睛不停寻找。
1.说说下面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闷葫芦:
②硝烟味:
2.第五段中“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
“天使”指谁?文中为什么用“吹拂”,好在哪里?
3.第七段中“竹筒终于把豆子倒完了”的意思是
4.第三段中“竟然”之后作者省略了内容,请体会当时的情境,将省略内容补出来。
实战演练
(三)父亲留下书香
我家虽说不是“书香门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这可从我全家人喜欢读书看出来。
说起我家的书香,还是我父亲传留下来的呢。
我父亲别无嗜(shì)好,就喜欢看书,《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以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古今中外名著,曾使他每每陶醉于其中。
可是后来父亲手中却换成了一本本“苦书”,——这,说来就话长了。
我母亲生我二弟后一病不起,常年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
父亲独自挑起了持家的重担。
起先请医生为母亲治病,后来家境日趋贫困,再也没钱请医生了。
我们为此忧心忡忡。
这时我发现父亲床头的《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书不见了,有的是一本本中医和中草药书,——这些就是“苦书”吧。
持家劳累之余,父亲就研读这些书,可谓是“苦”不释手。
父亲还钻研一本《中国针灸大纲》,边看边实践:替我母亲望诊搭脉,开方煎药,又作针灸治疗。
后来连我们兄弟姐妹也知道在足三里穴位针灸能起到有病治病,无病防病的良好效果。
奇迹终于降临,卧床数年的母亲[竟然、突然、忽然]下床了!
母亲感慨地叮咛我们要秉承父亲的精神。
为了给母亲作针灸治疗,父亲常常在晚上先在自己身上的穴位进行试针,感觉针刺麻醉的程度和针尖刺透的深度,然后再替我母亲针灸治疗……母亲的病治好了,她享寿到古稀之年,而操劳一生、挚爱妻子儿女的父亲却在65岁离开了我们!
父亲留给我们的很多很多,其中就有不绝如缕的书香。
1.读句子回答问题。
⑴我家虽说不是“书香书第”,却有缕缕书香弥漫。
①两个“书香”意思不一样。
“书香门第”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