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法规培训资料二里乡计划生育办公室宋玉怀(2010年4月20日)《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于2002年9月26日经四川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修改通过,自2002年10月1日起施行。
《条例》又于2004年9月进行了修改,因《许可法》颁布实施后,其中第三十二条“发布涉及计划生育技术广告,须经省计生委行政部门审查”,将这一条删除,后面的条款自然向前面提上来,原是七章五十三条,现在是七章五十二条。
一、依法行政,严格执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有效推动《人口和计划生育系统依法行政“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提高基层依法行政能力和水平,严格依法行政,根据国家、省、市人口计生委有关文件精神,将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中适当加大依法行政的指标权重和考核力度,全面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
国家计生委在“十一五”期末,对各地人口和计划生育依法行政情况进行考核评估,今年省、市人口计生委分别对各地、市州、县、乡镇依法行政工作进行检查,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各级成立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将依法行政工作纳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全局,统一部署和安排。
(二)建立计划生育依法行政工作的有关制度。
1、行政执法责任;2、考核制度;3、过错责任追究制等。
(三)在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过程中,严格执法程序。
1、再生育审批程序(注意:①由夫妻双方向所在单位或村(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经核实签意见后,报女方单位所在地,或户籍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②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30日内审查完毕,报县计生局;③接到县计生局批准通知后,张榜公布),并同时告知持批准生育通知的夫妻怀孕三个月内到乡政府换取《生育证》)。
2、《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程序。
注意:(办理范围:①持有《生育服务证》只有一个未满18周岁的子女,已采取避孕节育措施,自愿不再生育;②再婚夫妻双方合计只有一个未满18周岁的子女,已采取节育措施,自愿不再生育的;③夫妻只有一个依法收养的未满18周岁的子女,已采取避孕节育措施自愿不再生育。
)(四)具体行政行为1、无违法行政导致的恶性案件发生对违法生育行为在3个月内及时发现并处理。
(及时发现处理、行政不作为)。
注:核对县、乡两级相关文书档案报表,核对人数、人名,县和乡镇报表实际处理人数是否一致。
2、行政执法工作中适用法律法规准确,程序合格。
①照顾再生育政策适用是否恰当(条例14、15条);②违法生育处理标准是否恰当;③新旧法规适用是否恰当(如不按规定行政作为)。
3、执法文书制作,填写、送达、归档统一规范;4、社会抚养费征收到位率在50%以上(已征收金额和应征收金额达100%)。
5、认真开展计生行政复议的配合和应诉工作。
二、生育政策(一)《条例》从1987年7月2日出台施行,一直到1993年、1997年、2002年、2004年四次修改,都稳定了现行生育政策,现行生育政策主要规定:《四川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章第十四条第十五条和1987年川计生委116号文件主要是对散居在农村平坝丘陵夫妻是少数民族的生育政策。
(二)在生育政策中,注意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生育政策问题:1、《条例》第十四条所称的独生子、独生女、独生子女,包括独生养子、独生养女和独生养子女。
(川人法工函[2004]36号)答复函。
2、《条例》第十四条中第(七)项,农村人口中几个亲兄弟只有一个有生育能力的。
包括亲姊妹(川人法工函[2004]36号答复函)。
3、《条例》第十四条第(八)项所称,夫妻一方两代以上都是独生子女的。
是指以下四种情形:①男方为独生子,其父亲为独生子的;②男方为独生子,其母亲为独生女的;③女方为独生女,其父亲为独生子的;④女方为独生女,其母亲为独生女的。
(川人法工函[2004]36号)答复函。
4、《条例》第十四条(九)项、(十)项规定是三类、四类地区乡镇。
①是指夫妻双方均为农村人口;②将户籍由其它地区迁入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九)项、第(十)项规定地区居住时间不满两年的,不得依据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九)项、第(十)项规定申请再生育。
(《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③女方户籍在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九)项、第(十)项规定的地区,因婚姻关系在其它地区居住两年以上的,不得依据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九)项、第(十)项规定申请再生育。
(《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5、《条例》第十五条第(二)项的规定,不适用于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生育后其中一方与其它无子女者结婚者。
未办理婚姻登记手续生育后,其中一方与其他无子女者结婚的,如果符合《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的条件,可以照顾再生育一个子女。
(川人法工函[2004]36号)答复。
6、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照顾再生育问题。
①汉族地区农村平坝、丘陵、河谷地带人口中夫妻双方是少数民族和山区人口中夫妻一方是少数民族的,可照顾再生育第二个孩子;②汉族地区城镇人口中的少数民族仍执行汉族地区城镇人口生育政策;7、《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一项规定:婚后患不育症,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收养一个子女的。
①通过县级以上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或从事计生技术服务医疗机构作出检查不育症的证明;②婚后5年以上;③收养人年龄在30岁以上;④82年以后,必须按司法部《关于办理几项主要公证行为的试行办法》的规定办理,否则即为非法收养。
1992年4月1日后,收养则必须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规定的条件和程序办理。
8、被拐卖的妇女要求再生育的条件:①在被拐卖期间所生子女未随其一同被解救回户籍地的,可视为无子女;②子女随同被解救回户籍地的,按其身边实际子女数计算,该妇女依法结婚后,符合《条例》规定的生育或再生育条件的,可予安排生育或再生育,确认是否属于被拐卖妇女,必须由县级以上公安部门和打击拐卖人口办公室出具证明,(《条例》运用中若干具体问题的解答)。
9、子女下落不明或被拐卖后,被法院宣告死亡的可以再生育。
下落不明公告死亡的公告期为一年,意外事故下落不明死亡的公告期为三个月(《条例》运用中若干具体问题解答)。
10、中国公民与外国人结婚生育,执行中国公民一方的生育政策,外国人的婚前已有子女不在内地定居的,不计算子女数。
(《条例》第十七条规定)。
凡是符合《条例》第十四条规定再生育子女的,除女方年龄在30周岁以上者外,应当有4年的间隔时间。
(《条例》第二十一条二款)。
三、计划生育奖励政策(一)晚婚晚育奖励(《条例》第二十三条)1、晚婚: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20天。
2、产假:已婚育龄妇女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30天。
3、护理假:已婚妇女晚育的(包括再婚家庭的女初婚或女方无子女),男方护理假15天。
4、婚假、产假、护理假视为出勤,工资、奖金照发。
5、农村人口中晚婚、晚育的,乡镇人民政府可以予以适当奖励。
(二)《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1、持有《生育服务证》,只有一个未满18周岁子女的夫妻,已采取节育措施,自愿不再生育。
(《条例》第三十三条)。
2、奖励办法。
①每月发给出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总和为5元至10元,从取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之月起至子女18周岁止,奖励金由父母所在单位各负担50%(《条例》第三十六条);②企业职工、城镇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经济组织人员的奖励金在经营成本中列支;③一方是单位在职人员,另一方是城镇享受低保人员或农村人口,由在职一方所在单位全额发给;④夫妻双方为农村人口和享受低保人员的奖励金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奖励专项经费中列支;⑤下岗企业职工由原单位发给,重新就业的由所在单位或用工单位发给,也可由原单位下岗时一次性给付,破产企业职工在破产时纳入职工工资一并给付;⑥劳教人员劳教前已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的,劳教期间由劳教人员原单位继续发给。
3、适用中有关规定。
①独生子女父母婚姻变化未生育和收养子女的一方或者双方,凭原《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继续享受有关奖励和优待。
(《条例》第三十八条);②夫妻只有一个依法收养子女未满18周岁,自愿不再生育,可以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有关奖励和优待;③再婚夫妻,一方系离婚或丧偶只生育一个小孩,与另一方初婚结婚照顾再生育一个小孩,因婚姻产生变化(照顾再生育小孩不管判随哪一方),初婚方可提出办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四、不符合法律法规生育的法律责任(一)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决定主体是县级计划生育行政主管部门。
由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作出书面决定,可以委托乡镇人民政府作出征收社会抚养费的决定和征收。
(《条例》第四十四条)。
(二)社会抚养费的征收对象、标准及有关规定。
1、按照《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一款第一项至第五项和第四十三条收养他人子女期满6个月未依法办理收养手续,又没有正当理由,或者以不正当手段取得《生育证》生育的情况计征社抚费,重点把握好两个要素。
①社会抚养费的计征基数分别以子女出生上一年或者发现违法生育行为上一年农村人口所在县统计部门公布的人均纯收入或者城镇人口所在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②严格按照违法生育对象所违法生育小孩时间或者发现违法生育行为时间社抚费的计征基数和倍数计算出应征社抚费总额。
2、一方是农村人口,另一方是城镇人口的,以城镇人口所在市上一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计征社抚费。
3、对未履行婚姻登记手续生育第一个子女的,如果符合婚姻登记条件在生育后在三个月内补办婚姻登记手续,免征社会抚养费,对符合婚姻登记条件的时间,应指在女方生育时男女双方已符合婚姻登记的基本条件。
如果在女方生育时男女尚未达到婚姻登记的基本条件或者虽符合婚姻登记的条件但在生育后三个月内未补办婚姻登记手续,按《条例》规定征收社会抚养费。
4、关于户籍不在一地对象的社会抚养费征收问题。
应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夫妻双方或男女双方均为农村人口或者均为城镇人口但夫妻双方或男女双方户籍不在一地的,以女方常居住地县统计部门公布的农村人口上年人均收入或所在市统计部门公布的城镇人口上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基数计征社抚费。
5、离婚只有一个子女者或者丧偶子女不超过两个者与其他无子女的未履行结婚登记手续生育的,可依照《条例》第四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高限处理。
五、关于奖励扶助工作。
为了进一步做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4]21号)和《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财政厅关于开展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试点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川办发[2004]25号)的要求,我们县自2004年开展这项工作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做了大量的工作,全县2004年—2007年符合奖扶条件人数4145人。
其中07年新进入844人,继续享受3301人,三年来因各种原因共退出147人,对2008年进行预调查人数992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