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讲义资料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培训讲义资料
第三节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安全生健康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等法律文件 的总称。
法规、标准体系 宪法 法律
专门安全法律 其他法律中条文
行政法规 部门规章
地方法规 地方规章
技术标准
国行
地
家业
方
标标
标
准准
准
1、专门的安全生产法律
院《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设计审查和竣工验收
(27条) 5、购置和教育职工正确佩带劳保用品(37条)
(三)、管理保障:
1、安全警示标志(28条) 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生产经营场所和有关设施设备上,设置明显的安
全警示标志。 2、设备的安全管理。(29条) 安全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测、检验、维修、改造和报
四、加大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 5、新增了高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预防效果的 评价
❖ 6、明确了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的程序
六、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保障
(一)、素质保障:
1、按规定建立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管 理人员;
2、主要负责人和安管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素 质、取得上岗资格。
。安全生产法规和本行业规章、规程、规范、标准 。本行业安全知识 。企业管理能力 。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知识 。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含义 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过程中把安全放在第一重要的
位置上,突出以人为本,切实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 和身体健康。当安全与生产发生矛盾时,生产向安全 让步。 预防为主,要求我们在工作中时刻注意预防安全事故 的发生。在生产的各个环节,要严格遵守安全生产管 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认真履行岗位安全职责, 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发现事故隐患要立即处理, 自己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要积极主动地预防事故 发生。 综合治理,就是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 人管、法管、技防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 舆论的监督作用,实现安全生产的齐抓共管。
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3、危险品的安全管理。(30条) (1)特种设备、危险品容器、运输工具:专业厂家生产;专业资质机
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使用证或使用标志。 (2)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仓库,不得与
员工宿舍在同一建筑物内,并保持安全距离。 4、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33、34条) (1)辨识确认、申报登记; (2)监测监控、制定预案; (3)定期评价、整改隐患; (4)落实责任、强化管理。
<国发(2004)2号>文件
4、国家安监总局的行政规章,主要有:
1)《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36号令)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
(13号令) 3)《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 4)《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
(2006年1月17日 第3号令) 5)《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 2005年1月12日局20号令) 6)《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
3、国务院颁 布的行政法规
1)《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 (2001年302号令)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1年344号令) 3)《使用有毒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
(2001年352号令) 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1年373号令) 5)《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397号令) 6)《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5号令
4、国家安监总局的行政规章,主要有:
7)《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 (2006 年11月22日)
8)《安全生产领域违纪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 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委 (十类30种违法行为)
9)《〈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罚款处罚暂行规定》 2007年7月3日第13号令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保障制度 ◆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责任制度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义务制度 ◆安全中介服务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度 ◆事故应急救援和处理制度
《安全生产法》的三套对策体系
◆事先预防对策体系(生产经营单位责任制,坚持“三同时”, 保证安全机构及专业人员,落实安全投入,进行安全培训, 实行危险源管理,进行项目安全评价,推行设备安全管理, 落实现场安全管理,严格交叉作业,实施高危险作业安全管 理,保证租赁安全管理,落实工伤保险等)
10)《安全生产行政复议规定》 2007年9月25日 (第14号令) 11)《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安监总局15号令) 12)《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16号令) 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安监总局17号令)
(一)《安全生产法》简介
《安全生产法》简介
《安全生产法》 《道路交通安全法》
《矿山安全法》 《职业病防治法》
2、其他法律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刑法》 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劳动法》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消防法》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民法通则》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乡镇企业法》、《工业企业法》、《工会法》、《电力法 》、 《建筑法》等许多法律中有关安全生产条文。
❖ 5、安全出口、通道的管理。(34条) ❖ 生产经营场所、员工宿舍、公众聚集场所出口:标志明
显,保持畅通,禁止封闭堵塞。
❖
❖ 6、爆破、吊装作业的管理。(35条) ❖ 专人现场管理,严格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
❖ 7、交叉作业的安全管理。(40条) ❖ 签订安全协议,明确安全职责,采取安全措施,专人检
3、对从业人员要求:
。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熟悉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技能
4、特种作业人员:
。经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持证上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 。定期审验:持证后3年一审
(二)、基础保障:
1、安全投入:安全条件所必须的资金投入
(18条) 2、新、改、扩建项目“三同时”审查(24条) 3、安全许可准入—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国务
新安全生产法调整的重要内容
❖ 一、明确了立法目的和调整范围 明确立法目的:明确规定为了加强安全生产
工作,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 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 谐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二、完善建设项目“三同时”制度
❖ 1、扩大了建设项目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 评价的范围:规定冶金、使用危险物品从事 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的建设 项目,以及其他风险较大的重点建设项目必 须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预评价。 增加了矿山重点建设项目和生产、
◆事中应急救援体系(政府和单位建立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单 位进行危险源控制,制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后处理对策系统(严肃处理事故,严格事故报告,从重行 政责任追究,强化经济处罚,明确事故刑事责任追究等)
生产经营单位 安全生产保障体系
安全组织 保障制度
项目建设 安全保障
设备、设施 安全保障
生产经营安 全管理保障
❖ 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办法抓经营,安全还能创 效益,这对企业界就有了极强的冲击力。这一方针 诞生后,迅速得到全球企业界的认可。1912年,美 国芝加哥创立了“全美安全协会”。英国和美国不 愧是同文同宗,学得最快。1917年,英国成立了 “安全第一协会”。日本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 1927年,日本以“安全第一”为主题开展了安全周 活动,至今已坚持了80多年。德国、法国、意大利、 苏联等国在二战前后,新中国是在建国之初,都开 始提倡“安全第一”。那些年,世界各国因主义不 同分成几大阵营,一种思想很难为各方认可,但各 个国家都一致接受了“安全第一”公理。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企业安全基础管理
第一章安全生产管理体制与法律法规
❖ 第一节 安全生产管理体制 ❖ 一、综合监管和行业监管 ❖ 综合监管:国家安监总局 ❖ 行业监管:公安、交通、铁道、民航、水利、
电监、建设、国防科技、邮政、信息产业、 旅游、质监、环保等。 ❖ 综合监管任务是指导、服务、监督行业监管 的安全生产工作。
(2003年393号令) 7)《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6年466号令)
3、国务院颁布 的行政法规
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007年493号令)
9)《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2007年499号令) 10)《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2007年505号令) 11)《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 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一五” 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并提出 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的安全生产方针。
❖
那么安全第一是谁最早提出的呢?其实,还是
一位美国人!
❖ 1906年,美国钢铁公司(United States Steel Corporation,通常简称为:U.S. Steel)生产事故频发, 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公司董事长B.H.凯理在多方 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 第一、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 计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 有事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损失,凯理得出了 结论:是事故拖垮了企业。力排众议,不顾股东的 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末倒置”, 变成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老凯 理首先在下属单位伊利诺伊制钢厂做试点,本来打 算是不惜投入抓安全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量 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 推广,美国钢铁公司由此走出了困境。
人 教安 员 育全 组 培制 织 训度 保 保保 障 障障
三 同 时 审 查
设使检 安计用测 全制过检 评造程验 价保保保
障障障
危 险 源 监 控
危 险 品 管 理
危 险 作 业 监 护
安 全 检 查 制 度
新安全生产法
❖ 2004年3月3日人大网有这样一则消息:第十 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案(草 案)》。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 正案(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 公开征集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