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体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

心理学(psychology):指研究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的发生、发展过程,包括认识(知)、情绪(感)和意志三种过程。

个性(personality):指一个人的总的精神面貌,包括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价值观等)和自我(意识)三个部分。

体育心理学(狭义):是研究人们在体育活动(包括体育教学、课外运动训练、课外体育比赛、课余体育锻炼等)中心理现象与规律的科学。

体育学习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

体育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一种内部心理动因。

体育学习态度是指个体对体育活动所持有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行为意向的综合表现。

专门化运动知觉是某一专项活动所特有的知觉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约束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练习曲线(或学习曲线)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效果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掌握另一种技能的影响。

正迁移(技能迁移)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新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负迁移(技能干扰)是指已经形成的运动技能对新运动技能的形成产生消极影响。

系统脱敏训练(疗法)是指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目的的训练方法。

期望效应是指教师的期望能激活学生的潜能,从而使学生获得教师所期望的进步的现象。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能力(ability)是指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体育心理学与运动心理学、锻炼心理学的关系◎三者研究的共同点:(1)研究对象都是参与身体练习活动的人;(2)研究内容都涉及从事身体练习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3)研究方法基本相同。

◎三者研究的不同点:(1)研究的具体对象不同;(2)研究的主要目的不同;(3)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体育心理学对应学校体育,运动心理学对应竞技体育,锻炼心理学对应群众体育。

体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调查法4、测验法5、个案研究法体育学习动机的分类1、生物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因是以生物性需要还是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分类2、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参与活动的动因是由自身内在需要转化而来还是由外界条件诱发而来分类3、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根据参与体育活动的动因是指向于体育活动过程还是指向于体育活动结果分类归因理论◎归因是指个体对自我或他人行为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的认知过程。

◎人们常见的归因有:能力、努力、任务难度、运气等。

◎韦纳从基源性、稳定性和可控性三个维度提出了三维归因模型(P29,表2-1)◎韦纳归因理论的主要观点:a.人的个性差异和成败经验等影响着他的归因。

b.人对前次成就的归因将会影响到他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等。

c.个人的期望、情绪和努力程度对成就行为有很大影响。

体育活动中的归因教育的方法1、进行积极的运动反馈2、增加成功的体验3、建立成功与失败的恰当标准4、明确各种影响因素的可控性5、引导学生多从努力方面归因6、实事求是、全面地进行归因体育活动中有效目标设置的原则1、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目标2、设置既有挑战性又有可实现性的目标3、设置明确、具体的目标4、应尽量设置过程目标,而不是结果目标5、设置长期与短期相结合的目标6、既要设置目标又要提供反馈7、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目标体育学习兴趣的分类1、物质兴趣与精神兴趣◎根据体育学习兴趣的内容分类2、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根据体育学习兴趣的倾向性分类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一)成功教学法(二)愉快教学法(三)需要满足法(四)教学引趣法◎新颖教法引趣、教学用语引趣、运动示范引趣、竞赛活动引趣、设置疑难引趣和体育信息引趣。

体育学习态度的构成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体育价值观就是体育学习态度的认知基础,个体对体育活动价值的认识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体育学习态度。

不良体育学习态度的转变过程包括服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注意的种类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时有无目的以及努力程度的不同注意可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注意的品质和特征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5、特质注意和状态注意注意方式理论(奈得弗提出)◎注意的结构包括两个维度——注意的范围和注意的方向。

◎注意的两个维度两两交织构成四种注意类型:广阔—外部注意、广阔—内部注意、狭窄—外部注意、狭窄—内部注意。

注意互相转换规律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可以互相转换,两种注意都发挥作用能使注意更持久和稳定,应注意使学生的两种注意进行合理轮换。

(P67,案例分析——心态、注意与金牌)◎在比赛中控制好注意力取得好成绩的关键: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比赛过程上。

记忆的分类(根据记忆的内容分类)1、形象记忆——是指对曾经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是运动记忆的基础;2、语词逻辑记忆——是指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3、情绪记忆——是指对自己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情感的记忆;4、运动记忆——是以身体活动为表现形式,以运动技术为载体的记忆。

记忆的三个系统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分类)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sensory memory)或感觉登记,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信息在感觉通道内迅速被登记并保留一瞬间的记忆。

◎瞬时记忆具有鲜明的形象性2、短时记忆◎短时记忆(short-term memory)又叫操作记忆或工作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一般为7±2,即5-9个项目。

3、长时记忆◎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的容量无论是信息的种类或数量都是无限的。

体育教学中记忆能力的培养(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2)提高学习主动性(3)反复感知与尝试重现相结合(4)分散练习与集中练习相结合(5)动作的练习要达到过度学习的程度(6)利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7)熟记动作要领的几种有效方法1、口诀记忆法2、要点式记忆法3、分类记忆法4、联想记忆5、趣味记忆法6、自我检查法思维的种类1、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根据思维的形态分类2、聚敛式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分类3、复制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据思维方法是否具有创造性、思维结果是否具有新颖性分类体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启发诱导法(二)情境预测法(三)语言强化法(四)综合讨论法(五)表象训练法情绪的三种基本表现形式1、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两种。

3、应激◎应激是一种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引起的情绪状态,有积极和消极两种反应。

情感的表现形式1、道德感◎道德感是个体根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评价别人或自己的言行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2、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中,人的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3、美感◎美感是人的审美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体育教学中的情绪特点(一)情绪的多样性(二)情绪的暂时性(三)情绪的外露性(四)情绪的感染性(五)情绪的鲜明性体育教学中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一)竞赛提高法(二)条件限制法(三)疲劳负荷法(四)自我强化法(五)挫折挑战法不同性格学生的表现及教学方法(1)以内向型为主的学生◎教学方法——要以赞扬和鼓励为主,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批评;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给予耐心的指导和真诚的帮助;对他们的体育学习要提出明确的、具体的、切实可行的目标,让他们在完成学习目标的同时,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的信心。

(2)以外向型为主的学生◎教学方法——要保护他们学习体育的积极性,不宜对他们进行过多的表扬,对他们的不足之处要及时指出,有时可进行严肃的批评;多采用提示法使其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学习方面;可鼓励他们努力指导和帮助同伴进行体育学习。

体育教学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的公平公正精神(二)培养学生竞争精神(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四)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智力与情商智力:又称智能或智慧,是指人们在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主要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核心是思维力。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有利于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

一个人取得的成就高低取决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共同作用。

情商: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练习过程的一般规律①练习的进步先快后慢---多数技能的学习会出现此现象,呈现负加速原因:开始有可利用的旧经验与方法,多进行的是分解练习,学生练习积极性高。

②练习的进步先慢后快---游泳、滑冰等技能学习会出现此现象,呈现正加速原因:技能与过去经验相差较大,须建立新的神经联系、克服其他动作程序干扰。

③练习的进步先后比较一致---某些情况下会出现此现象,练习曲线呈直线原因:随时间的推移,绩效水平成比例的增长,练习进步幅度比较一致。

④高原现象---在练习成绩进步过程中有时会出现的暂时停顿现象,出现平台。

原因:a.动作结构的改变;b.练习者身体素质的影响;c.练习者缺乏动机;d.练习者身体状况不良;e.技能的复杂性。

⑤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练习成绩受多种因素影响,实际练习中多出现此现象原因:练习者的兴趣、动机等主观因素,练习环境、练习设备、练习内容等客观因素。

影响运动技能学习的因素内部因素(1)经验与成熟度(2)智力(3)运动能力外部因素(1)指导与示范(2)练习(3)反馈影响运动技能迁移的因素(一)个人因素1、学习的态度2、学习的程度3、认知结构4、练习者的心理定势(二)客观因素1、技能间的相似性2、技能的难易程度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支撑的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主要有:放松训练、生物反馈训练和系统脱敏训练等。

基于认知理论的心理技能训练的方法主要包括表象训练、认知训练、心理暗示训练等体育教学中常见放松方法1、意念放松法(自我暗示法)2、律动放松3、主动性放松4、运动中的自我调节放松5、呼吸调节法系统脱敏训练的步骤1、诊断——确定当事者是否适用系统脱敏训练,如果适用,则要争取其配合;2、制表——根据当事者的心理问题制定出脱敏层次等级表,从引起焦虑、紧张的最轻微情景到最强烈情景,依次排列出若干等级;3、脱敏——按照等级次序一步步地进行松弛训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