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卫生学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环境卫生学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7
一、人类自然环境的基本构成
(一)大气圈 地球表面包围着很厚的并随着地球旋 转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圈。 (二) 水圈 水圈一般可分为地表水、地下水两大 类,另外还包括大气中的水。 (三)岩石圈 岩石圈通常指地壳主要有岩浆岩和沉 积岩构成。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8hr)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
教学目的
在了解人类自然环境构成的基础上,深 入认识人与环境的辨证统一关系,掌握 自然环境和环境污染的有害因素对健康 影响的一般规律和特征以及所产生的健 康危害,熟悉环境与健康关系的研究方 法以及健康危险度评价的基本内容和方 法。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2
生态系统
• 在生产力技术比较落后的条件下,人 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很小,生态系统 研究往往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人类活 动不考虑对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对环境 的影响越来越深刻,甚至使环境发生 恶化。对人类的进一步生存产生了危 害。
• 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s)是指生 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及所维持的人 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与效用。它不仅 为人类提供食物、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 产的原料,而且维持了人类赖以生存和 发展的生命支持系统。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5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最早提出概念是Holdren和Ehrlich在1974年发表的 《人口与全球环境》一文,广泛认可与重视是在20 世纪的90年代中期,以Costanza等《世界生态系统 服务和自然资本的价值》,《自然的服务:人类社 会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性》(Saily.1997)。 • Costanza等人将全球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划分为17类, 包括气体调节、干扰调节、水分调节、水分供给、 侵蚀控制和沉积物保持、土壤形成、养分循环、废 气物处理、授粉、生物控制、庇护、食物生产、原 材料、遗传资源、休闲、文化等。 • 17项功能已成为人们进行生态服务评价的基本标准 和参照。
生活关系密切的各种自然的和人工的环境条 件,如居住、工作、娱乐和社会活动环境。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2
• 难于截然划分,从广义上讲,生态环 境可以包括生活环境。由于人类在改 造环境过程中所带来的新的环境问题,
生态系统是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发生
和流行的重要基础。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9
开放性
• 自然生态系统不是孤立的、封闭的, 而是通过各种途径与其外界沟通,不 断地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0
自调控
①同种生物的种群密度的调控; ②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
③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适应的调控。
2013-8-2
8
人类环境的基本构成
(四)生物圈(biosphere)
有生物体生存的地球表层,称为生物 圈。它有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 岩石圈所构成。其范围包括海平面以 下约12公里厚度的岩石圈、水圈和土 壤圈及海平面以上约10公里高度的大 气层。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9
2013-8-2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4
生态系统健康概述
1994年,“第一届国际生态系统健康与医学研讨 会”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召开。会上成立了“国 际生态系统健康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Ecosystem Health,简称ISEH) 。 目前, 已发行的生态系统健康相关的专业性杂志有: 《生态系统》( 《Ecosystems 》)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 《水生生态系统健康杂志》(《Journal of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现为《水生生态 系统胁迫与恢复》(《Journal of Aquatic Ecosystem Stress and Recovery》)。
13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一)生态系统(ecosystem)的基本组成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物、 植物及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 无机盐类、氨基酸等)所组成的自然系统。 在生物群落中,又分为生产者(绿色植物、 化能合成菌等)消费者(草食、肉食、大型 肉食动物)、分解者(细菌、真菌及放线菌 等微生物)三个部分。
环境概念
环境(environment)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空
间及其所包含的各种因素,他为人类提供空气、 食物、水,还提供了人类在智力、道德、社会 和精神等方面获得发展的基础和机会。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6
环境概念
WHO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认为:环境 “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 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 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 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1
(五)生态系统健康
► Ecosystem
health是指具有活力和自然调节 能力、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是生态系统的 综合特性。 ► 活力是指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和自调节功能保 证系统达到一定的稳定。 ► 结构稳定是指具有平衡、完整的生物群落、 多样的生物种群。 ► 生态系统自调节功能主要靠其反馈作用,通 过正、负反馈相互作用和转化,在受胁迫时 表现出能维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有抵 御“疾病”的能力,保证系统达到一定的稳 态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7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地球生态系统被誉为生命之舟。
• 它给人类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提供了不可 替代的资源和条件。
• 生态环境为人类提供的服务是全方位、多种 多样的、目前人类意识不到的。 • 物质的和精神的、有形的和无形的服务,难 以用经济价值衡量,人类的力量无法替代。 善待地球,与环境和谐相处。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1
二、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
• 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是与
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构成的自 然环境。生物圈内的生物不仅种类多,数量 庞大,具有生物多样性的特征。
• 生活环境(living environment)是与人类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3
(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由自然系统的生境、物种、生物学 状态和生态过程所生产的物质及其 所维持的良好生活环境对人类的服 务性能称为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
service)。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4
(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6
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随着对发展理念认识的加深,人们越来越意 识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对人类社会可持续发 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 社会经济规模较小时,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 远超过对其功能的利用,于是人们更多考虑 的是如何最大限度利用生态系统功能;如今 社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对生态服务功能的 依赖性、利用强度迅速加大,其自我更新的 规模已经小于利用量,导致生态系统功能的 丧失和对经济社会系统支撑能力的降低。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8
(三)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各个环节 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对适应的 状态。即指生态系统各部分的结 构与功能均处于相互适应、相互 协调的状态。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29
生态系统能维持平衡的原因: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2
生态系统健康概述
生态系统健康的历史
1788年,苏格兰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 James Hutton
提出“地球是一个大的能够自身维持的有机体”。
1916年,Clements FE. 用生命循环来描述生态演替。
1941年,Aldo Leopold 提出“土地健康”的概念。 1979年,Rapport 等人提出了“生态系统医学”的 概念。
①具有自动调节自己的功能。 ②生态系统内小生物类型愈多、 物种愈丰富、愈容易维持生态系 统的平衡。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0
生态平衡意义
► 过度砍伐森林、破坏植被、滥捕滥杀野生生
物、废弃物排放、农药化肥使用等,导致生 物种群减少,影响繁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 能。 ► 生态平衡是生物生存、活动、繁衍得以正常 进行的基础 ► 健康的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 础,也是人类健康的基础,保护和维持生态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可持续性,修复生态系 统的创伤,重建已破坏的地球生命支持系统, 实现生态系统健康是环境工作者和环境管理 部门今后的重要任务。
2013-8-2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33
生态系统健康概述
1988年,Schaeffer等首次探讨了有关生态系统健康 度量的问题,但没有明确定义生态系统健康。 1989年,Rapport 论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 1990年10月,来自学术界、政府、商业和私人组织 的代表,就生态系统健康定义的问题,在美国召开 了专题讨论会。 1991年2月,在美国科学促进联合会年会上,国际环 境伦理学会召开了“从科学、经济学和伦理学定义 生态系统健康”讨论会。
第二章 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10
生物圈
• 人类是生物圈内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生物,20 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启动了大型的国际研 究计划,如: • 世界科协提出的《国际生物学计划》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 • 国际科学联合会筹划的《国际地圈-生物圈 计划》 • 加深人类对其环境的认识,推动着环境、生 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变革着人类的生活观 念和人类的发展战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