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武汉船院2005年度精品课程设 项 目 申请书
武汉船院2005年度精品课程设 项 目 申请书
2、承担的实践性教学 (1)维修电工实训 (2)Matlab仿真实训 (3)工控组态软件实训 (4)船舶电气专业技能实训 (5)《微机与可编程控制器》课程设计 (6)《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7)《电机调速》课程设计 (8)毕业设 计,4届,60人
3、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 《应用BTEC模式对当前船舶类高职课程 进行改革》《中国水运》一般期刊 2005 年第4期 4、教改教研论文 1、论文《PLC在船用柴油机调速器中的 应用》<<造船技术>> 中文核心期刊, 2005年1月16日 第一作者; 2、论文《大型船舶发电机短路故障分析 与诊断方法探讨》<<船电技术>> 一般期 刊,2005年2月15日 独著;
电气实训生产实习
电气实 训生产 实习
考证训练
考证训练
3 实践性教学
本课程的一个显著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强。本实践教学 体系特点是: 根据毕业生的能力和素质结构制定实践教学标准,制 定出实践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实践性教学内容,将基 本技能和技术应用能力训练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形成 系列实践环节。 基础实践训练以基本技能为单元组织实践教学、考核。 训练目的明确,基本能力效果较好。 船舶电机控制技术训练以通用课题为模块进行安装、 调试与分析。基本上能通过中级电工等级考核。经强 化训练后,部分能达到高级电工考核要求。 4)综合实践考核:通过完成较复杂的综合船舶电机 控制课题来检验其电气工程综合能力。
3、宋谦: (1)论文《船舶消防火灾报警装置》《船电技术》 2004年11月第一作者 4、余华: (1)论文《基于CAN总线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通讯 接口设计》,《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05 (2)论文《基于PC-PLC的电梯远程监控系统的设计 与研究》,《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5 (3)论文《移动通信系统芯片的低功耗设计》,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年 (4)论文《基于SAA6588解码器的RDS接收系统的 设计与实现》,《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05年 5、吕金华: (1)论文《无刷直流电机的DSP控制系统的研究》, 武汉船院学报,2004年4期,独著
1、实行“一帮一”措施,老教师指点、帮助年轻教师提 高教学水平和业务水平; 2、实行短期培训、进修制度,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3、鼓励教师读在职研究生, 提高教师的文化水平; 4、鼓励教师进行教科研,对优秀论文进行奖励。通过这 些措施的实施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业务素质有了较大的 提高。 5、积极引进具有博士学位和正教授职称的中青年师。 6、加强与科研院所和兄弟院校合作,聘请有关专家作 为兼职教授或专业委员会成员。 在教学实践中,船舶电力拖动教师队伍正在成长为一支 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责任心强、 甘于奉献的队伍。他们思想活跃、合作精神好、富于创 新、勇于进取,为学院提高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做出了 积极的贡献。
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
理论课 讲授
理论课 讲授
课后 自学
课后自学
网上资 源
网上资源
实验室 实训室
实训基地
实验室 实训室
实训基地
维修电工 技能考核
维修电工 技能考核
辅导答疑 下班级 辅导答疑
下班级
学习小组讨论
学习 小组 讨论
教师 网上答 疑
教师 网上答疑
操作实验技能实 训
操作实 验技能 实训
2-3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
1、王文义: (1)论文《PLC在船用柴油机调速器中的应用》<<造船技术>> 中文核心期刊,2005年1月16日 第二作者; (2)论文《PLC在化肥包装线故障诊断系统中的应用》<<自动 化技术及应用>> 一般期刊,2005年 1月10日 第二作者; (3)论文《单片机控制的串级调速系统》<<武汉船舶职业技术 学院学报>> 一般期刊,2005年5月 第二作者; 2、周民: (1)教材《自动控制专业英语》主编 希望出版社 (2)论文《对高职毕业设计的几点思考》 中国水运 ,2005年3月 (3)论文《虚拟仪器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水运,2005年3月 (4)教材《数字电子技术》参编 重大出版社
最终学历 本科 学位 学士
所在系部 电子 系
1-2教
学
情
况
(近
五
年)
1、承担的主要课程: 1、《船舶电力拖动》,专业必修课 ,周学时为6 , 99级学生总人数94人; 2、《船舶电站Ⅰ》专业必修课 ,周学时为6 , 00级 学生总人数124人; 3、《船舶电站Ⅱ》专业必修课 ,周学时为4 , 00级 学生总人数124人; 4、《微机与可编程控制器》专业必修课 ,周学时为 6 , 01级学生总人数244人; 5、《电机调速系统》专业必修课 ,周学时为26, 01 级学生总人数244人。
2、课程的改革和发展阶段 1998年我校升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伴随着学院快速发展的 步伐,在1998-2002年的这段时间里,职业教育面临着更加 严峻的市场挑战,市场的需求为学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 要求。课程的知识能力点被拓宽,高新技术能力需求比例急 增。对电气自动化人才要求更高。使得课程的优化改革成为 当务之急。 随着现代教学手段的日新月异,为综合立体型教学提供了良 好的条件,特别是综合实验、实习、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性能 完善,安全可靠性增加,在课程教学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 为课程教学提供了众多的、宽广的试验选择空间。为教师的 优质高效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是以船舶和海洋技术为发展核心的一 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船舶电力拖动课程是学院发展的重点 课程之一。一直为此开展了大量的教学研究与教改,具有较 好的课程改革优化基础。并一直受到有关上级部门的重视与 有力支持。也为教师普遍接受。这就为该课程的精品化开创 了有利的社会小环境。这门课独有的行业特点,在船舶行业 中一直较为实用和重要。它是目前学院正在实施的国防科工 委的重点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
2 课程教学组织
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 合,理论服务于实践,实践服务于应用 的目的,以“够用为度、注重应用”的 课程内容安排体现了应用性人才的培养 目标;实践教学环节体现了基本实践技 能培养为重点的高职高专教育。 船舶电力拖动课程教学组织的框图如下 所示:
船舶电力拖动 课程教学组织
3课程描述
3-1 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自1985年复校以来,船舶电力拖动课程的发 展一共经历了3个主要阶段。 1、课程的初步建立与探索阶段 1985-1998年,学校为中专层次,船舶电力拖 动课程由电子专业部承担。为了适应教学的 需要,师资队伍比较年轻、实验室建设很不 完善。20年来,我们经历了一个自力更生、 艰苦创业的发展历程。
3、青年教师培养计划与效果 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从优化师资队伍 的学历、职称、年龄结构上拟定中青年教师的 培养计划。深挖现有潜力,采取灵活的方式有 计划地进行培养,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和 实践能力。对青年教师,以攻读学位的方式为 主,中年骨干教师主要以单科进修或访问学者 的形式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同时,利用学院 引进人才政策,引进高水平人才。
3、论文《PLC在化肥包装线故障诊断系统中 的应用》<<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一般期刊, 2005年 1月10日 第一作者; 4、论文《单片机控制的串级调速系统》<<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一般期刊, 2005年5月 第一作者; 5、论文《计算机控制系统的抗干扰技术》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 一般期刊,2005年5 月 第一作者;
6、李秉玉: (1)《机床控制》课程实训教学的优化设计及应用, 武汉船院学报,2003年 (2)单片机控制的土壤湿度电路,武汉工业学院学 报,2003年 (3)传统电拖实训项目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的探索,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2003年 7、卢冬梅: (1)电工技术实验误差的定性与定量分析,武汉船 院学报,2004年 (2)开放式电工技术实验教学的尝试,辽宁教育行 政学院学报,2004年 (3)系统工程方法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当 代教育杂志,2003年 (4)课题. 电工技术实验课教学方法的研究,院级一 般课题,2004年已结题
2-2教学队伍整体情况
1、教学队伍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 年龄结构:在整个教学组11名成员中,50岁 以上的2人,占18%;35-50岁5人,占4%; 35岁以下4人,占37%。 职称结构:高级职称7人,占68%;中级职称 4人,占39%; 学历结构:本科4人,占38%;硕士6人,占 59%;还有1人博士在读,占9%;整个队伍 年龄和知识结构形成了合理的梯队,其中许 多教师具备“双师”素质。
3-2 教学内容
1 课程内容体系结构
交流电机 1、船舶电机学 电力拖动 3、 船舶电气控制
电机拖动控制理论 基本运行特性 电机拖动的静、动态分析基础 电力拖动的电机选择与维护
常用的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 基本的继电控制线路 船舶甲板机械控制线路 船舶舵机控制线路 船舶冷藏机械设备控制线路
2.实验 与实践教学
初级维修电工实训(实训室) 中级级维修电工实训(实训室) 直流电机基础实验(实验室) 交流电机基础实验(实验室) 变压器基础实验(实验室)
电气基础控制实验(实验室) 电机控制电路的安装与调试训练 电机控制毕业设计(综合) 电机控制电路实训 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实训
2、主要成员的教学经历
1、王文义:主要讲授《船舶电站》、《供配电技 术》,院学术委员会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 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2、宋谦:主要讲授《船舶电力拖动》、《电机学》 等课程,船舶电气自动化专业负责人。 3、张丹平:主要讲授《电路分析基础》、《船舶 信号与系统》等课程,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工处 处长。 4、余华:主要讲授《模拟电路》、《脉冲与数字 电路》、《电子技术》等课程,华中科技大学在读 博士,电子系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