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我家住在大海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亮、湾、条、爷、他、故、事、说、不、完、住、月、打、上、位”十五个生字。
2.通过学习,学生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3.通过学习,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4.通过学习,学生能对大海建立初步的形象感知,激发孩子们热爱大海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过学习,学生能认识“亮、湾、条、爷、他、故、事、说、不、完、住、月、打、上”十五个生字。
2.通过学习,学生能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通过学习,能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的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学生能初步建立对海的形象感知,热爱大海。
【教具准备】1.一段关于大海风光和海潮声的视频2.十五张生字卡片3.生字词卡4.背景图片【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你们见过大海吗?谁来说说,你见到的大海是什么样的?生自由回答。
2.师:今天,老师也为大家带来了一些关于大海的照片。
大家想看吗?教师播放配乐电子图片。
并根据图片内容和音乐节奏配上画外音:站在金黄的沙滩上,面前是一望无际的大海。
有时,大海很温柔,海水静静的冲刷着沙滩,一阵轻风拂来,在海面吹起了无数细细的小波纹;有时,大海很凶猛,一个浪涛打过来,就有十几米高!海面上有成群的海鸥在追逐、盘旋,海底的深处,有美丽的海葵、灵动的小鱼等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动植物。
这就是——大海。
你们喜欢大海吗?3.师:今天,我们的好朋友丁丁就要邀请大家到他的家乡——大海边去游玩。
让我们一起出发!4.师:谁来读读课题?指名反馈。
还有谁愿意读?个别抽读。
5.你觉得应该特别注意哪两个字的读音?指名反馈。
教读词条“住在”,正音。
6.孩子们一起读。
二、初步感知课文1.师范读课文,学生指着默读。
2.自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问同学、拼拼音。
3.同桌互读。
读得好,夸夸他;有困难,帮帮他。
4.哪些小朋友得到同桌的夸奖了?请一位来读。
5.说一说,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6.还有谁想读?个别抽读7.老师知道,还有好多小朋友着急地想要读一读。
想读的同学一起读。
三、设置情境,随文识字1.师:读了以后,你知道了海边有什么?生自由回答。
相机出示并教读词条“月亮湾”“打鱼船”“老爷爷”“故事”“说不完”。
2.师:通过预习,小朋友们已经找出了这一课的生字宝宝,赶快和它们打打招呼吧!生自读生字。
3.师出示板书课文,生字处用生字图卡盖住。
4.生字宝宝和大家捉迷藏,躲到了海洋生物和海洋植物的背后,谁有火眼金睛,能把它们找出来?5.请小老师上台摘字卡,教认生字。
每个字读两遍、组词。
并带入课文,解决以下问题:1)说话:“住在”,说说你家住在哪儿?2)月亮湾:为什么叫它月亮湾?3)上:用手指一指“上”。
观察我们的教室,说话:什么的上面有什么。
船上有位老爷爷:照着这样说话“什么地方有位什么人”。
4)他的故事说不完:为什么他的故事说不完?因为老爷爷常年在海上打渔,见得多、听得多、知道得多。
6.开火车,认读字卡四、背诵课文1.送生字宝宝回家,齐读课文2.试背课文,加上自己的肢体动作五、课外拓展船上的老爷爷有说不完的故事,动动脑筋,你觉得会有哪些故事呢?个别反馈。
小朋友们准备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这周的班会课,咱们来个故事大赛,好吗?《海边寻趣》【教学目标、重难点】1. 学生了解海边有趣的现象:海边脚印消失、沙子粗细不一样。
2. 学生学习在海边进行有趣的活动:捉鱼,捉螃蟹,拾贝壳。
3. 学生学习新的在海边的游戏:沙地推车、赛螃蟹。
4. 通过学习,具有初步的探索奥秘的兴趣。
【教学策略】学生了解海边有趣的现象:海边脚印消失、沙子粗细不一样。
学生学习在海边进行有趣的活动:捉鱼,捉螃蟹,拾贝壳。
【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课前预习】海边寻趣【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学,循标感知1.解决上节课问题口袋中的问题。
学生解答。
教师解答。
2.课件播放海边沙滩景色。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海边玩吗?你们在沙滩上都玩些什么呢?学生们回忆,回答问题。
二、新授1.出示书本P6P7的图片。
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都在海边干什么。
看图片,回答问题。
拾贝壳捉螃蟹挖沙子捉鱼2.玩沙子的小朋友有了一个发现,是什么呢?靠海的沙子比岸边的要细。
为什么,你们知道吗?学生回答。
之后小组根据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最后做出自己的判断。
释疑:较细的沙子更容易被携带到较远的距离,因为海水不断洗刷,粗的可以留下来,细的就会被带到水中,所以越细的沙子越靠近海。
3.海边的一个小姑娘正在研究海边的脚印,奇怪,脚印怎么不见了?谁知道?学生回答问题。
释疑:靠近海的脚印被海浪冲平了。
4.有个小朋友正在捡贝壳呢!你们捡过贝壳吗?贝壳很漂亮,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件播放图片和音乐。
欣赏美丽的贝壳图片以及用贝壳制作的各种精美的艺术品。
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4.沙滩上会有一个个的小洞,你知道为什么吗?螃蟹。
是的,怎样才能捉住螃蟹呢?我们在玩中也有学问哦。
那怎样才能捉到鱼呢?鱼比蟹子可是更难捉啊!学生观察图中捉鱼的小朋友,研究捉鱼的方法。
是啊,一个人捉鱼太难了,但是我们分工合作,就容易多了。
团结力量大!你还在海边捉过什么动物?怎么捉的?交流自己的经验。
三、实践拓学,当堂达标1.在海边我们还可以玩很多游戏呢!你们平时都玩什么游戏呢?今天我们来学做新游戏。
看!这是玩什么呢?学生观看赛螃蟹,说一说对赛螃蟹的感受。
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3.还有什么我们一起来解决。
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让他们来解答。
老师能回答的老师来解答。
其他问题放入问题口袋。
问题吗?作业布置:搜集有关大海的童谣。
搜集资料,解决问题口袋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海边寻趣海边乐园捉螃蟹玩中有学问捉鱼沙地推车沙滩游戏总动员赛螃蟹大海的故事【教材简析】1.了解身边大海的神话故事——石老人的传说;烟台山的传说。
2.阅读有关大海传说的故事,搜索有关大海的传说与神话故事。
【教学目标】1、通过大海的传说、神话故事,表达人们的对美好心灵追求及对美好的向往。
2、感受丰富多彩的海洋文化,体会其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学重点】大海的传说、神话故事体会其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课前准备】有关石老人、烟台山的图片,有关“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视频。
教学过程一、导入青岛市区东部距海岸十几米处有一块礁石矗立在海中,就像一位翘首期盼的老人,谁能知道叫什么?石老人有谁知道有关它的传说?二、真实再现(一)石老人的传说1、出示书中图片 P10阅读后,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2、你还知道哪些与海有关的传说与神话故事?哪吒闹海、九顶会仙山、珠海渔女等。
关于“九顶会仙山”的传说:乘车由蓬莱城出发,往西南方向走16.5公里,便可见到景色秀丽的蔚阳山。
蔚阳山有九座山峰,形态各异,有大有小。
关于这九座山峰,民间流传着一个动人的神话传说。
相传,某年二月初三八仙在蓬莱阁上聚会,然后各显神通,渡海访友,而在此之前,八仙在去蓬莱阁的路上,经过蔚阳山时还留下了一段佳话。
那一天,八仙被蔚阳山的景色所吸引,纷纷按落云头,饱览山光水色。
吕洞宾兴致勃勃地脱下道袍蒙在一方大青石上,宝剑一指,青石上现出怀盏和酒壶,酒壶中盛着饮不尽的美酒,众仙席地而坐,一边欣赏山景,一边交杯换盏地畅饮起来,不一会儿都有了醉意,铁拐李倚着宝葫芦醉眼迷离,说:"此番过海访友,诸位只须躺在我这宝葫芦上,忽忽悠悠,一会儿就过去了......"张果老瞪着醉眼不服气他说:"准稀罕你那破葫芦,俺老张毛驴倒骑,一拍驴腚,嗷一声就过去了。
"(二)烟台山的传说1.小组学习,说一说故事烟台山的来历。
P12(三)海的女儿故事梗概及表达的心愿,海的女儿的故事启示:善良的人一定得到好的结果的。
三、小小故事会小组自由讨论,总结(1)根据书中图片提示,谈一谈你阅读过那些故事。
(2)你最喜欢故事的哪一点?四、拓展延伸看视频:哪吒闹海片段对于传说与神话故事,你感受到了什么呢?故事表达了什么?《海娃的童谣》【活动目标】1.了解与大海有关的童谣。
2.搜集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与大海有关的童谣,进行配画和朗诵等活动。
3.初步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激发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活动重难点】通过配画、朗诵童谣等活动,了解童谣,感受大海的美好、有趣,尝试自己编写简单的童谣。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搜集与大海有关的童谣,教师准备体现海滨风光的视频、图片和音乐。
学生准备:搜集与大海有关的童谣,搜集自己喜欢的童谣音乐,准备画笔,在进行本课前利用休息时间到海边玩耍,体会海边的有趣。
【教学过程】一、和我一起听童谣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谣,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师:你喜欢这首童谣吗?你喜欢其中的什么?师:是啊,童谣读起来顺口,配着音乐唱好听,大家都特别喜欢大海,像这样的描写大海的童谣大家还有很多,大家想听吗?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听听看海娃的童谣。
师:海娃很骄傲的说他会很多首大海的童谣,同学们,你们会大海的童谣吗?那咱们和海娃来比比赛吧,看看谁会的童谣多,好吗?师:海娃先带来一首童谣,我们一起来听听。
师:你觉得这个童谣怎么样?(不做过高要求,也不必解释内容,只为了让孩子感受到童谣中所蕴含的大海的美好、有趣即可。
)师:该同学们了,谁来说一首童谣?(学生交流展示自己准备的童谣。
)师:海娃不服输,一下子带来了好几首童谣,大家看!(出示剩下几首童谣)谁来迎接挑战?看同学们踊跃的样子,你们一定知道很多关于大海的童谣,那么我们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挑出几首童谣来,和海娃比一比。
(学生在小组里交流自己搜集的童谣)师:现在每个小组都有了充分的准备,哪个小组来应战?(指名1组同学交流自己的童谣)二、和我一起画童谣师:刚才我们和海娃比童谣,双方势均力敌,我看下面很多小朋友都跃跃欲试。
现在,海娃邀请我们进行第二轮比试——画童谣,也就是把我们最喜欢的童谣画下来。
看!这就是海娃画的童谣,你们敢应战吗?(学生尝试在组内交流和准备童谣的绘画。
)师:刚才在跟海娃比赛和小组讨论中学到了很多的童谣,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首?挑选一首画下来吧。
(学生各自画童谣,教师巡视指导)师:画完的同学把自己的作品贴到黑板上吧。
这是谁的作品?说一下你画的是什么童谣?(学生结合着背诵童谣,讲解自己画的童谣。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将解说重点放在喜欢的原因、大海的美好、乐趣等)三、和我一起唱童谣师:老师觉得同学们画的童谣真是太棒了,比海娃画的更生动、有趣。
海娃想请同学们帮个忙,(出示童谣《小贝壳》)这是海娃找到的一首童谣,不过这首童谣没写完,大家一起来读读吧,看谁能帮他接着写下去?(请几位同学编写下去,内容可多可少)师:看来童谣也不难,咱们能帮海娃写完,一定也可以自己编一个新的童谣,下面同学们自己试试吧,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几个人合作。
(学生在组内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准备展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