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 (2)

科粤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4 物质性质的探究课件 (2)


Cu O2
CuO
科学探究的主要步骤
科学探究
魔术 “清水”(石灰水)吹一口气变白色“豆浆” (碳酸钙),再滴加一种药水(酚酞)变成红色 的“葡萄酒”,请问能使酚酞变成红色的原因是 • 提示:1. 因为生成什的么白?色碳酸钙使酚酞 变红;
2. 是因为原来的石灰水使酚酞变红,3. 是因为 生成的碳酸钙和原来的石灰水共同使酚酞变红? • 请参考铜化学性质的探究方法思考此问题的实 验探究过程。
知识导练
下列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有氢氧 化铜沉淀 B、盐酸与大理石反应后有二氧化碳气体放出 C、镁条燃烧生成白色的氧化镁 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知识回顾
下列变化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 化?
1、酒精挥发,2、糖溶于水,3、铁丝放 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
可爱的同学们快带好你
的学习用品和实验仪器一起加入 到化学的大课堂来吧!先入门的有 减作业优惠哦!
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熔点、沸点、硬度
导电性、导热学性质: 物质在 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腐蚀性 金属活动性、酸碱性、稳定性(受热易分解)等。
举例:判断下列各种说法分别属于物质的变化
还是性质。
1.4物质性质的探究
温故知新
• 1.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二者的本质区别:是否生成新物质 (2).二者的联系: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是相 互联系的,二者常常同时发生(物质发生化学变 化时一定伴随发生物理变化,而物质发生物理变 化时不一定伴随发生化学变化)
4、铜导电 5、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6、将金块拉成丝 7、纸片燃烧
物理变化: 酒精挥发,
糖溶于水,
铜导电
将金块拉成丝
挥发性 溶解性 导电性 延展性
化学变化: 1.纸片燃烧
易燃性
2.铁丝放在潮湿
氧化性
的空气中生锈
3.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 不稳定性
化学性质
一、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
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
(1)水变成水蒸气。(2)酒精挥发。
(3)酒精能挥发。(4)铁杵磨成针。
(5)铁器易生锈。(6)铁丝可以燃烧。
温(馨提7)示铁: 丝放在潮湿的空性气质:中会能生(够锈)、可(以)、(不)
怎样区别 描述词不同
易、难等
“性质”和 “变化”
变化: 变成、生成、成了、
二、、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 E )
a.用湿布擦
黑色物质不能被擦去 错误
探究活动
实验与事实
验证假设1: b.火焰不与 铜片接触加热
铜片仍然变黑 错误
探究活动
实验与事实
验证假设2: 用铝箔将铜片严密包裹压紧,不留空 隙,以保证隔绝空气,加热。
铜片不变黑 正确
探究活动
解释与结论
探究活动
表达与交流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铜 +氧气 点燃 氧化铜
科学探究
观察与问题
将一小段光亮的铜 片在酒精灯火焰上 加热片刻,铜片颜 色有什么变化?为 什么?
探究活动
假设与预测
假设1:烟灰 a.若是烟灰,很容易擦去; b.火焰不与铜片接触,不变黑。 假设2:铜片与空气中的氧气反 应生成黑色物质。 隔绝空气(真空)加热,不变黑。
探究活动
实验与事实
验证假设1:
哪些是化学变化( C )哪些是物理性质(BD)
哪些是化学性质(

A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E、木棒 受力折断。
一、物质的性质
铁:纯净的铁是银白色固体;有金属光泽;无味; 熔点1535℃;沸点2750℃;密度7.86 g/cm3 ; 能导电;有良好的延展性;能被磁铁吸引。 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被氧化生成铁锈 ;能在氧气 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能与酸反应置换出氢气; 能与一些盐反应置换出其他金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