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学考点

社会学考点

社会学考点一.名词解释6个1.恩格尔系数:家庭食品支出额与全部消费消费支出额的比率,目的是测量总体社会成员的总体生活状况。

2.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是实际收入分配线与实际分配线之间的面积同实际收入分配线与绝对不平均线之间的面积之间的比率。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较为准确的反映了财产收入等分配不平等程度。

3.初级群体(库利):又叫直接群体、基本群体或首属群体,指的是其成员相互熟悉、了解,因而以感情为基础结成亲密关系的社会群体,如家庭、邻里、朋友、亲属等。

4.核心家庭:父母和未婚子女共同居住和生活的家庭。

核心家庭是社会学中有关家庭问题的最重要的概念。

5.角色集:在社会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角色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一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角色就是角色集。

6.社区: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集体及其活动区域。

7.文化模式:一个社会中所有文化内容(包括文化特质和文化丛)组合在一起的特殊形式和结构。

8.隐性失业: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只有形式上的结合而没有内容上的结合或结合不充分不合理的现象。

9.社会唯名论:社会是代表具有相同特征的许多人的名称,空名而非实体,真实存在的只是个人。

10.非正式群体:没有正式的组织形式,结构松散,或虽有正式的组织形式,但属临时性的,人员不固定的,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因多种需要自发形成的群体,互动随意,彼此间的关系没有明确规定,但成员间有一些不言而喻的规范和角色期望,比如沙龙、朋友圈等。

11.刻板效应:指人们对社会的特定人群所形成的一种概括而固定化的看法和认识。

12.人口逆淘汰:指由于生理、卫生、教育、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人口素质一般比欠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口素质高,城市人口素质一般比农村人口素质高,人口素质高的生的孩子少,人口素质低的生的孩子多,长此以往,会引起社会人口素质下降,即人口逆淘汰现象。

13.既得利益集团:对公共资源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为了共有的特殊利益而集成的共同体。

14.社会保障制度:由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予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从而保障其根本生活的制度。

15.第三部门:指介于国家和市场之间的机构。

既不是政府的某个部门或下属组织,又不追求组织拥有者的私人物质利润,往往表现为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或中间组织。

二.简答题4个1.请分别指出中国转型期中社会犯罪的特点、原因与对策。

特点:①从犯罪方式上看,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日益严重②从犯罪类型上看,暴力犯罪和毒品犯罪日益严重③从犯罪主体的年龄特征上看,青少年犯罪日益突出④从犯罪主体的人口特征上看,流动人口犯罪日益图粗⑤从犯罪形式上看,形势日趋多样化原因:①几句的社会变迁:当今社会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时期,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社会正面临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转型,这就必然引起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结构性变化,社会关系的重组和变迁又必然打破原来相对静止、封闭、有序的社会生活状态,转向变动、开放和相对无序,这样无疑会产生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引起犯罪现象的变化,包括一些新的犯罪种类的出现和一定时期内犯罪率的上升趋势②社会文化的不平衡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冲突和价值观念的善变十分剧烈,其消极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我国犯罪率的上升和犯罪类型的变化,当前,我国现实社会中的文化冲突主要有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副文化的三种冲突,社会文化对社会犯罪成为一种诱因,其最明显、集中的表现是大众传播中暴力文化与色情文化的泛滥③社会控制力弱化对策:①要把预防和控制犯罪纳入国家发展规划②优化社会大环境③强化社会控制力④建立在主体文化下的行为方式,抑制犯罪动机的产生和外化2.目前我国大陆实行的人口政策(计划生育政策)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哪些?计划生育政策给我国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带来了巨大帮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比如①人口老龄化加剧,人们未富先老,养老问题迫在眉睫②出现人口逆淘汰现象社会人口素质下降③人口分布的失衡以及流动的失当等问题。

3.西方女权主义流派主要有哪些?请分别指出它们的代表人物或作品。

①西方自由主义的女权理论:(弗里丹《女性的奥秘》)提倡男女平等,分析了传统的男女角色分工不合理,指出了中产阶级白人妇女的生活苦恼和希望,并把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归结为没有平等的权利和受教育的机会。

结论:女性应当抛弃传统的女性契,多受教育,多学习技术,以追求自我实现而不要陷于只做妻子和母亲的狭小圈子当中②西方马克思主义:阶级压迫和性别压迫是妇女的双重压迫。

卢宾“性别体系的概念”:女性受压迫的根源很大程度上要去性别体系中去寻找。

罗西:关于少数群体的三大证明:a多元模型:男女有别,但又是平等的b同化型:少数群体应当加入社会主流c混合型:建议男子角色和妇女角色都要发生相应变化波伏瓦:《第二性》探讨妇女的处境。

“第二性”不仅是指女性在社会地位和公民权力上与男人不同,而且还有女性为此等种族的意思,不论女性如何自重、努力,在父权文化下,女性永远是次等的,女性应该放弃女性契,女性的性别不是天生的,而是塑造成的。

③西方激进主义的思想:妇女受压迫是最基本的压迫。

费尔斯通:《性的辩证法》邦奇:男人压迫女人是最根本最深重的压迫,女人必须弃绝与男人的性关系。

奥克利:把文化看成是性角色的决定因素,性角色是文化产物而不是生物的产物。

4.什么叫城市化?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城市化是指落后的农村社区变为城市社区的一种综合的社会经济运动,使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农村固有特质消失和城市特质增长并逐渐发展为城市社区的过程。

其实质是消灭城乡差别,其主要特征是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

①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②城市人口的集中度不合理③大城市流动人口负荷沉重④农村剩余劳动力亟待转移。

对策:①技术推动工业化发展,从而为城市化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②合理规划城市发展的战略和策略,我国要走大、中、小城市并举发展的道路③构建合理的城乡平衡发展的策略,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向城市流动。

5.何为聚集行为?它有何特点?产生聚集行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又称集体行为、大众行为,指一种人数众多的自发的无组织行为。

特点:自发性、无组织性、情绪性、暂时性、行为者相互依赖原因:①环境场所②失范③社会控制力④相对剥夺感⑤权力斗争6.从社会学角度看,家庭主要指什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婚姻家庭出现了哪些重大变化?家庭是由具有婚姻、血缘、收养关系的人们组成的长期共同盛会的群体,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形式,一般说来,婚姻、血缘、收养关系是形成家庭的基本关系,家庭的产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变化:①人们将婚姻拉入私人生活范围,使之成为实现自我社会价值的体现,人们择偶时,对职业、收入等经济因素及容貌、身材等生理因素的考虑不断增多,对文化素质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表明中国社会走向社会化、人性化、个性化②择偶的途径明显增多,熟人介绍的比率大幅下降,通过自己认识的婚姻数量大幅增多,特别是通过社会中介机构和媒体介绍的数量也增大,交流增多,社会开放度也增大③中国传统大家庭的观念淡化,家庭人口规模减小家庭核心化,自我意识增强④夫妻关系趋于平等,各自的独立性渐渐增强与整个国家生活的民主化趋势相一致。

7.如何理解韦伯的科层制组织理论?韦伯认为,组织是一个法人团体,用规章制度限定外人进入的封闭团体。

而科层制是一种以正式规则为主体的管理方式,这种组织具有细密的分工和复杂的规章制度体系。

特点①权利分层,职务分等,分层负责,分层执掌②组织的运转要由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规章制度控制③私人关系与公务关系的隔离④行动人员的行动时理性的,不徇私情的⑤行政人员有一整套的升迁、薪俸、奖惩制度⑥行政人员的任用都要经过培训和考核,坚决做到能人在位⑦总之,科层制是职有专责,权利分层,规章治事,能者在位的组织管理结构。

实质是分权制。

缺点①泯灭人的主动性和革新精神,缺乏灵活性,等级森严,墨守陈规②造成文牍主义,官僚主义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并请你预测一下我国制度与变革的未来创新与走向。

表现:①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逐步健全、完善,经济、政治、社会生活制度规范的不断健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规范化、法律化的制度支撑。

②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变革制度的创新为广大人民群众从事具有开创意义的现代化建设事业确立了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空间,极大地调动和释放了群众从事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③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制度体系,引发了社会结构制度的重大裂变,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运行机制,总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度建设与创新的重大成就表明了中国从制度层面上形成了有效的社会激励机构,从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和支撑。

未来趋势:①国家和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权威之路进一步加强②各种社会群体的利益在制度创新中的地位重新定义③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一切制度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三.论述题2个1.当前我国社会的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你认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思路应该怎样才是合理的?主要问题:①宏观:在社会保障总体目标确立之后,缺乏具体目标及长期规划a缺少对不同保障层次的目标设定b缺乏不同阶段的目标设定②政府、企业、个人的权利与责任边界不清晰③对历史遗留问题的逃避形成制度性缺陷④统筹城市过低迟迟得不到解决a各地方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统一b区际转移比较困难c各种社会保障政策缺乏统一标准d基金管理方面的困难⑤不同社会群体的保障待遇不公平a各地区之间社会保障待遇不公平b企业与事业单位、政府机关人员之间的不公平c不同所有制企业以及不同就业形式人员之间的不公平d城乡之间的不公平⑥制度设计与管理的技术问题a保障制度设计过于复杂b社会保障资金筹措不规范,对资金的管理水平有限,对社会保障资金的监督有所改善改革与发展思路:①从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实际出发,逐步推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②建立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城市和乡村不可采取统一模式,农村要纳入社会保障范围,但具体办法和标准方面应该允许差别③发挥实效在社会保障中的主导作用a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过程中,财政应该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保障理应迈入国家财政管理的范围b建立社会保障预算,通过预算的编制、审批、执行、监督和决算制度对社会保障基金实行全过程监督c加强对社会保障结余资金的管理d建立健全社会保障财务会计制度,加强财政对社会保障财务会计工作的领导和监督e开征社会保障税,从而更加稳定规范的筹措2.何为寻租理论?请你用寻租理论来解释一下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大肆蔓延的原因、现状,如何应对这一现象?①指利用资源并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其他人的利益损害,并且这种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收益的行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