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985工程高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新闻学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一、培养目标与基本规格1、培养目标: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社会主义,具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修养、身心健康,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人文素养、专业技术、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应用型新闻传播高级专门人才。
2、基本规格:学生本科毕业必须达到的要求:(1)符合国家规定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标准。
(2)主修一门新闻传播类专业方向,具有厚实而全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际业务技能。
(3)能运用英语进行本专业的交流。
(4)能熟练运用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应用软件从事所在领域的工作。
(5)较高水平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按照规定限修一定学分的跨学科和自然科学课程。
(6)具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精神,具有健康的体魄。
二、学制四年全日制三、技能教育模块(43学分)1、基本技能课;19学分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下列课程。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大学英语Ⅰ 4 64 112 大学英语Ⅱ 4 64 123 大学英语Ⅲ4 64 214 大学英语Ⅳ 4 64 225 计算机基础 2 64 116 学科入门指导 1 16 112、职业技能课:6学分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必须从下列课程中选修6学分。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职业规划与职业道德2 322 商务沟通与人际关系 2 323 谈判技巧 2 324 有效的时间管理 2 325 应用文写作 2 326 商务礼仪 2 327 书法 2 323、社会实践;18学分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以下实践环节。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军事训练2 3周112 中期实习(社会调查) 2 2周233 毕业实习10 18周414 毕业论文 4 72 42四、通识教育模块(39学分)4、公共基础课:23学分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下列课程。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 28+14 112 军事理论 2 32 133 高等数学D 3 48 124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32+16 216 34+68 315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2 32 327 体育Ⅰ 1 32 118 体育Ⅱ 1 32 129 体育Ⅲ 1 32 2110 体育Ⅳ 1 32 225、公共选修课:16学分本专业学生需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程中选修16学分。
五、学科教育模块(38学分)6、学科类基础课:28学分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下列课程。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文学经典作品研读Ⅰ2 32 112 文学经典作品研读Ⅱ 2 32 123 心理学原理 2 32 124 艺术美学原理 2 32 115 广告学 2 32 116 新闻学 2 32 117 大众传播学 2 32 128 广播电视学 2 32 219 公共关系学原理 2 32 2110 中国传播史 3 48 2111 外国传播史 2 32 2212 市场营销学 2 32 2213 传播研究方法 3 48 227、学科类选修课:10学分本系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从下列课程中选修10学分。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平面设计应用软件2 322 多媒体应用软件 2 323 摄影学 2 324 视听媒体语言 2 325 印艺传播 2 326 信息管理概论 2 327 网络传播 2 328 组织传播学 2 329 音乐基础 2 3210 新闻传播专业英语 2 32六、专业教育模块(41学分)7、专业必修课:21学分本专业所有学生都必须修下列课程。
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新闻采访与写作(上)2 32新闻学212 新闻采访与写作(下) 2 32新闻学223 新闻编辑 3 48新闻学314 新闻评论 2 32新闻学315 新闻摄影 2 32226 网络新闻 2 32317 新闻策划 2 32318 媒介经营与管理 2 32市场营销学329 受众分析研究 2 323210 传播法规与伦理 2 32329、专业选修课:20学分选择公共关系专业方向的学生必须选D组的限制性选修课程组14学分,其余6学分在其他专业选修课程组中任意选择。
不选择公共关系专业方向的学生,必须选择本专业选修课至少10学分,其余10学分在其他专业选修课程组中任意选择。
A、新闻学选修课程组: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网络新闻资料检索2 322 马列新闻原著选读 2 323 报刊电脑编辑 2 32平面设计应用软件4 新闻网页设计 2 32网络新闻5 优秀新闻作品选读 2 32新闻学6 媒体品牌策略 2 327 新技术传播 2 32B、广播电视新闻学选修课程组: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非线性编辑2 322 广播节目制作 2 323 电视灯光与影调 2 324 广播电视技术原理 2 325 电视解说词写作 2 326 电视记录片创作 2 327 影视作品分析 2 32C、广告学选修课程组: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平面设计基础2 322 广告摄影 2 32摄影学3 网络广告 2 32广告学4 品牌策略与管理 2 32市场营销学5 媒介经营与管理 2 326 中外广告史 2 327 优秀广告作品分析 2 32D、公共关系专业限制性选修课程组:14学分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学分总学时先修课程开课学期1 新闻发言制度2 322 公关文案与写作 2 323 演讲与口才 2 324 组织传播学 2 325 危机公关管理 2 326 公关策划与专题活动 2 327 网络公共关系 2 328 媒介关系与策略 2 32中国新闻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向今年5月21日,首届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国际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召开,来自海内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的60多位院长和专家与会。
这是新闻传媒界的一次大会,作为一名新闻专业的学子。
我现就本次大会精神就中国新闻教育的现状和发展趋向,谈一点个人的看法。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新闻教育事业发展迅猛,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表现在:1、新闻教育的办学规模空前扩大。
全国的高等院校现共设有新闻学类专业点(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专业、广告学专业、编辑出版学专业和传播学专业的总称)661个;已经参加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新闻院校已有110多所,包括255个新闻学类专业点;2、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科地位显著提高。
新闻学与传播学已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由二级学科提升为一级学科。
短短的20多年,全国高等院校已拥有近20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博士点;3、新闻学与传播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教师编写的教材、专著、译著和撰写的论文与日俱增,新闻学类专业学生过去无书可读的现象已一去不复返了;4、在探索培养未来的新闻工作者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方面,也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年底将出版第二本关于我国新闻教育的论文集,上面刊载有各新闻院校的办学情况和经验;5、我国已建立了好几个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学术研究机构,学术交流和研究活动开展得十分活跃;6、我国的新闻院校分别同美、英、法、德、俄、日、韩....等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的新闻院校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往和学术联系。
但像今天这样的,由中国新闻教育学会出面组织的国际性新闻学术交流活动,这还是第一次;7、新闻学科培养的毕业生,在数量上已经完全能够满足新闻媒体的需要;据我们最保守的统计,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人数估计约在13万人左右。
新闻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固然是件好事,它说明我们的新闻教育事业兴旺发达。
但是,优点的过分延长也就可能成为缺点。
新闻学类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
据我们统计,1994年以前,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有66个;1995-1999年,5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个左右,这是很正常的;2000-2004年,5年共增加335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67个,显而易见,发展速度已经过快了;2006年,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提供的数据,我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已达661个,也就是说,最近两年,新增加了202个专业点,平均每年增加101个,这就很不正常了。
从每年平均增加10个专业点,到每年平均增加67个,再到每年增加101个专业点,这种发展速度可以说是超常规的、不正常的。
由于准备不足,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带来了一系列新问题,表现在:师资紧缺,有的专业只有少数几个教师就开始招生了;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开不出来,或者是滥竽充数;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实践性很强的新闻学科却没有自己的实验室。
不具备办学的基本条件,却又盲目招生,其后果必然是教学质量和毕业生质量的下降。
这是我们感到忧心但又必须面对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