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综合试卷(二)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0分)【A型题】1.有关脊柱生理弯曲的描述,正确的是()A、胸曲前凸,腰曲后凸B、颈曲前凸,胸曲后凸C、颈曲前凸,胸曲前凸D、骶曲前凸,腰曲前凸E、颈曲后凸,胸曲前凸2.有关脑脊液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经第四脑室侧孔入静脉B、经中脑水管入大脑大静脉C、经侧脑室脉络丛孔入静脉D、经蛛网膜粒入静脉E、经室间孔入第四脑室3.细胞或组织具有对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称为()A、应激B、兴奋C、反应性D、适应性E、兴奋性4.凝血酶的作用主要是()A、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B、加速凝血酶原复合物的形成C、加速因子VII复合物的形成D、激活因子XIII E、促进血小板聚集与释放5.影响中心静脉压高低的因素是()A、外周静脉压和静脉血液阻力B、心脏射血能力和外周阻力C、动脉血压和静脉血压D、心脏射血能力和静脉回心血量E、血管容量和循环血量6.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A、去甲肾上腺素B、血管紧张素C、肾上腺素D、乙酰胆碱E、组胺7.杀灭物体上病原微生物繁殖体的方法称为()A、无菌操作B、防腐C、无菌D、灭菌E、消毒8.有关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可以从一个菌转移至另一个菌B、是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可以自主复制C、可自行丢失或人工处理消除D、质粒丢失后细菌即死亡E、带有遗传信息,决定某些生物学性状9.现代免疫的概念为()A、机体清除损伤细胞的过程B、机体抗感染的过程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过程D、机体抵抗疾病的过程E、机体抗肿瘤的过程10.低渗性脱水患者体液丢失的特点是()A、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外液B、细胞内液无丢失,仅丢失血浆C、细胞内液无丢失,但丢失组织间液D、细胞外液无丢失,仅丢失细胞内液E、细胞内液和外液均明显丢失11.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全身性水肿的主要环节是()A、肾小管重吸收增多B、全身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C、醛固酮增多D、滤过膜通透性增加E、肾小球滤过率降低12.某糖尿病患者血气分析结果:pH 7.30,PaCO2 34mmHg,HCO3- 16mmol/L,血Na+ 140mmol/L,Cl- 104mmol/L,K+ 4.5mmol/L。
该患者可诊断为()A、代谢性碱中毒B、AG增高型代谢性酸中毒C、AG正常型代谢性酸中毒D、呼吸性酸中毒E、呼吸性碱中毒13.下列情况属于发热的是()A、甲状腺功能亢进引起的体温升高B、先天性汗腺缺乏引起的体温升高C、环境高温引起的体温升高D、妊娠期出现的体温升高E、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的体温升高14.休克时正确的补液原则应是()A、补液“宁多勿少”B、“需多少,补多少”C、补充丧失的部分液体和当天继续丧失的液体D、“失多少,补多少”E、如血压正常不必补液15.心力衰竭概念的主要内容是()A、心排血量绝对下降B、心排血量相对下降C、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D、心肌收缩功能障碍E、心肌舒张功能障碍16.引起慢性肾功能不全最常见的原因是()A、慢性肾小球肾炎B、系统性红斑狼疮C、多囊肾D、肾结核E、慢性肾盂肾炎17.吗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是因为()1A、激动丘脑内侧的阿片受体B、降低呼吸中枢对血液二氧化碳张力的敏感性C、激动中枢盖前核的阿片受体D、激动脑干的阿片受体E、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18.阿托品的禁忌症是()A、感染性休克B、胃肠绞痛C、前列腺肥大D、胆绞痛E、心动过缓19.粉尘导致尘肺的发病机制是()A、超敏反应B、致癌作用C、中毒作用D、致纤维化作用E、局部刺激作用20.严重肝病时氨清除不足的原因主要是()A、尿素合成障碍B、谷氨酰胺合成障碍C、谷氨酸合成障碍D、5-羟色胺合成障碍E、γ—氨基丁酸合成障碍【B型题】问题21~24A、维生素AB、维生素DC、维生素B1D、维生素PPE、维生素C21.坏血病的原因常常是缺乏()22.脚气病的原因常常是缺乏()23.儿童佝偻病的原因常常是缺乏()24.癞皮病的原因常常是缺乏()问题25~27A、IgAB、IgDC、IgGD、IgME、IgE25.唯一能通过胎盘的免疫球蛋白是()26.分子质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27.与抗原结合后导致I型超敏反应的是()问题28~30A、外毒素B、内毒素C、淋巴因子D、抗原抗体复合物E、本胆烷醇酮28.革兰阴性菌引起发热主要由于()29.葡萄球菌能引起发热主要由于()30.输液反应引起发热的原因是()【C型题】问题31~33A、胆总管B、胰管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31.开口与十二指肠降部()32.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形成()33.排出胆汁()问题34~35A、血浆蛋白结合型药物B、游离型药物C、两者均是D、两者均否34.有活性的药物是()35.暂无活性的药物是()【X型题】36.有关口腔的描述,正确的是()A、向后经咽峡与咽相通B、底为舌C、顶为腭D、两侧为峡E、前为上、下牙弓37.能使动脉血压升高的因素有()A、心率加快B、呼吸变浅C、外周阻力增加D、每博量减少E、血管容量增加38.代谢性酸中毒常见的临床表现有()A、呼吸浅慢B、心肌收缩力减弱C、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D、心律失常E、血管对儿茶酚胺反应性增强39.主要在肾内灭活的激素有()A、肾素B、前列腺素C、胃泌素D、甲状旁腺激素E、促红细胞生成素40.对小儿高热惊厥有效的药物是()A、卡马西平B、苯妥英钠C、地西泮D、水合氯醛E、苯巴比妥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右主支气管_____________而走向_____________,与气管中轴延长线之间的夹角小于30°。
2.血液运输氧,大部分是靠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与氧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而运输。
3.药物的治疗指数为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比值,用以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4.由B淋巴细胞介岛的免疫应答称为_____________,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
5.支原体是一类介于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之间的原核微生物,是目前所知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2微生物。
_____________6.蛋白质生物学价值高低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的含量与比值,动物性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比植物蛋白质。
_____________7.碘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缺乏碘可致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在括号内标“+”,错误的标“—”)1.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胆囊、胰以及散在于消化管管壁内的小腺体。
()2.在外环境不断变化的情况下,机体内环境各种理化因素的成分、数量和性质所达到的动态平衡称为稳态。
()3.酸中毒时常伴有血清钾浓度降低而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室颤动。
()4.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物体的方法称为无菌技术或无菌操作。
()5.补体是人或动物体液中正常存在的一组与免疫有关的并有酶活性的糖蛋白。
()6.肿瘤的转移是指癌细胞播散到原发灶以外的部位继续生长,形成与原发癌不同类型肿瘤的过程。
()7.新生儿出生后多在最初几天内发生轻度的非酯型高胆红素血症和一时性黄疸,1-2周后逐渐消退,这种黄疸称为新生儿生理性黄疸。
()8.细胞凋亡是由体内外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死亡过程。
()9.某些磺胺类药及其乙酰化物在碱性尿中溶解度降低,易析出结晶损害肝脏。
()10.维生素B2缺乏是黄素酶的辅酶,当机体缺乏维生素B2时可引起癞皮病。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膀胱三角2.内环境3.阴离子间隙4.人工免疫5.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五、问答题(每题5分,共25分)1.何谓血沉?简述血沉加快的机制。
2.何谓干扰素?简述其抗病毒的特点。
3.何谓脑水肿?试述其分类与发病机制。
4.简述肥胖症的发病原因及其主要并发症。
5.试述呋塞米为什么是高效利尿药,其主要临床适应证有哪些?3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D3、E4、A5、D6、A7、E8、D9、C 10、A11、E 12、B 13、E 14、B 15、C16、A 17、B 18、C 19、D 20、A21、E 22、C 23、B 24、D 25、C26、D 27、E 28、B 29、A 30、B31、C 32、A 33、A 34、B 35、A36、ACD 37、AC 38、BCD 39、CD 40、CDE二、填空题1、短粗、陡直。
2、血红蛋白、氧合血红蛋白。
3、半数致死量、半数有效量。
4、体液免疫、抗体。
5、细菌、病毒、最小。
6、必需氨基酸、高。
7、甲状腺肿、克汀病。
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名词解释1、膀胱三角:在膀胱底的内面,两侧输尿管口及尿道内口三者连线之间的区域。
2、内环境:即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
3、阴离子间隙:指血浆中未测定的阴离子(UA)与未测定阳离子(UC)量的差值。
4、人工被动免疫:是用人工方法将含有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淋巴因子等免疫物质接种于人体内,使之获得免疫力的方法。
5、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经过肝脏首关消除过程后进入体循环的相对量和速度。
五、问答题1、抗凝血液在血沉管内垂直静置1小时末红细胞下沉的速率称为红细胞沉降率,简称血沉。
血沉加快的根本原因在血浆而不是红细胞本身。
使血沉加快的具体因素有:①血浆纤维蛋白原显著增加,它是带有正电荷的颗粒,能中和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且该物质又是亲水胶质,可破坏红细胞的水化膜,使红细胞叠连加速,血沉加快;②A/G比值减小时,血液胶体状态不稳定,加速红细胞的叠连作用而使血沉加快;③某些传染病时红细胞吸附血液中的抗体,与抗原发生免疫反应使红细胞凝集而加速血沉;④胆囊炎或胆道阻塞时,因胆固醇降低红细胞表面电荷而使血沉加快。
2、巨噬细胞、淋巴细胞以及体细胞等多种细胞,在病毒或干扰素诱生剂的作用下,由细胞基因组控制所产生的一种高效应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及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此糖蛋白称为干扰素。
其抗病毒特点为:①广谱抗病毒,无特异性;②抗病毒作用的发挥受细胞种属限制;③作用于细胞内的病毒,可阻止病毒的扩散。
3、脑组织的液体含量增多引起脑容积增大,称为脑水肿。
其可分为三类:①血管源性脑水肿:其发病机制是因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外渗导致大量液体聚积在白质;②细胞性脑水肿:其发病机制主要是细胞代谢障碍,A 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细胞内水钠潴留而导致细胞内水肿;③间质性脑水肿:主要是由于脑脊液循环障碍引起脑积水和相应脑室周围白质的间质性水肿。
4、肥胖症的发病原因:①多食、贪食、食欲亢进;②体质和遗传因素;③内分泌因素,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使基础代谢降低,能量消耗减少;④运动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