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年级下语文成绩分析表

四年级下语文成绩分析表

学生的写作水平高低相差较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作文有的描写不够生动,有的想象力不够丰富,有的不能突出中心,有的注意了数量却没有了质量,有的审题不清导致走题等。当然也有一部分学生作文写得较好,主题突出,内容具体,语言生动。在写作技巧,描写具体生动、布局谋篇等方面方面还得多加强练习。








1、引导学生熟悉课本,夯实基础是根本,对于基础知识,课本知识,课本内容要立体化地理解,不能死记硬背、机械地模仿,而是要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上下功夫、仔细体会知识中混韩的某种方法,技巧和规律,将所学的基础知识与阅读、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课内外阅读要加大强度的训练,不仅仅是平时课堂上的讲解,还得通过作业设计来进行,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审题能力。
2013—2014学年度下学期小学语文期期末考试
质量分析表
学校:填表人:填表时间:
年级
应考
人数
实考
人数




优良率
%
合格率
%
总分
均分

%

%

%

%

111
111
31
27.9%
67
60.4%
10
0.09%
3
0.03%
59.2%
97.7%
8784.5
79.1%
内容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阅读
作文
题号



从卷面来看,主要反应的问题在于:
1、书写质量不高。学生基本功不够扎实,书写不够工整美观,一方面是学生态度原因,另一方面也与教师平时只重视学生作业数量,不重视作业质量有一定关系。
2、审题不清。有些学生写的时候不仔细读题答非所问,如第四大题的第3小题,实际是口语交际题,好几个学生以为是填名言诗句。在课内阅读中反应更明显,全班都理解错题意,4分全丢了。
课外阅读中也存在审题不准的问题,第三小题问描写的“肥皂泡”是怎样的?只用找出文中描写的句子即可,但学生都想复杂了,从写作手法去答作者如何写得美。在课外阅读的难点中顺承段式班上大部分同学可以回答正确,想象的写作手法也有学生回答出来。
作文一直是最难啃的“骨头”,上学期开始教师有意识、加强阅读和作文的训练,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部分学生进步比较明显,大部分学生还是原地踏步。
3、失分最多的项目大多是课外阅读。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读懂文章。当然也就谈不上找到要点回答问题了。如问文章描写的“肥皂泡”是怎样的,只需要学生在文章中找答案就可以,但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文章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自然答不出来或答得不完整。当然了学生们在考试时,对文章理解不全面或仅停留于文章表面,不能深入到文章中心,造成问题回答不全面或词不达意,比如对作者感情的把握,很多学生就答不出喜爱和怀念。
甲:85—100分乙:70—84分丙:60—69分丁:60分以下
2、优良率:80—100分
3、小学语文1—6年级均用此表




对数据中反映的主要成绩、问题及原因的反思
从学生大体情况来看,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和第三题选择关联词主要考察书本内容,得分率相对较高,这得益于平时的学习与复习阶段对基础的巩固落实到位,以课本为基础,抓重点。但少数后进生识字写字能力较差,须更加努力。
但课内阅读得分率太低,本班学生对课内阅读中一题4分的题目全都答偏,说明学生审题上存在问题,没有将文段整体结构把握清楚。课内阅读中最后一题得分也很低,原因也是审题上出现偏差,没有细细揣摩题目表达的是什么意思,而匆忙的答题。



七八
应得分
555
666
1110
1110
555
1332
11101332
3330
实得分
528.5
568.5
1037.5
938
437
1183
454 863
2770
正确率
95.2%
85.4%
93.5%
84.5%
78.7%
88.8%
40.9% 64.8%
83.2%


分析Leabharlann 对试卷命




本次试题量较大,符合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实际,重视基础知识,突出懂点内容。试题充分体现语文学科试卷的特点,考点分布合理,覆盖面广,题型多样,设计知识面广,考查了转述句、拟人句、修改病句(重复和成分残缺)、口语交际、反问句、引号作用等,从字词句段篇等方面较全面地考察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与运用情况。试题不仅测试了基础知识,还注重检测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积累和灵活运用能力,考查了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如课外阅读考查了写作手法、顺承的段式、对文章表达的情感的理解,达到了综合考查及水平测试的目的,有一定难度,作文考察的是对事物的观察和描写。和本册习作中的《观察日记》相符,学生可以借用,比较容易写。总之本次考试为教师今后如何“教”和学生如何“学”确定了导向。
2、重点课文要重点学习,让学生语言运用上提高认识,例如概括段意,知晓写作手法、结构段式,并试着运用。平时作业设计时,可以尝试着把课文语段作为阅读,进行各类题型的设计。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分析、勤于思考的习惯,在理解前提下进行记忆习惯,在练习中规范解题的习惯,阅读课文,认真审题的习惯。
3、增加课内、课外阅读时间,规定学生阅读书籍。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鼓励学生利用课间、午间时间多阅读书籍报纸。
4、加强提优补差工作。每个班都有差生,有的是智力原因,有的是态度问题。对于因为学习态度不端正而落后的学生,老师们要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务必使他们端正态度,提高学习效率。学生作业的设计和练习的强度有层次性。基础薄弱的学生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对学有潜力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在阅读和作文上下功夫。
说明
1、等级划分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