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法学第次作业

刑法学第次作业

《刑法学》第次作业《刑法学》第2次作业一,单选题1. 张某意图杀害李某,一日晚藏于李某院门外,从虚掩的门缝中见一黑影在移动,即认为是李某,遂举枪射击,次日方知打死的不是李某,而是李某家中的一头牲畜。

张某()A. 应负故意杀人未遂的责任B. 因意外事件不负刑事责任C. 应负过失杀人的责任D. 因其行为未造成李某受损害,不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A2. 没收财产的范围包括()A.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B. 违禁品C. 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D. 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财产正确答案:D3. 下列犯罪不能适用假释的有( )。

A. 因抢劫罪被判处7年有期徒刑B. 因强奸罪被判处无期徒刑C. 因故意杀人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D. 因贪污罪被判处无期徒刑正确答案:B4. 张某因犯强奸罪被判处9年有期徒刑,在刑罚执行5年后又发现其在犯强奸罪的同时还犯有抢劫罪,应判10年有期徒刑。

那么张某还需执行的刑量最高应当是()A. 19年B. 15年C. 14年D. 10年正确答案:C5. 我国刑法第13条规定的“但书”,即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应理解为()。

A. 是犯罪不以犯罪论处B. 是犯罪不以犯罪处罚C. 不构成犯罪D. 是缩小打击面的特殊策略正确答案:C6. 施某犯贪污罪,被判无期徒刑。

服刑12年后,因表现良好而获假释。

在假释考验期内的第6年,施某故意致人重伤,被判刑9年。

根据刑法规定,对施某应撤销假释,按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理。

对施某应适用何种刑罚幅度或刑种?()A. 应在9年以上20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B. 应在9年以上15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C. 应在1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幅度内决定执行的刑期D. 应决定执行无期徒刑正确答案:D7. 下列犯罪人中,不适用假释的是()。

A. 主犯B. 教唆犯C. 累犯D. 首犯正确答案:C8. 下列量刑情节中,可在法定刑范围以外裁量刑罚的是()A. 从轻处罚情节B. 从重处罚情节C. 减轻处罚情节D. 免除处罚情节正确答案:C9. 我国刑法规定,凡在我国领域内犯罪的,( )。

A. 一律适用我国刑法B. 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我国刑法C.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不适用D. 我国公民适用我国刑法,外国人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正确答案:B10. 李某欲到王家盗窃,正在翻箱倒柜时,忽听到屋外有多人脚步声,只好仓皇逃走。

李某的行为属于( )。

A. 犯罪预备B. 犯罪未遂C. 犯罪中止D. 犯罪既遂正确答案:B11. 甲在1998年5月5日实施了一个犯罪行为,对这个犯罪行为,旧刑法规定的刑罚较轻,新刑法规定的刑罚较重,根据有关规定,甲的犯罪行为适用:( )。

A. 根据从旧原则,适用旧刑法B. 根据从新原则,适用新刑法C. 根据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旧刑法D. 不涉及刑法溯及力问题,直接适用新刑法正确答案:D12. 某甲实施抢劫行为后,在家人的劝说及陪同下,前往当地的公安机关如实交待了自己抢劫的全部事实,并表示愿接受国家的惩罚。

某甲的行为属于()A. 一般自首B. 立功C. 不是自首D. 特别自首正确答案:A13. 死缓罪犯在缓期二年执行期间,被核准执行死刑的条件是( )。

A. 严重违反监规监纪B. 实施了新的犯罪C. 故意犯罪D. 抗拒改造正确答案:C14. 甲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8年;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

对甲数罪并罚,可判处( )。

A. 有期徒刑8年B. 有期徒刑20年C. 有期徒刑23年D. 无期徒刑正确答案:B15. 王某因诈骗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3年,考虑其有积极退赃并检举他人犯罪的情节,决定宣告缓刑3年。

考验期满内,王某又犯交通肇事罪,但在考验期内未被发现,在缓刑考验期满后公安机关又查获(未过追诉时效)。

对王某的行为,如何处理()?A.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交通肇事罪处罚B. 不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累犯从重处罚C.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前罪与后罪数罪并罚D. 撤销原判宣告的缓刑,以惯犯从重处罚正确答案:C16. 死刑缓期执行考验期内,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后,减为()A. 15年有期徒刑B. 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C. 18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D. 无期徒刑正确答案:D17. 甲、乙同乘一列火车。

甲以为乙的手提包里有钱财,于是趁乙上厕所之机,拿走了乙的手提包。

事实上乙的手提包内没有财物,只有一把手枪。

甲的行为( )。

A. 构成盗窃枪支罪B. 构成盗窃罪C. 构成抢夺罪D. 构成抢夺枪支罪正确答案:B18. 古某,女,因犯贩卖毒品罪被判处死刑,但死刑执行书因故迟迟未下达。

待到死刑执行之时,法医发现其于等候执行期间与看守她的狱警夏某通奸,现已有身孕。

该案如何处理()A. 不能执行死刑,因刑法规定死刑不适用于已怀孕的妇女。

应立即停止执行并将情况上报。

B. 可以执行死刑,刑法规定死刑不适用于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古某怀孕是在审判之后。

C. 可以执行死刑,只是要等到古某生产之后一定时间。

D. 可以执行死刑,因其是与狱警通奸而怀孕,其行为带在规避刑法的性质。

正确答案:A19. 下列法定量刑情节中,属于从重处罚的情节是()A. 未遂犯B. 既遂犯C. 累犯D. 预备犯正确答案:C20.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之一是( )。

A. 犯罪的主体不同B. 犯罪的结果不同C. 犯罪行为不同D.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正确答案:D21. 犯罪的本质特征是()。

A. 犯罪是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具有应受刑罚惩罚性B. 犯罪是触犯刑律的行为,具有刑事违法性C. 犯罪是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D. 犯罪是触犯法律的行为,具有违法性正确答案:C22. 施某,男,美国人,系该国政府一职员,2001年5月14日以旅游者的身份来中国旅游,6月3日,施某在乘坐中国某航空公司航班飞机飞往新加坡途中,因琐事而与邻座一意大利人发生争执,遂用航班上的塑料餐叉将对方右眼刺伤致失明。

关于本案是否可适用我国刑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本案的犯罪行为人是外国人,则受害人亦为外国人。

依照属人管辖原则不适用我国刑法B. 该案中涉案人员施某是外国政府职员,依照国际法享有外交特权和豁免权,而因本案不适用我国刑法C. 依照地域管辖原则,如果施某实施伤害行为时,该飞正确答案:D23. 吴某因犯非法拘禁罪和故意毁坏财物罪,分别被判处1年有期徒刑和3000元罚金。

对此,应按照()决定执行的刑罚A. 吸收原则B. 限制加重原则C. 折衷原则D. 并科原则正确答案:D24. 犯罪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现的,依法()。

A. 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B. 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 可以免除处罚D. 应当免除处罚正确答案:B25. 从一般意义而言,犯罪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包括了()。

A. 犯罪的行为、犯罪的结果B. 犯罪的动机、犯罪的目的C. 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D. 犯罪的时间、地点和方法正确答案:D26. 甲犯某罪,该罪的法定最高刑为7年,按照刑法的规定,对其的追诉期为()A. 20年B. 15年C. 10年D. 5年正确答案:C27.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在下列情形中,应当采用限制加重原则实行并罚的是()。

A. 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死刑或者最重刑为死刑的B. 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者最重刑为无期徒刑的C. 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D. 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为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的正确答案:D28. 王某将赵某杀死后逃往外地,因惧怕从重处罚,就给原居住地的公安机关打了一个电话,如实交待了自己所犯的杀人罪行。

王某在投案自首途中被公安机关逮捕。

王某的行为( )。

A. 属于立功表现B. 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C. 犯罪的结果不同D. 犯罪行为不同正确答案:B29. 防卫过当是指防卫行为( )。

A.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C.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D. 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一般损害的正确答案:C30.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我国公民在我国领域外犯罪的()。

A. 适用我国刑法B. 可以适用我国刑法C. 有条件地适用我国刑法D. 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不适用我国刑法正确答案:A二,多选题1. 某甲骑车回家时主动与一外地女青年乙交谈,得知乙迷路后表示愿意带她找目的地。

乙于是同意。

两人找到天黑,仍未找到目的地,甲见四周无人,乙姿色尚可,便将其拖至一小树林,实施了强奸。

完事后怕乙告发,便起杀人灭口的念头,从地上捡起一砖头猛砸乙的头部,将其打死后离去,临走时还拿走乙的手提包,内有现金1500元。

某甲的行为构成哪些罪?A. 强奸罪B. 抢劫罪C. 故意杀人罪D. 盗窃罪正确答案:ACD2. 我国刑法规定的量刑制度包括()。

A. 累犯B. 立功C. 减刑D. 自首正确答案:ABD3. 下述哪些情况属于犯罪中止()A. 甲向乙开一枪,未打中乙,甲害怕被抓而放弃犯罪B. 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C. 盗窃后主动返还赃物D. 主动抢救被害人正确答案:AB4. 在下列情形中,应视为不法侵害已经终止的是()。

A. 不法侵害已经完结B. 不法侵害人自动中止侵害C. 不法侵害人已被制服D. 不法侵害人已经丧失继续侵害的能力正确答案:ABCD5. 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包括()。

A. 公安部B. 最高人民检察院C. 最高人民法院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正确答案:BC6. 下列关于刑法第20条第3款所规定的无限防卫权(特殊防卫权)的表述,错误的是()A. 于某流氓成性,一天深夜越墙闯入年轻妇女赵某家,要求与赵发生关系遭受拒绝,于是拔刀威胁,遇赵不从即用刀刺杀。

这时赵某计上心来,口头表示同意并往床上退,于以为得逞,积极逼近赵。

赵从身后的床上操起一把大剪刀朝于腹部猛捅数次,致其死亡。

赵某的行为没有超过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B. 妇女乙为饿死自己刚出生的婴儿,而故意连续两天不给自己的孩子喂奶。

该婴儿啼哭不止,邻居李某见此情景,将乙打翻在地,致其死亡,李某的行为不属于行使无限防正确答案:CD7. 我国罪责刑相适应要求( )。

A. 重罪重罚B. 轻罪轻罚C. 罪刑相称D. 罚当其罪正确答案:ABCD8. 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相同之处包括()。

A. 目的相同B. 行为的对象相同C. 前提相同D. 危害来源相同正确答案:AC9. 导致行为人无责任能力的因素有()。

A. 行为人尚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B. 行为人又聋又哑C. 行为人系醉酒人D.行为人患精神病正确答案:AD10. 下列哪些行为属于犯罪的预备行为()。

A. 为了犯罪,事先调查被害人行踪的行为B. 尾随被害人的行为C. 守候被害人的行为D. 着手实施某罪构成的实行行为正确答案:ABC11. 以下关于犯罪中止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甲在某钟表店购物时,乘营业员不注意之机,从柜台内将一只价值高昂的手表拿出偷偷握在手中,然后在柜台边假装和其朋友选购其他钟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