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本章要求
1.掌握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医学有 关的细菌合成代谢产物。
2.熟悉细菌生长繁殖的规律和人工培养; 常见生化反应;细菌的分类和命名原则。
3.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细菌 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细菌的分类原 则。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本章概述
细菌的生理是研究细菌的营养、 代谢、菌体各成分的生物合成、生长 繁殖与生命活动的规律,以及与宿主 间的相互作用。
意义:能更好地利用细菌为我们 服务;有利于临床诊治疾病。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一、细菌的营养类型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自养菌和异养菌
• 自养菌
• 以简单的无机物 为原料,合成菌 体成分者。
异养菌 以多种有机物为原料, 合成菌体成分并获能者。 包括寄生菌和腐生菌。
绝大多数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
但也有例外(如鼠疫杆菌最适生长温度
为26~28℃)。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4、气 体
根据细菌代谢对O2的需要与否,可分为
四类:
专性需氧菌:如结核杆菌、霍乱弧菌 。
微需氧菌: 如空肠弯曲菌、幽门螺旋菌。
• 有些个别细菌的最适pH为碱性或酸性 如:
• 结核分枝杆菌的最适pH为6.5~6.8
• 霍乱弧菌的最适pH为8.4~9.2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3、温度
嗜冷菌在10℃-20℃生长最好;
嗜热菌在50℃-60℃生长最好,
嗜温菌在30℃-37℃生长最好。
呼吸:
呼吸分过解程不中彻同底时,伴产有生氧化的磷能酸量化远作比用,
产生并贮藏大量能量。
厌需氧氧呼吸呼—吸以少其。他如无1机分物子为葡受萄氢糖体经
乙醇发酵,只产生2分子ATP。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二、细菌的生化反应 和分解代谢产物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四、影响细菌生长的环境因素
➢营养物质 ➢氢离子浓度(pH) ➢温度 ➢气体 ➢渗透压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2、pH
• 大多数细菌的最适pH为中性7.2-7.4;
时才分裂一次。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2、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对数期
细 菌 数 对 数
稳定期
衰退期
生长曲线
迟缓期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时间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 1、迟缓期 此期细菌体积增大,代谢活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主讲内容
第二节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一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自学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兼性厌氧菌:大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专性厌氧菌:如破伤风梭菌、脆弱类杆菌。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五、细菌的生长繁殖
1、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繁殖一代所需时间约20~30min,
叫做代时.
个别细菌较慢,如结核分枝杆菌经18-20小
跃,胞质内积累了足量的酶、辅酶和中 间代谢产物。迟缓期长短不一,视菌种、 接种菌的菌龄和菌量,以及营养物的不 同而异。一般约为1-4小时。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 2、对数期
研究细菌的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 物敏感试验等),均应选用该期的细菌。细 菌对数期在培养后8-18小时。
➢1、糖发酵试验 ➢2、VP试验 ➢3、甲基红试验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所有的病原菌都是异养 菌,属寄生菌。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二、营养物质
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
机盐、生长因子。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三、细菌取营养物质的机制
• 3、稳定期
该期的出现是由于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消耗, 有害代谢产物积聚,以及培养基PH下降、 需氧菌数过密通气不良等因素影响所致。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4、衰亡期
• 死菌数>活菌数。该期细菌形态显著 改变,出现多形态的衰退型,如菌体 变长、肿胀或扭曲等。细菌的生理活 动也趋于停滞。因此,由陈旧培养基 培养的细菌难以鉴定。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三节 细菌的新陈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谢和能量转换
一、细菌的能量代谢
• 多数细菌通过需氧呼吸和发酵获取能量。
• 我们明确以下这两个概念
• 发酵:
以有机物为受氢体的生物氧化 需过氧呼程吸。—对以基分质子(氧主为要受氢是体糖,类在)需氧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2章 细菌的生理
第2章细菌生理剖析
上一页 下一页 退 出
目录
要求
概述
练习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本章目录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细菌的理化性状 细菌的营养与生长繁殖 细菌的新陈代谢和能量转换 细菌的人工培养 细菌的分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