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

初三化学第四单元知识点1、知道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2、知道什么是分子、原子和离子(含常见原子团)。

★3、认识分子的主要性质。

★★4、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原子的构成1、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一般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2、知道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3、知道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化学性质有密切关系。

★原子、分子、离子的关系和相互转化1、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

★2、知道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相互转化。

★知识点:分子的性质【例1】下列关于微粒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微粒在不断的运动B、微粒间有一定间隔C、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微粒不同D、空气中只含有一种微粒【例2】吸烟有害健康。

在公共场所,非吸烟者会因少数吸烟者吸烟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分子很小B、分子之间有间隙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是可分的【例3】用打气筒将空气压入自行车胎内,主要是因为A、气体分子很小B、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C、气体分子可分D、气体分子在不断运动【例4】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的是()A、打气筒能将空气压缩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物质有热胀冷缩的现象D、海绵能吸水【例5】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正确的是()A、湿衣晾干分子不停地运动B、水结成冰分子发生变化C、干冰升华分子间间隔变大D、轮胎充气分子间有间隔【例6】下列对生产、生活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铝锭难被压缩,因为铝原子间没有间隙B、在花园里可嗅到花香,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C、石油气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因为气体分子体积很小D、温度计里的汞柱下降,因为原子随温度的降低而变小【例7】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观点解释的是A、柳絮纷飞B、花香四溢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例8】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不断运动B、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在氧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和氧气中的氧分子化学性质不同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能鼓起来,是由于分子受热体积变大D、降温能使水结成冰,是因为在低温下水分子静止不动【例9】善于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能够提高我们的科学素养。

你认为下列变化实施和相应的解释不一致的是()A、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分子有间隔)B、敞口放置的浓盐酸逐渐变稀(分子在不断运动)C、金刚石坚硬而石墨质地很软(金刚石和石墨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D、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例10】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

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

则关于表述: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人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正确的是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例11】解释下列事实或现象:(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100mL。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

(2)水银温度计能指示出温度高低的原因是;(3)白酒瓶敞口放置,酒的香味变淡,原因是;(4)液化气容易压缩,而水和泥难以压缩,原因是;(5)一滴水里的水分子个数由10亿人来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3万年才能数完,因为。

【例12】利用微粒的特征解释下列现象:(1)加油站里的汽油已储存在油罐中,但在离油罐一定距离内为什么仍要求“严禁烟火”?(2)白糖加入到一杯水中,白糖会很快消失,但水变甜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3)氧气,液氧和固态氧的状态不同,但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这是为什么?【例13】在盛有冷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品红,一段时间后,烧杯中的水逐渐变为红色,而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则迅速变红,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再向烧杯中放几块木炭,稍等片刻,发现_____________,说明木炭具有___________作用。

【例14】在一长条滤纸上均匀滴上几滴酚酞试剂,伸入一支干燥洁净的试管里,在试管口处塞一小团棉花,并用滴管滴几滴浓氨水于棉花上。

描述现象;说明理由。

【例15】易拉罐饮料是用很薄的铝片制成的。

在空罐中注入少量水,用酒精灯加热到沸腾,待大量水蒸气溢出后。

先移去酒精灯,再用厚胶纸把罐口封住,待自然冷却后,会发生现象是( )A、罐外壁出现小水滴B、罐变瘪了C、罐爆裂了D、罐变瘪了,且罐内壁出现小水滴【例16】80℃的水变为0℃的冰,分子间的间隔变化是()A、先变小后变大B、变小C、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知识点:物质的构成【例17】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A、空气B、水C、汞D、氧气【例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B、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C、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例19】下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表示A、氧分子B、氧原子C、氢分子D、氢原子【例20】是保持氧化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化学变化中,氧化汞分解为汞和氧,其中汞直接构成金属汞,两个氧构成一个氧;许多氧构成氧气。

【例21】下列分子的示意图中,黑球表示氢原子,白球表示氧原子,请回答下列问题:其中表示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是图(填编号),图中的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填编号),图中③的分子的化学式是,图①中的分子能否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填“能”或“不能”)。

【例22】从下列图片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分子之间有间隔B、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C、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D、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知识点:分子、原子的概念【例23】下列说法有错的是()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C、化学反应中,分子改变而原子不变,说明分子是运动的,原子是静止的D、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例24】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在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例25】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的质量一定比原子的质量大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间有间隙,原子间没有间隙D、分子能运动,原子不能运动【例26】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是()A、水分子B、氢原子C、氧原子D、氢氧根离子【例27】下列图示中能表示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大黑球表示氢原子,小黑球表示氧原子)【例28】关于氨气(NH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保持的氨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分子B、每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的C、液态氨中氨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着的D、同温同压下氨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例29】馒头遇到固体碘、碘溶液和碘蒸气都能变蓝色,这一实验现象说明()A、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D、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成原子【例30】下列关于液态氧与氧气的几点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③它们由不同微粒构成;④它们为相同的物质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例31】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A、水蒸发B、石蜡熔化C、干冰升华D、水通电分解【例32】下列实例,不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的是()A、湿衣服晒干了B、通电分解水C、磷单质在氧气中燃烧D、水结成冰【例33】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测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

最近,意大利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原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且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2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知识点:化学变化的本质【例34】在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的种类B、分子的个数C、分子间的距离D、分子的大小【例35】下面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示意图,据此分析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数目没有变化B、反应的本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C、分子必须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D、以上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36】右下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变化。

其中白球表示氧原子,黑球表示碳原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示意图说明了化学变化的实质是【例37】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可用下图表示:(“O’’表示氧原子,‘‘●”表示氢原子,“”表示氯原子)(1)上述图中所出现的物质中,共有种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

(2)从图中我们可知,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个数不变。

(3)上述两个化学反应是否都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填“是”或“否”)。

【例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没变,是物理变化,而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氢原子和氧原子都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B、一切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分子又由原子构成,所以分子比原子大C、气球易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D、双氧水(H2O2)和水(H2O)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例39】氢气可以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为什么水中既然含有氧元素,却不能燃烧?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例40】已知在相同温度下,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与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有关,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则其运动速度越小。

图中容器A是一种特制的有底的素烧瓷筒,它的壁可以通过氢气分子。

实验开始时,A中和烧杯中都充满空气。

当向烧杯中持续通入氢气时,导管B处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 _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 。

(已知氢气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空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29)知识点:原子结构【例1】原子核()A、由电子和质子构成B、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由电子和中子构成D、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例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B、原子和分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C、原子既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D、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没有发生变化【例3】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呈电中性B、原子是实心球体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例4】与元素原子化学性质密切相关的是A、质子数B、核外电子数C、电子层数D、最外层电子数【例5】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实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