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 三段论
hmj
• 三段论的有效式 • 第一格:AAA、EAE、AII、EIO、 第一格: 、 、 、 、 )、(EAO) (AAI)、( )、( ) • 第二格:AEE、EAE、AOO、EIO、 第二格: 、 、 、 、 (AEO)、( )、(EAO) )、( ) • 第三格:AAI、EAO、AII、EIO、IAI、 第三格: 、 、 、 、 、 OAO • 第四格:AAI、EAO、AEE、EIO、IAI、 第四格: 、 、 、 、 、 (AEO) )
hmj
2 .三段论的逻辑结构
2.1 逻辑变项
结论( 结论( conclusion ) 大前提( 大前提( major premise ) 小前提( 小前提( minor premise )
hmj
三个直言命题
三个不同词项
小项( ):记作 小项( minor term ):记作 S 大项( ):记作 大项( major term ):记作 P 中项( ):记作 记作M 中项( middle term ):记作
• 第二格:中项为大、小前提的谓项。 第二格:中项为大、小前提的谓项。 • 规则:( )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 规则:( :(1)大前提必须是全称的。 • (2)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的。 )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的。 • 特点和作用: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被称为 特点和作用: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 区别格” “区别格”。 • 例如: 例如: • 故意伤害罪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 故意伤害罪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 hmj • 田某的行为不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 田某的行为不是故意非法损害他人健康的行为; —————————————————— • 所以,田某的行为不是故意伤害。 所以,田某的行为不是故意伤害。
• 注意:大前提中对罪名的定义必须准确,严格按 注意:大前提中对罪名的定义必须准确, 照法律条文中关于某个罪名的科学定义, 照法律条文中关于某个罪名的科学定义,不得擅 自更改或自造定义。 自更改或自造定义。 • 量刑三段论特点:大前提提供某种性质的罪行要 量刑三段论特点: 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规定, 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规定,小前提肯定某人所犯 罪行符合该罪性质, 罪行符合该罪性质,由此得出某人应被处以这种 刑罚的结论。其形式通常是: 刑罚的结论。其形式通常是: • 某罪应处以某种刑罚; 某罪应处以某种刑罚; hmj • 某人犯该罪; 某人犯该罪; —————————————————— • 所以,某人应处以这种刑罚。 所以,某人应处以这种刑罚。
hmj
• 三段论是传统形式逻辑中的主要内容,是 三段论是传统形式逻辑中的主要内容, 传统形式逻辑体系中最为严密的部分。 传统形式逻辑体系中最为严密的部分。现 代逻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代逻辑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 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两个性质 三段论是由包含着一个共同项的两个性质 判断为前提 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 为前提, 新的性质判断为结 判断为前提,推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 论的推理形式。(并且就主项和谓项来说, 。(并且就主项和谓项来说 论的推理形式。(并且就主项和谓项来说, 它只能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 三个不同的概念, 它只能包含三个不同的概念,每个概念在 两个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两个判断中各出现一次。) • 例如 所有的律师都必须有律师资格证书; 例如: 所有的律师都必须有律师资格证书; • 某甲是律师; 某甲是律师; • —————————————— • 所以,某甲有律师资格证书。 所以,某甲有律师资格证书。
hmj
• 三段论公理 三段论公理—— 曲全公理 曲全公理
三段论公理的拉丁文缩写为: 三段论公理的拉丁文缩写为: dictum de omniet mullo ,中文曾译为“ 遍有遍无公理”,严复译 中文曾译为“ 遍有遍无公理” 曲全公理” 为“曲全公理”。 意即:凡对一类事物有所肯定, 意即:凡对一类事物有所肯定,则对该类事物, 每一个对象也有所肯定;凡对一类事物有所否定, 则对该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也有所否定。 则对该类事物中每一个对象也有所否定。 三段论公理,可用欧拉图说明如下: 三段论公理,可用欧拉图说明如下:
• 例如: 法律都是有阶级性的, 刑法是法律, 所以,刑法是有阶级性的。
hmj
大前提 小前提 结 论 大项p
小项s
中项m
三段论的典型模式
• 任意三段论总是包含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任意三段论总是包含有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 而且,任一完整的三段论, 而且,任一完整的三段论,其典型模式总是按大 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的顺序排列的。 前提、小前提和结论的顺序排列的。但日常思维 中并非总是如此。 例如:蝙蝠不是鸟, 中并非总是如此。 例如:蝙蝠不是鸟,因为蝙 蝠是哺乳动物,而鸟不是哺乳动物。 蝠是哺乳动物,而鸟不是哺乳动物。 • 若令 S= 蝙蝠, P= 鸟, M= 哺乳动物,则其逻辑 蝙蝠, 哺乳动物, hmj 形式为: PEM 大前提 形式为: SAM 小前提 ∴ SEP 结论
hmj
3.三段论的推理依据 .
• 三段论小项( S )、中项( M )、大项 三段论小项( )、中项 中项( )、大项 这三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 P )这三个不同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实则这三个概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类与类 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 之间的包含与被包含关系,就是三段论的 推理依据。 推理依据。 • 一个三段论,无论其是否有效,均可借助 一个三段论,无论其是否有效, 于其 S 、 M 、 P 三个词项之间的外延关系 得到说明。 得到说明。 • 传统逻辑用一个术语来说明,即三段论公 传统逻辑用一个术语来说明, 理( axioms )。
第八讲
三段论
hmj
直言三段论
1 .直言三段论之界定 • 直言三段论( categorical syllogism ), 直言三段论( 通常简称为三段论, 通常简称为三段论,心理学中称之为范畴 三段论,台港澳地区通称定言三段论: 三段论,台港澳地区通称定言三段论:就 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变项) 是借助一个共同概念(变项)联结两个直 言命题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命题的演绎推理。 言命题推导出另一个直言命题的演绎推理。
• 第三格:中项为大、小前提的主项。 第三格:中项为大、小前提的主项。 • 规则:( )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规则:( :(1)小前提必须是肯定的。 • (2)结论必须是特称的。 )结论必须是特称的。 • 特点和作用:结论必是特称的;被称为 特点和作用:结论必是特称的; 例证格” 反驳格” “例证格”和“反驳格”。 • 例如: 例如: • 鸵鸟是不会飞的; 鸵鸟是不会飞的; • 鸵鸟是鸟; 鸵鸟是鸟; —————————————————— • 所以,有些鸟是不会飞的。 所以,有些鸟是不会飞的。
2.2 .逻辑常项
• ( 1 )三段论的格 由于中项 M 所处的位 三段论的格:由于中项 三段论的格 置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结构形式的三段论, 置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结构形式的三段论, 叫做三段论的格( 叫做三段论的格( figure of syllogism )。 • 三段论四种可能的格
M —— P P —— M M ——P hmj S —— M S—— M M——S ∴ S —— P ∴ S —— P ∴ S —— P
hmj
• ( 2 )三段论的式 : 组成一个三段论大、小前提 组成一个三段论大、 和结论的三个命题形式, 和结论的三个命题形式,叫做三段论的式 ( moods of syllogism )。 • 例如:尸斑呈樱桃红色的死者不少是一氧化碳中 例如: 毒致死的, 毒致死的, 这些死者都是尸斑呈樱桃红色的, 这些死者都是尸斑呈樱桃红色的, 所以,这些死者都是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 所以,这些死者都是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 这些死者, 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 若令 S= 这些死者, P= 一氧化碳中毒致死的, M= 尸斑呈樱桃红色的死者,则上述三段论的推 尸斑呈樱桃红色的死者, hmj 理形式为: 理形式为: MIP SAM ∴SAP 该三段论属于第一格 IAA 式
• 组成一个三段论只需要三个直言命题,直 组成一个三段论只需要三个直言命题, 四种形式( 言命题共有 A 、 E 、 I 、 O 四种形式(单 称命题视为全称命题)。 称命题视为全称命题)。 • 三段论的式就是前提和结论的质(肯定或 三段论的式就是前提和结论的质 否定) 全称或特称)的组合形式。 否定)量(全称或特称)的组合形式。 • 因此,每个格均有可能构成 4 × 4 × 4=64 因此, 个式, 个式, • 四个格, 64 × 4 ,共有 256 个式。 四个格, 个式。 • 三段论的 256 个式中,绝大多数都属于无 个式中, 效式。只有24 个式是有效式 效式。只有 个式是有效式 。
hmj
• 第四格:中项为大前提的谓项,小前提的 第四格:中项为大前提的谓项, 主项。 主项。 • 规则:( )如果前提中有一否定,则大前 规则:( :(1)如果前提中有一否定, 提必须全称。 提必须全称。 • (2)如果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必须全称。 )如果大前提肯定,则小前提必须全称。 • (3)如果小前提肯定,则结论必须特称。 )如果小前提肯定,则结论必须特称。 • (4)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命题。 )任何一个前提都不能是特称否定命题。 • (5)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结论不能是全称肯定命题。
三段论的结构:大项+中项+ 三段论的结构:大项+中项+小项 即P+M+S + + (1)任何一个三段论都包含并且只能包含三个不 ) 同的概念。 同的概念。 • 小项:结论中的主项。用“S”表示。 小项:结论中的主项。 表示。 表示 • 中项:在两个前提判断中出现,但在结论中不出 中项:在两个前提判断中出现, 现的概念,起媒介作用。 表示。 现的概念,起媒介作用。用“M”表示。 表示 • 大项:结论中的谓项。用“P”表示。 大项:结论中的谓项。 表示。 表示 hmj (2)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的。 )任何一个三段论都是由三个性质判断组成的。 • 大前提:包含着大项“P”和中项“M”的前提判断。 大前提:包含着大项“ 和中项 和中项“ 的前提判断 的前提判断。 • 小前提:包含着小项“S”和中项“M”的前提判断。 小前提:包含着小项“ 和中项 和中项“ 的前提判断 的前提判断。 • 结论:包含着大项“P”和小项“S”,由两个前提 结论:包含着大项“ 和小项 和小项“ , 推出的新判断。 推出的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