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作文指导描写也有三段论

初中作文指导描写也有三段论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10描写也有三段论——清楚、具体、形象【目标取向】●认识描写的作用是把事物写清楚、写具体、写生动。

●知道描写能力不是笼统的,而是有具体的句式可以操练。

●掌握描写基本句式的结构和功能。

●灵活运用描写手法。

【问题描述】问题描述一我喜欢描写生动的文章,也知道写记叙文离不开描写,可是,我就不大会描写,请问不会描写有办法改进吗?问题描述二写具体是指把文章写得长一点吗?有一次写作文,我一口气写了好几张纸,我想,这回应该算具体了吧,可是作文交上去,老师还是说我写得不具体,我想知道,到底怎么样才算写具体?问题描述三描写形象是什么意思?我们初中写的作文,不是写人就是写景,这不都是形象么?为什么还有形象不形象的区别呢?怎么样描写才会形象一些?【方法指导】描写是记叙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描写,就不能算是记叙文。

中学生常常因为不会描写而头痛。

文章写不长,写不精彩,写不生动,都与不会描写有关。

描写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所以,有人认为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很多指导文章也是含糊其辞。

其实,只要是常见的问题,总能够分析原因,总可以归纳出一些规律,按照规律训练,就能够提高学习效率。

描写能力的提高也是一样的道理。

逻辑学里有一个著名的判断推理的三段论,比如这样一句话:“我们班级的同学都是好学生,我是班级的一员,所以,我也是好学生。

”一个判断分三个句子,第一句叫“大前提”,第二句叫“小前提”,最后一句叫“结论”。

人们通常称它为逻辑推理的“三段论”。

三段论其实是逻辑推理的三个步骤,有了这三个步骤,一个判断就成立了。

仔细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作文的描写句子也有三个步骤,借用逻辑学的概念,我们也把它称之为“描写三段论”。

例如这样一个普通的描写句子:“操场上有一根旗杆,静静地竖立着,就像一位忠于职守的哨兵。

”第一句话是叙述,第二句话是形容,第三句话是比喻。

三个句子合起来,完成对一件物体的完整描写。

“叙述”主要负责介绍人、物、事件的基本事实、大体经过以及重要背景,让人们认清事物大体的轮廓,它回答的是“有什么”的问题。

叙述的写作要求是“写清楚”,比如,“学校对面是一排高层楼房”这个简短的句子,清楚地介绍了描写对象的方位——学校对面,“形容”主要是描绘人、物、景、数量,一排;性质,高楼房,这就把对象介绍得十分清楚。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故事的基本特征,让人们更细更清晰地了解它,它所回答的是“怎么样”的问题。

比如“这些楼房有一百多米宽,全部是银白色墙面,金色屋顶”。

这样一写,读者的印象就更清晰了。

“比喻”负责把描写对象的某一部分特征同常见的某种事物进行比较,让人们更形象更直观地去把握此物,它回答的是“像什么”的问题。

比如前面的句子,可以加上“远远看去,像一排身披铠甲的巨人”。

这样一写,读者的印象就非常深刻了。

一般来说,有了这三个步骤,你对某样东西的介绍就比较清楚,也比较生动,也比较感人了。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样的句子:西边天空有一道彩虹,弯弯的,长长的,像架在半空的一座七彩天桥。

教室的东边是学校的操场,平坦,宽阔,长满绿绿的青草,(远远望去)像一块巨大的地毯。

公路上,汽车一辆接一辆(你追我赶)地飞驰,就像在进行一场没有终点的比赛。

天空飘着雪花,密密麻麻,纷纷扬扬,就像成千上万只蝴蝶一起从天外飞落下来。

三段论可以简化为两段:朵朵白云在天空游荡,就像一群在蓝色草地里追逐嬉戏的绵羊。

城市里的高楼,一幢紧连着一幢,就像一排排钢筋水泥筑起的森林。

三段论的每一个单句,也可以分别增加修饰成分,变为一组复杂的描写,如:乘飞机飞越内蒙,坦荡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绵延千里,一望无垠,牧民的帐篷零零星星地闪现在眼前,白白的,圆圆的,就像刚经过雨水冲刷的草地上钻出的无数颗小蘑菇。

记叙性文章离不开描写,一些普通的事物,经过细致描写,往往变得美不胜收。

因此,文学家往往都是描写高手。

在朱自清的文章里,就有不少这样的经典描写: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摘自《春》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摘自《荷塘月色》同学们可能会想,朱自清这样的高手,当然写得出如此美妙的句子,一般人就不一定“这家伙不讲情比如这样的句子,这种描写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会话中并不少见,其实,?了吧.名师整理优秀资源谊,就像白眼狼一样”,“这本书没有一点价值,简直就像垃圾一样”,大家都会说。

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规律,你就会发现,几乎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可以用三段论的句子来描写的,顺便再举几个例子:热水瓶——外冷内热——像一位诚实热心的朋友眼睛——透露内部信息——像窗户小草——默默无闻地生死、生活、奉献——像普通大众以上的比喻倒过来用也一样。

只要平时细心观察事物,多做一些有关描写的练习,让文章出彩是比较容易的。

当然要注意两点,事物都是有多面性的,在一篇文章中,只要抓住描写对象其中的一个特点来描写就行了,用不着面面俱到。

其次,在一般的文章里,描写只是一种手段之一,只要在关键的几个地方用这种描写就可以了,不管什么样的文章,从头到尾都是描写也不好。

【实践训练】评一评1.读一读,改一改,写一写。

儿时,我们总是盼望着桑叶一夜之间长大,盼着那桑葚像电影中的镜头一样,一下子由青变成淡红,由淡红变成深红,由深红变成黑紫。

好不容易等到这一天,我和小龙一头钻进了徐老伯承包的桑林。

多诱人的桑葚啊!我和小龙东攀西摘,弄得满头大汗,有时用手擦一把汗,竟成了大花脸。

我俩相视而笑。

“饱餐”一顿之后,我俩匆匆钻出桑林。

哟,徐老伯正在池塘边放鸭子,怎么办?心虚的我俩只好装作若无其事地走过去。

徐老伯用放鸭的竹竿拦住我们,“吃了我的桑葚吧?“没,没有哇……”没有?你们的脸上是什么?”咽,对了,我们的“大花脸”都没有擦干净呢!我俩只是搓着手,不知说什么好。

“记住,桑葚可以吃但要洗干净,上面说不准还有农药残液呢!吃坏了肚子上不了学可就坏了……”多好的徐老伯呀,我们担心的事没有发生,却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注入了一股暖流,徐老伯那布满皱纹的脸上,我们看到的仿佛不是古铜色,而是一种可贵的生活色彩……(1)用波浪线画出文章中描写成功的句子,并反复朗读。

(2)从描写是否得当的角度,用简要的语言评一评画横线的句子。

(3)展开想象,描写出当时的情景,写在横线上。

为猫咪加加来一结合自己的感受,看看下文的内容,?你有过与小动物交往的经历吗.2.名师整理优秀资源个外貌速写。

我把我的猫咪取名为加加。

唤它就如在叫我自己。

佳佳,加加,也像爱自己一样疼它。

加加只有两个月大,却已经成了“小肥妞”。

起初它并不贪吃,只是因为我不停地拿鱼来诱惑它,它才到了今天的地步。

加加胖是胖,但并不给人一种厌恶之感,相反,那毛绒绒的身体总是让人忍不住去抚摸,软软的,永远温热着,给人一种踏实的感觉。

在家里,加加最愿意呆的地方就是窗台。

因为在那里它可以看到天,看到地,看到向日葵和草。

那里有我特意放的厚垫。

我去上学的时候,加加就跳上窗台,卧在座垫上看窗外。

窗外很静,各种事物都不会有大大变化,除非有风吹过或有鸟在叫。

每到那时,加加即使在梦中也会立刻张开眼,直到一切又恢复平静。

有时,加加也会睡会儿觉,将两只前爪垫在下巴下面,缩成一团。

可是,不知是视觉原因还是其他,我看到的加加睡时总是微皱双眉,似乎是钟表的“嘀嗒”声扰了它的清梦。

外貌速写:练一练l.同桌点拨:(1)把范围缩小,写成“样的同桌”的基本题型,比如“小学里的同桌”、“新来的同桌”、“淘气的同桌”、“又爱又恨的同桌”、“同过一回桌”、“两个同桌”;也可以写成“同桌的”的题型,如“同桌的脾气”,“同桌的绰号”等;还可以用“同桌是个”的模式,只不过里面的限定词是你心里暗暗加上去的,范围一小,思路很容易找到,就容易切人到具体的内容上。

(2)同桌人人有,看你怎么写出特点。

别忘记展开具体的描写。

用上一点三段论试试:他手上拿着圆珠笔,一次一次抛得转起来,像直升飞机的螺旋桨……他对老师总是彬彬有礼,鞠躬鞠得很低,像一个程序固定的机器人……这样写,你的印象是不是深一点?2.人的一生中,许多往事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忘却,但有一些不起眼的细节会始终如一地绽放在我们的生命里:尽管有时它们可能只是一杯已经有点凉的白开水,一个角落里的一张残破的蛛网,一声来自陌生人的不经意的善意问候,一次并不成功的努力……在长河大川般的生命流年里,你是否有幸看到了这些花开的细节?请你用150字左右细致地描绘其中的一个片断。

名师整理优秀资源3.2080年的一天600提示: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展开你的想象,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注意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读一读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一个人在成长路上,会有很多考验。

我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下,跨越了一个个障碍,取得了一项项成果,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表现了我的自豪。

人生就是这样,许多事情会自然地步入你的生活,这也许是人生成长的经历吧!在刚踏进中学的门槛时,我开始学习下围棋。

在第一阶段学习结束时,要我去参加升级赛。

那时我真的很害怕。

带队老师看到我神色紧张,额头上渗出了汗珠,两手在微微颤抖,他笑着对我说;“别紧张,下棋嘛,你输我赢,就像两军对峙,既是比水平更是比意志。

”老师看了看又说;“有老师在,怕什么?把平时学习的全部发挥出来。

”我拼命点点头,老师温和的话如一股暖流,涌进我的心房,我勇气倍增,摩拳擦掌。

这时远远望见许多参赛的小朋友,他们的脸上泛着兴奋的神情,透露出参赛的自信。

我走向参赛的教室,暗暗地对自己说:“战斗吧!”我坐正举棋,神情专注,经过激烈的角逐,我以三战二胜的战绩,取得了好成绩,啊!我胜利了,我为自己竖起了大拇指,成功向我露出灿烂的微笑。

这是我在成长中的一个突破,一个飞跃啊!在今年校庆时,老师要我当小记者,去采访前来的老校友。

那天,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在脖子下挂了一个绿色的记者证。

我第一次当记者,要在大人面前讲话,紧张的程度已达到向我走来,她轻松的微笑让我感到既亲切又放松,A抛物线的最高点。

此时,高一年级的小名师整理优秀资源她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自信点呀!”那爽朗的声音,深深地感染了我,心中顿时产生了一股勇气,让我镇定自若地执行任务。

我采访了一位30多岁的饮食公司经理,一位50多岁的大学教授,一位40多岁的儿童文学作家,满满地记了3页纸的内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