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联性分析.精讲

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联性分析.精讲

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摘要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困境。

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我国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造成2008年以来物价的持续上涨,引发了新一轮的通货膨胀。

自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不断提高各大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直至达到21.5%的历史新高。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于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既然如此,我们是否可以换一个角度,从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之间相关性的角度来思考该问题,对治理通胀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本文即是通过理论结合实证的方法对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的相互关系进行探析,并据此提出相关的一些政策和建议。

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建设,治理通货膨胀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独立性;通货膨胀;关联性ABSTRACTThe U.S. sub prime mortgage crisis, the global economy is in trouble. In order to stimulate economic growth, China's caused by loose monetary policy and fiscal policy since 2008, prices continued to rise, triggering a new round of inflation. Since 2010,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has taken a number of measures; such a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deposit reserve ratio of the major commercial banks, until it reaches a record high of 21.5%. People's Bank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independent of the government to take on the curb inflation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Based on this, we can from a different angle to think about the problem from the angle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inflation, inflation control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his article is by theory and empirical methods Analysis of China's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ates of inflation, and put forward some policies and proposals.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controlling inflation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Key Words] Central Bank;The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Inflation;Correlation目录一、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分析 (2)(一)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 (2)1.中国人民银行的目标独立性分析 (2)2.中国人民银行的操作独立性分析 (3)(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分析 (4)三、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实证分析 (5)(一)指标选取 (5)(二)相关数据测度 (6)1.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测度 (6)2.通货膨胀率的测度 (8)3.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简单的相关关系 (8)(三)模型设定 (9)(四)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9)1.单位根检验:ADF检验 (10)2.回归结果 (10)3.相关检验 (10)4.实证结果 (11)四、提高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的政策建议 (12)(一)将中央银行分离出去作为经济特设机构 (13)(二)调整中央银行的人事任免程序 (13)(三)增强货币政策委员会的决策权利 (14)(四)加快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加快法制化进程 (15)参考文献 (16)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一、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势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危机。

在这次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中,我国经济受到严重打击,持续稳健的GDP增长率由2007年的11.9%降至2008年的9.1%。

面对严峻的国内经济形势,中央政府果断出手,“四万亿计划”很快得以推出。

除了实行扩张的财政政策外,各大商业银行开始增大信贷规模,中央银行也开始转变导向,实施积极的货币政策。

在两项政策的强烈刺激下,我国经济得以快速走出低谷,GDP增长率在2010年重返10%以上,在世界范围内领先复苏。

积极的货币政策虽然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复苏,但也给市场注入了超量的货币,超量的货币超出了实体经济的需要,导致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发生,流动性过剩引起了人们对通胀的强烈预期。

货币流速的加快进一步加剧了流动性过剩,从而造成了明显的通胀压力。

在此情况下,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多次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直至达到 21.5%的历史新高,降低了货币的流动性,抑制了人们对通涨的预期。

中国人民银行独立于政府采取的货币政策在抑制通货膨胀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至此,我们会提出这样的疑问:如果中国人民银行不配合中央政府的经济复苏计划,单纯从维持经济秩序,稳定物价的角度实施货币政策,是否就不会超发货币,也就不会引发通货膨胀;面对日益加剧的通胀压力,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明显降低了通胀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息息相关,影响着通货膨胀。

二者之间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开始本文的思考与分析,以期发现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加强中国人民银行建设,治理通货膨胀提供理论依据。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关系的理论分析(一)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中央银行独立性(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简称 CBI)是指中央银行独立于政府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履行法定职责的权利和能力。

中央银行作为一国银行体系的核心,负责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肩负着稳定币值和监管金融活动等重要职责。

《中国人民银行法》规定:中国人民银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银行,受国务院领导,隶属于国务院。

依法独立的制定、执行货币政策,履行职责,开展业务,不受各级政府部门或地方政府以及相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任何干涉。

该条规定以法律形式明确了中央银行的独立地位。

从中央银行独立选择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的角度可以将央行独立性分为目标独立性和操作独立性。

目标独立性是指允许中央银行自由确定货币政策目标。

操作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政府不干预中央银行的具体操作,货币政策的实施不受财政压力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两方面来分析我国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1.中国人民银行的目标独立性分析(1)货币政策的决策过程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我国中央银行在法律地位上隶属于中央政府。

因此,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决策是在“政府领导下的相对独立”的决策过程。

由此可见,中国货币政策的决策并非由中国人民银行自主决定,一般的政策结果是企业界、国有商业银行、中央银行及财政等各个利益集团经多方谈判达到利益均衡的结果,而最后决定权在国务院。

这一决策过程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使得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目标受到多方面的干扰。

(2)货币政策委员会的人员设置降低了中央银行的目标独立性1997年我国货币政策委员会成立,其成员由下列单位的人员组成:中国人民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二人;国家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一人;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副主任一人;财政部副部长一人;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行长二人;金融专家一人。

金融专家占比很小,且只担任咨询的角色,没有决策权,从侧面说明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对独立性”。

(3)中国人民银行承担的多重目标降低了货币政策的目标独立性中国货币政策采取多目标制:稳定物价、促进就业、确保经济增长、支持国企改革、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确保外汇储备的稳定、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化解金融风险,甚至包括促进资本市场的发展等。

由于多目标之间是存在冲突的,因此中央银行只能在多目标之间寻找平衡,有时候可能采取机会主义的手段注重短期效果和表面效果而忽视了长远利益。

这种做法使中央银行“长期稳定”这一最终目标难以实现。

2.中国人民银行的操作独立性分析(1)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过度依赖信贷渠道降低了央行的操作独立性中国货币政策主要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渠道传导,传导效应很弱,这种状况削弱了中央银行的操作独立性。

例如,中央银行以再贷款为主要的政策工具时,当中央银行希望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时,必须会同各商业银行领导,讨论削减信贷规模的问题,反之亦然。

这种“窗口指导”政策能否最终贯彻实施,很大程度上由商业银行的行为决定。

所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密切的依存关系。

(2)金融市场发展尚不成熟影响了中央银行操作独立性中国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再贷款、再贴现、存款准备金制度、公开市场业务和利率工具,由于中国金融资产结构单一、货币市场不发达,以及利率市场化的状况难以在短期内产生本质的变化,这种状况极大地限制了中央银行的操作独立性。

(二)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与通货膨胀的关联性分析对我国中央银行独立性分析的时间划分,以1995年颁布的《中国人民银行法》为标志,主要分为两个时期:1995年以前和1995年至今。

1984—1994年:刚刚建立的中央银行制度与较低的相对独立性。

国务院在《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中规定:“自1984年1月1日起,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以加强信贷资金的集中管理和账户平衡,更好地为宏观经济决策服务”。

该规定首次明确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央行地位和行使央行职能的权力。

1986年,《中国人民银行管理条例》颁布,首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的法律地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