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题目:市净水厂工艺设计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姓名:孔朋月学号:024213106指导老师:肖晓存完成时间:2014年6月20日实习很快结束了,没有失望,这次实习让我了解、认识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
这种结合日常生活,联系课本知识,与生活环境挂钩学习,让大家都认识到了本专业的重要性。
课程设计是我们专业课程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训练,是我们迈向社会,从事职业工作前一个必不少的过程。
我今天认真的进行课程设计,学会脚踏实地迈开这一步,就是为明天能稳健地在社会大潮中奔跑打下坚实的基础。
此次课程设计,一方面让我对专业课有了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让我提起来是对专业课的兴趣,也让我认识到了水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环境的必要性。
专业方面,针对给水设备、给水处理工艺流程展开了讨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有目的的实习。
非常感指导老师对我们的指导和耐心解答。
实习容有叙述不到位的地方,也请老师们能指出并给予建议和意见。
Practice soon ended, not disappointed, this internship, let me know, knowledge learned without a lot of textbook knowledge. This combination of daily life, with the textbook knowledge, learning and living environment of hook, let us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the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design is our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knowledg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practice, as we move towards society, occupation before a most necessary process. Through the curriculum design, I deeply appreciate the true meaning of the ancient wisdom. I'm serious curriculum design today, stand on solid ground to take this step, it is robust to run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in the trend of the society for tomorrow.The curriculum design, on one hand, let me have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fessional course, on the other hand, let me put up interest in professional course, also let me realize the necess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water resources and Protect environment. Professional, the process of water supply equipment, water treatment were discussed, were once again to practice. Thank a teacher to our guidance and patience to answer. Practice contents are described not in place, also please the teacher can point and give suggestions and comments.1、水厂设计资料及设计原则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基础资料 (1)1.3设计容 (1)1.4设计成果及要求 (1)2、水厂规模的确定 (3)3、总体设计 (4)3.1 净水厂工艺流程的确定 (4)3.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 (4)3.2.1 药剂溶解池 (4)3.2.2 混合设备 (5)3.2.3 反应池 (5)3.2.4 沉淀池 (5)3.2.5 滤池 (6)3.2.6 消毒方法 (6)4、混凝沉淀 (8)4.1 混凝剂投配设备的设计 (8)4.1.1 溶液池 (8)4.1.2 溶解池 (9)4.1.3 投药管 (10)4.1.4 药剂仓库的设计计算 (10)4.1.5 加药间 (10)4.2 混合设备的设计 (10)4.2.1 设计流量 (11)4.2.2 设计流速 (11)4.2.3 混合单元格 (11)4.2.4 混合时间 (11)4.2.5 水头损失 (11)4.2.6 校核GT值 (11)4.3反应设备的设计 (11)4.3.1 设计流量 (11)4.3.2 设计总容积 (12)4.3.3 絮凝池分池容积 (12)4.3.4 实际流速 (12)4.3.5 水头损失 (13)4.3.6 校核GT值 (15)4.4 沉淀池设计 (15)4.4.1 设计流量 (15)4.4.2 沉淀池面积 (15)4.4.3 池体高度 (16)4.4.4 复核管雷诺数及沉淀时间 (16)4.4.5 配水槽 (16)4.4.6 集水系统 (17)5、过滤 (19)5.1 滤池面积及尺寸 (19)5.2 滤池高度 (19)5.3 配水系统 (19)5.4 洗砂排水槽 (21)5.5 滤池各种管渠计算 (21)5.5.1进水管渠的计算 (22)5.5.2冲洗水设计 (22)5.5.3清水渠设计 (22)5.5.4排水管渠的计算 (22)5.5.6冲洗水箱 (22)6、消毒 (24)6.1设计计算 (24)6.2氯瓶 (24)7、其他设计 (25)7.1 清水池的设计 (25)7.1.1 平面尺寸 (25)7.1.2 管道系统 (25)7.2 吸水井的设计 (27)7.3二级泵站 (27)8、水厂高程布置 (28)8.1高程布置 (28)8.2高程计算 (28)8.3水厂自动化控制要求 (28)9、心得体会 (31)参考文献 (33)1、水厂设计资料及设计原则1.1设计题目市净水厂工艺设计1.2设计基础资料1、城市用水量64000 m3/d。
2、厂址区水文地质资料厂址区土质为亚粘土,冰冻深度-0.3m,地下水位为-6m,年降水量1500 mm,年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10℃,年平均气温20℃,主导风向自定。
3、厂址区地形资料厂址区地形平坦,地面标高148.00m。
4、水源资料水源为地面水源,水量充沛;河流最高水位145m,最低水位136m,常水位140m。
水质符合饮用水源的水质标准,浊度100度。
1.3设计容1、确定净水厂设计规模2、工艺流程选择;3、水处理构筑物选型及工艺设计计算;4、平面布置,绘制水厂总平面布置图;5、进行水力计算与高程布置计算,绘制高程布置图。
1.4设计成果及要求设计说明书1份;图纸2。
1、设计说明书3-5万字,300字左右的摘要要有中英文对照。
容包括:①摘要(前言);②目录;③概述(简单说明设计任务、设计依据、设计资料等);④处理流程阐述;⑤构筑物的设计计算;⑥平面布置说明;⑦高程布置计算;⑧设计中需要说明的问题。
设计说明书应有封面、前言、目录、正文、小结及参考文献。
包括设计依据、设计基础资料、水厂规模确定、工艺流程选择方案、各处理构筑物的选型及设计计算、总体布置说明等。
应包括设计中的阐述说明及计算成果,应简明扼要、文理通顺、段落分明、字迹清晰工整,容应系统完整,计算正确,草图和表格不得徒手草绘,图中各符号应有文字说明,线条清晰,大小合适,装订整齐。
2、设计图纸容包括:①水厂平面布置图(比例1:500-1:1000)。
图中应表示出各构筑物平面坐标,图左下角为零坐标;辅助建筑物位置;厂区道路、绿化等,还应有管线图例,构筑物一览表。
②高程布置图(横向比例1:500-1:1000,纵向比例1:50-1:200)。
图中应标出各构筑物的顶、底、水面、连接管渠标高、地面标高。
上述图纸应注明图名及比例,图中文字一律用仿宋字体书写,图中线条应粗细主次分明,图纸一律用2号图,图右下角留出标题栏。
设计图纸应基本达到技术(扩大初步)设计深度,准确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力求布置合理、正确、清晰、比例合适,符合工程制图要求及有关规定。
2、水厂规模的确定设计计算得用水水量为64000m3/d,水厂自用水量按5%计算,则水厂自用水量为:Q=64000×1.05=67200m3/d。
根据水厂设计水量1万~5万m3/d小型水厂,5万~10m3/d万为中型水厂,10万m3/d以上为大型水厂的标准可知水厂为中型水厂。
3、总体设计3.1 净水厂工艺流程的确定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原水水质符合地面水Ⅲ类水质标准,综合分析后确定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混凝剂消毒剂原水混合回转式隔板絮凝池斜管沉淀池普通快滤池清水池二级泵站用户图1 水处理工艺流程3.2 处理构筑物及设备型式选择3.2.1 药剂溶解池设计药剂溶解池时,为便于投置药剂,溶解池的设计高度一般以在地平面以下或半地下为宜,池顶宜高出地面0.20m左右,以减轻劳动强度,改善操作条件。
溶解池的底坡不小于0.02,池底应有直径不小于100mm的排渣管,池壁需设超高,防止搅拌溶液时溢出。
由于药液一般都具有腐蚀性,所以盛放药液的池子和管道及配件都应采取防腐措施。
溶解池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池体,若其容量较小,可用耐酸土缸作溶解池。
投药设备采用计量泵投加的方式。
采用计量泵(柱塞泵或隔膜泵),不必另备计量设备,泵上有计量标志,可通过改变计量泵行程或变频调速改变药液投量,最适合用于混凝剂自动控制系统。
3.2.2 混合设备根据快速混合的原理,实际生产中设计开发了各种各样的混合设施,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水力混合、水泵混合、管式混合和机械混合。
在本次设计采用管式混合器对药剂与水进行混合。
管式混合是利用原水泵后到絮凝反映设施之间的这一段压水管使药剂和原水混合的一种混合设施。
主要原理是在管道中增加一些各种结构的能改变水流水力条件的附件,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
在混合方式上,由于混合池占地大,基建投资高;水泵混合设备复杂,管理麻烦,机械搅拌混合耗能大,管理复杂,相比之下,管式混合具有占地极小、投资省、设备简单、混合效果好和管理方便等优点而具有较大的优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