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历史选修1商鞅变法

历史选修1商鞅变法

改善了吏治,削弱了 旧贵族特权
建设农田水利,事实 上破坏了井田制
我国第一部法典; 维护秩序稳定政局
楚国 吴起
政治:限制贵族权力;免余官,
减俸禄,禁私托
对外兼并战争中连
连获胜;使“秦兵不
经济:变相没收旧贵族土地; 敢东向”
军事:养兵,奖励军功
CHENLI
10
1、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直接动力是:
• A、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 B、想称雄天下的欲望 • C、阶级斗争非常尖锐 • D、东周王室日渐衰微
(一)历史大环境:
1、春秋战国时代特点: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
(1)大动荡:战争频繁,诸侯争霸,礼崩乐坏
经济:生产力发展,井田制被破坏 (2)大变革: 政治:阶级关系变化,面临社会变革
文化:私学兴起,百家争鸣(表现、影响)
(3)大发展:经济、思想文化、生产力等方面
CHENLI
7
大变革时代,路在何方?
2、历史作用(积极性)
(1)经济:
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 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2)政治:
使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 中央集权制度建设从此开始。
(3)军事:
极大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 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主动权。
总之,为秦国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CHE发NLI 展起了重要作用。 19
CHENLI
14
秦孝公下令求贤
三晋夺我先君河西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宾
客有能出奇计强秦者,吾尊官,与之分土。
——司马CHE迁NLI 《史记》
15
治世不一道 , 便国不法古。
——商鞅
圣人不易民而教, 知者不变法而治。
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 刑,内务耕稼,外劝战死之赏罚, 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 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 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
2、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
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C、新兴地主阶级的推动
D、各国君主为巩固统治支持变法
CHENLI
11
一、商鞅变法的背景
(一)历史大环境:
1.春秋战国的时代特征决定了改革是时代的趋势
经济发展的要求——必然性 (经济) 兼并战争的需要——必要性 (军事) 新兴地主的需要——必要性 (政治) 百家争鸣的局面——可能性 (文化)
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
商鞅的主张太吓人了,他无比激进。激进到什 么程度呢?在他那里,“从容易地方着手”等等, 全是废话。……丝毫没有考虑过“渐进”这个字眼, 也不需要论证什么“社会承受力”。商鞅要在政治、 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风俗习惯、价值观 念和家庭生活等所有领域全盘出击,一个也不落下, 齐头并进,锐意突破,争取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上 述方面,把秦国全盘改变,彻底改变,变出一个你 从来不认识的秦国。 ——马立诚《历史的拐点》
秦孝公十二年(前350),秦国大良造商鞅为了深化其改革, 摆脱旧贵族势力的干扰,提议都城由雍城(今宝鸡市凤翔县境 内)迁至新建成的咸阳城(今咸阳市渭城区境内),得到秦孝公支 持。次年,秦国正式迁都咸阳。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
募民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曰:“能徙者

中原霸主
鲁初 国税

不论公田和私田, 公开承认土地私有 都征收实物税 (按亩收税)
CHENLI
9
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战国时期)
国家 名称 魏国 李悝
内容含义
政治:“选贤任能”,改革旧 的世卿世禄制度
经济:“尽地力之教”的农 业政策充分开发利用土地 “平籴法”
法律:制定《法经》,加强 法制
成效
2.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为商鞅变法提供经验教训
CHENLI
12
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千益 里国 ,十 遂二 霸, 西开 戎地
这是战国嵌错赏功宴乐铜壶,1965年在四川省成都市百花潭出土,现藏于四川省博 物馆。 铜壶高40厘米,重4.5公斤,通身镶嵌有图饰,上部分为采桑、狩猎的图像;中部为
CHENLI 宴历史乐提、供射了箭生情动景的;画下面部。分为徒兵搏斗、水陆交战的战争场面。它为研究1战3国时期的
——《史记·秦本纪》
CHENLI
16
卫人公孙鞅,素好刑名之学。秦王孝公知其贤招之以富 秦。遂拜卫鞅为左庶长。谕群臣:“今后国政悉听左庶长施行, 有违抗者,与逆旨同。”卫鞅定法制国,择都咸阳以迁之。 太子驷不愿迁,且言变法之非。卫鞅怒曰: “法之不行,至上 犯之,太子君嗣,不可加刑,若赦之,则又非法。”乃言于 孝公,坐罪师傅,将太傅公子虔劓鼻。百姓闻之曰:“太子违 令,且不免刑其师傅,况他人乎?”变法之令得以实行。
商鞅入秦
CHENLI
1
商鞅立木为信
CHENLI
2
“治世不一道CHEN,LI 便国不法古” 3
选修1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CHENLI
4
1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背景) 2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内容) 3 富国强兵的秦国(历史作用)
CHENLI
5
CHENLI
6
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摘自《史记·卷六十八·商CH君ENLI列传》
17
领域 军事
经济
政治 文化
二、商鞅变法的措施:
具体措施
作用
实行军功爵制度 严肃军纪
实行什伍制度
废除了世卿世禄制,打击旧 贵族特权,极大提高秦军战斗力, 使秦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主动 权。
废井田,开阡陌 奖励耕织,重农抑商
国家
楚国
赵国
吴起
韩国
2、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
CHENLI
齐国 燕国
主持者
管仲 李悝、吴起
吴起 赵列侯 申不害 邹忌、晏婴 乐毅
8
各国改革和变法风起云涌(春秋时期)
名称
内容含义
作用
经济:大力发展工商 ①增加国家赋税收
业,改革赋税制度 入,加速齐国井田
齐 管仲 (相地而衰征)
制瓦解
国 改革 军事:整顿和发展军 ②使齐国率先成为
统一度量衡
用法律形式从根本上确立土 地私有制,推动秦国农业发展, 稳定国家财政,增强国家实力。
实行县制,国君任免 推行什伍连坐制 实行轻罪重罚
使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 保证变法的彻底执行,中央集权 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焚烧诗书
CHENLI 加强思想文化的统治。 18
对商鞅变法的评价
1、性质: 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这是1965年在四川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战国铜壶上的纹饰。该壶高40厘米,
(二)秦国小环境:
1、地理环境:深居内陆,土地肥沃 2、不利状况:政治、经济、文化落后 3、有利因素:
政治:君权集中,旧贵族势力弱 思想:注重实用,讲求功利 民风:质朴、尚武
迫切性 条件
其他:邻国削弱;士人游说;孝
机遇
公雄心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