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年百校联考(四)·语文·试题

2019年百校联考(四)·语文·试题

沿此线折叠一、读·书(12分)1.请赏读下面这幅书法作品,说出其字体,并用简体楷书将“旧时王谢堂前燕”的下一句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分)字体:▲%%%%%%▲▲▲▲▲▲▲2.读古诗文,将空缺处的原句书写在横线上。

(10分)(1)悠哉悠哉,▲。

(《诗经·关雎》)(2)▲,悠然见南山。

(《饮酒》陶潜)(3)▲,关山度若飞。

(《木兰辞》)(4)黑云压城城欲摧,▲。

(《雁门太守行》李贺)(5)▲,似曾相识燕归来。

(《浣溪沙》晏殊)(6)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礼记》一则)(7)辛弃疾《破阵子》中的“▲,▲”,以工整的对仗形式,描绘了战前宏大的阅兵场景。

(8)《出师表》中“▲,▲”,高度概括了先帝创业过程中的艰难险阻,也表达了作者愿与先帝患难与共的深情。

二、读·思(38分)(一)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光阴似剑,匆匆流逝,它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人而停下脚步。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时光会带走一切,时光也会给予一切,就让我们在《中国诗词大会》花开四季的舞台上感恩时光的馈赠,采携最美的诗意。

3.以上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2分)(1)▲改为▲(2)▲改为▲4.阅读以上文段,画线处填写的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2分)①而面对物转星移,如白驹过隙般的光阴②一代又一代的诗人在感叹着韶光易逝③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④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珍惜A.②①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④②①D.③②①④5.“故乡的海波呵/你那飞溅的浪花/从前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磐石/现在也怎样一滴一滴的敲我的心弦”,这首小诗选自诗集《繁星·春水》,作者是著名的女作家▲,这首小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情。

(3分)(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6—7题。

帮脑瘫儿子康复父亲坚持带他锻炼“老关,来了啊……”和健身房销售员小张打了声招呼,关永康将儿子推到了健身房最里面的位置,脱去身上的外套,拿起儿子的手臂活动了一下筋骨,开始了一天的锻炼康复课。

在两根支架撑起的单杠前,关永康背对儿子,双手抓住杠杆,重复着下蹲、起立的动作,23岁的孙宏伟看上去显得有些心不在焉,对即将开始的锻炼无动于衷,因为患病,他从表情到肢体形态上,都异于常人。

“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会有些急躁,后来就习惯了,他再做不了,也只能慢慢帮他做。

”关永康说,每周一到周五下午2点,都会带儿子到健身房锻炼,一直到傍晚7点,已经坚持了4年多。

健身房老板放话“我在这里一天,他们就免费来锻炼一天”对父子俩来说,成都锦江区这家名为“完美健身”的会所是他们的第二个家。

使用设备、接开水、换衣服,老关已经轻车熟路,天天来,月月来,都不用交任何费用。

老关说,儿子随母亲姓孙,出生后,发现患上了先天脑瘫导致肌肉萎缩,“刚出生时是他奶奶在带,孩子大了之后,就我和他妈来照顾。

”为了孩子,夫妻俩刻意找了一个上白班一个上夜班的工作搭配,保证随时都有人看着孩子。

山西中考模拟百校联考试卷(四)语文姓名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晋文源出品,盗印必究不过据老关说,最初连续去了好几家健身房,在看到儿子的情况后,对方要么不敢收,要么直接拒绝,他们觉得这娃娃用不上那些设备,而且万一出了事不好说。

2015年,家附近的“完美健身”会所开业,当天老关就推着儿子进去,能够得到对方的接纳已属不易,他交了2000元一年的会费。

不到一年,健身会所易主,32岁的冉茂尧接手健身房,名字没换,只是简单调整了设备布局,最大的改变,就是让老关和儿子今后免费到健身房锻炼,还把此前老关交的2000元钱退给了他。

“最初是在健身房接触到他们父子,孩子患病已经很可怜,他们家里条件也不好,还要坚持来锻炼,我自己也是当父亲的,能帮就帮一点吧。

”冉茂尧说。

别人健身是为了强身塑形,他们锻炼仅仅是对生活不想放弃。

冉茂尧直接放话,“只要我在这里一天,他们就免费来健身一天。

”儿子心愿“我要一直练下去直到能走路为止”因为患病,让已经23岁的他看起来像个孩子。

坚持4年下来,孙宏伟已经能够从过去坐不稳,到能够独自站立20多秒,3月3日当天,他又一次尝试,结果超常发挥站了一分多钟。

在与记者有限的交谈中,孙宏伟说,每天都想到健身房锻炼,因为这里人多,有氛围。

“那你准备要练到什么时候?”“我……我要练到,可以走路。

”关永康心里清楚,像儿子这样子的病,要想走路几乎不可能,最好的结果是让他站立的时间能久一点。

他说,这个现实他在很早之前就告诉了儿子,“还是要跟他说清楚,要不然以后他发现还是走不了路,心里会很难受。

”6.请以“老关”为主语,概括以上文段的主要内容。

(3分)7.以上材料中的关永康、冉茂尧和孙宏伟三人被评为“感动社区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位,为他写一段颁奖词。

(10分)写作提示:①借助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②100字左右。

【帮帮你】“2018感动中国人物”之其美多吉事迹简介: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有一条全程往返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通过这条邮路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其美多吉在雪线邮路上工作了29年,行驶里程相当于绕赤道35圈。

29年来,他驾驶的邮车从未发生一次责任事故,圆满完成了每一次邮运任务。

颁奖词:三十忠诚风与雪,万里邮路云和月。

雪山可以崩塌,真正的汉子不能倒下。

雀儿山上流动的绿,生命禁区前行的旗。

蜿蜒的邮路是雪山的旋律,坚强的多吉,你唱出高原最深沉的歌。

(三)【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与谢中书书》陶弘景)【乙】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欧阳修)8.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不同的一项是(3分)A.自康朝康以来而朝康亦无穷也B.未复有能朝与其奇者太守朝与客来饮于此C.山间之朝朝暮也朝朝而往,暮而归D.野芳名芳而幽香有时朝名芳白帝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3分)A.名作亭者谁属予名作文以记之B.望之蔚然而深名秀者佳木名秀而繁阴C.青林翠竹,四时时俱备四名时之景不同D.名不之者谁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10.将下列语句的翻译补充完整。

(2分)(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山川景色的美,▲。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译:▲,而在秀丽的山水之间。

11.【甲】【乙】两文中的画线句都描写了景物早晚的变化,它们分别表现出景物怎样的特点?(4分)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舣船①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②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史记·项羽本纪》节选)【注】①舣船,船靠岸边。

②面,背(向)。

1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同的一项是(3分)A.江东虽小,地度方千里今齐地度方千里,百二十城B.度城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度城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乃令骑度骑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度骑出酒食D.度食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不义而富度食贵,于我如浮云13.请结合文段内容,说出项羽性格特征中的一个方面。

(3分)三、读·写(70分)14.下面这张题为《捉迷藏》的照片,获得了世界最佳自然摄影奖动物滑稽组最高荣誉奖。

请认真观察照片,并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不少于80字)(6分)【助读资料】摄影师对拍摄过程的记录:夏日的傍晚,我发现一丛美人蕉叶子上有一排被虫子咬得大小不同但形状相似的洞。

几乎同时,一只蚂蚱看到我之后就躲到了洞旁边。

我知道这只蚂蚱在感觉危险过去后还会出现,于是便耐心地等待着。

果然,蚂蚱又露面了。

它可能被相机闪光惊呆了,两只小眼睛一直看着我没有跳开。

我觉得蚂蚱像是和我在玩捉迷藏的游戏,而我是最后的赢家。

它又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窗,与我进行心灵的沟通。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第15题。

送别童庆炳①母亲怎么也没有想到十九岁的我,要离开家乡到北京读书。

事先完全没有准备。

一切都来得太突然。

北京不但在她的想象中,而且在我的想象中,简直就像天边一样遥远。

②1955年,福建还不通火车。

从我们家乡的连城县出发,要坐五天的长途汽车,才能到达有火车的江西省的鹰潭。

山高路险,行程艰难。

“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毛泽东的诗句所描写的路,正是我上北京必经之途。

那时候,我们那里的人上一趟北京,比我们现在去一趟西欧、北美还要遥远得多。

③记得以前我在龙岩读中等师范时,有一位老师长途跋涉去北京开了一次会,就像出了一次国似的,回来后在全校作了一个报告,专门讲在北京的见闻。

至今我还记得,他津津有味地讲冬天北京街道两旁的树干,都涂了像人一样高的白灰,远远望去,像站着一排排整齐的穿着白衣的护士。

④我上北京读书的消息,经乡亲们的渲染,变得“十分重大”,使我们家的“两个女人”更是手足失措,心绪不宁,不知为我准备什么好,更有一种生离死别之感盘桓在她们心间折磨她们,可理智上又觉得儿孙“进京”读书是“光宗耀祖”的事情,是不能轻易哭的。

离别的痛苦只能忍着。

所以我离开家时,祖母始终是平静的,起码表面上是如此。

⑤我上路那天,母亲要送我到离我们村子十五里的朋口镇去搭汽车。

她着意打扮了一番,穿一身新的士林蓝布衫,脑后的圆圆的头发结上还一左一右插了两朵鲜红的花,让人觉得喜气洋洋。

⑥那十五里路如何走过来的,在我的记忆中已很模糊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