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做加快了编纂进度,提高了时效性。
但由于各个部门供稿人员多为单位的笔杆子,其文风受到日常行政公文影响很深,加之对年鉴的体例、性质不够了解,行文中常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写法。
具体表现在:I.年鉴用语教条化、模式化。
年鉴的行文本应简洁朴实,言之有物,但是从不少年鉴的行文用语来看,存在着教条化的倾向。
尤其是政治类条目,内容不够虚话凑,穿鞋戴帽,空洞无物。
如“市(县)领导高度重视,精心安排,周密部署,认真实施,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加大力度,着力提高,以??为抓手,切实加强领导,不断推进??工程”,类似用语在日常公文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称得上是一种“新八股”现象笔者以为,年鉴作为政府主持编纂的权威性著作,不能采用这种文体文风,要努力克服、摒弃教条化的用语,否则年鉴将带上浓厚的官腔,让人看了如听领导作报告。
与之相类似的是总结式和模式化的文风,一些编写者想当然地把年鉴当作总结报告来写。
目前。
全国各地的年鉴编纂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每年都有一大批年鉴出版问世。
许多地方大胆地创新篇目结构,使年鉴这一综合性工具书的权威性和科学性不断提高。
年鉴编纂工作形势喜人。
然而,笔者近来在责编部分年鉴稿件时,发现一些年鉴虽然篇目得到了优化与创新,框架上颇具新颖独到之处,但是年鉴的行文规范方面却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值得引起年鉴工作者的重视与改进。
本文拟就年鉴行文规范问题作初步的阐述与探讨。
[第一段]第一部分重要讲话第二部分重要文件第三部分改革与探索第四部分党群工作第五部分重大活动第六部分经营管理第七部分生产管理第八部分多种经营第九部分生活福利第十部分组织机构第十一部分大事记统计资料第十二部分荣誉编后记年鉴的框架有按三个层次设置的,也有按四个层次设置的,还有个别是按两个层次设置的。
两层次结构的框架:第一层为篇目,第二层为条目。
三层次结构的框架:第一层为篇目,第二层为栏目,第三层为条目。
有的年鉴三个结构层次则是按照“类目、分目、条目”来设置。
四层次结构的框架:第一层为篇目,第二层为类目,第三层为分目,第四层为条目。
有的年鉴四个结构层次则是按照“类目、栏目、次分目、条目”来设置。
年鉴框架结构分几个层次,由编委会决定;只有条目的内容是由众多的撰稿人来完成的。
年鉴框架结构设置是很有讲究的,它往往决定了信息资料的选取,进而决定了年鉴的价值。
因此,年鉴编辑需要在框架结构设置上下足功夫。
《中国房地产统计年鉴2005》、《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年鉴》和《中国金属公司年鉴》都是三层次结构的框架。
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原则框架是承载年鉴资料的主体骨架。
其任务有三:(1)设计框定全书内容范围和选材方向;(2)设定资料的分类归属和层次;(3)设定各类资料的数量多少和比例。
框架设计应当掌握以下几个原则:1.为现实服务。
适应现实读者的需要,是框架设计的首要原则。
年鉴应收录哪些资料,这些资料应当占多大比例,以什么形式推出这些资料,都要以读者的需要为依据。
2.内容完备。
全面反映事物发展的历程是年鉴框架设计的基本要求。
所谓“全面”,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大事不漏,特事不漏,读者感兴趣的事不漏。
3.结构合理。
科学、系统是框架设计的第三个原则。
所谓“科学、系统”要求有三:(1)资料归类要科学准确;;(2)各部分资料比例合理,掌握好主次有别,详略得当,各有侧重这个度;(3)层次分明,有完整的体系;4.方便检索。
年鉴是供读者查阅的资料性工具书,因此方便检索是框架设计的重要原则。
除了按分类编排的目录外,还必须根据不同需要,设计索引。
方志编纂、续志编修、年鉴编纂规范化及方志常见弊病......图书目录第一篇方志编纂总论第一章方志的起源、性质和特点第二章方志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三章中国玑代方志学的学科理论体系和学科结构体系第二篇方志的总体设计、资料的运用及方志的编纂第一章方志的总体设计第一节方志功能目标的拟定与方志框架的选择第二节方志体例的拟定第三节方志篇目的拟定第二章方志编纂的基本原则第三章方志体例与体裁第四章方志编纂程序与基本方法第五章方志篇目的拟订和完善第六章方志资料的搜集、核实和整理第七章旧方志资料的发掘、运用和鉴别.第八章新方志资料长编的编写第三篇各种体载方志编纂第一章序言、综述和大事记编写第二章分志编写第三章人物传编写第四章专记、志尾录和编后记编写第五章数据应用和图、照、表配置第六章志书索引编制第四篇各类分志编纂|第一章环境类分志编纂第二章居民类分志编纂第三章政治类分志编纂第四章经济类分志编纂第五章.文化类分志编纂第五篇各类志书编纂第一章政区总志编纂第二章省志、地区志和县志编纂第三章城市志和城市区志编纂第四章乡镇、村和企事业单位志编纂第五章部门专业、山水名胜和任务志编纂第六篇续志边修第一章续志概述第二章续志编修准备第三章续志命名、断限和内容第四章续志编修创新第七篇方志汇总成书第一章汇总成书的概述第二章汇总成熟的要求第三章志稿的评议和修改…….第八篇年鉴规范化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年鉴规范化与现代化第三章年鉴框架设计规范化第四章年鉴选题规范化第五章年鉴条目规范化第六章年鉴百科部类规范化第七章年鉴资料部类规范化第八章年鉴大事记规范化第九章年鉴照片、图表、设计规范化第十章年鉴检索系统的规范化第九篇方志编纂规范花第一章概述第一节框架结构的规范化第二节选题与编写的规范化第三节图表与数据的规范化第四节修改与总纂的规范化第二章志书文体语言和行文通则第三章图表运用和索引编制第四章方志编修工作常用标准规范第一节数值修约规则第二节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第三节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写法第四节标点符号用法第五节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第六节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第七节 GB 13000.1字符集汉字折笔规范第八节术语工作原则与方法第九节辞书编纂符号第十节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第十篇国外年鉴编纂工作借鉴第一章日本年鉴编纂出版第二章西方年鉴编纂工作第三章中外电子年鉴比较第四章东亚地区出版类年鉴比较第十一篇方志常见弊病析评与纠错第一章方志常见弊病析评第二章新方志纠错第十二篇方志组织管理第一章方志管理的基本职能第二章方志的组织领导第三章方志工作人员管理第四章方志决策管理第五章领导艺术和领导方法第六章方志质量管理第七章方志效益管理第八章修志指导第九章机构内部管理第十章常设机构与经常工作管理第十一章方志信息化工程建设第十三篇方志编纂工作经验交流第一章全国第二轮修志试点第二章省级史志机构工作经验第三章市级史志机构工作经验第四章县级史志机构工作经验第五章行业史志工作经验第十四篇相关法律法规编辑说明1.《中国电力年鉴》于1993年创刊,已连续出版10期,是一本融史实性、资料性为一体的专业年鉴,也是一本全面实用,文、图、表并茂的综合性大型年刊。
其主要服务对象为从事电力生产、建设、经营管理、科研技术的有关人员,以及与电力相关的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人员。
2.本《年鉴》的编纂指导思想为:围绕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的主线,全面记载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生产与经营、科技与进步等各方面的成就和内容。
3.本《年鉴》是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和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指导下,由国家电网公司联合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组织编写的。
《年鉴》编委会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五大发电集团公司、中国三峡长江开发公司和四个辅业集团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单位的负责同志为委员组成,并作为《年鉴》的领导机构,决定《年鉴》编辑出版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和编写大纲。
4.根据《年鉴》编委会对本期年鉴编纂指导思想的确定,本期年鉴的框架结构作了较大的调整。
首先,按照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系统的新格局,设置了全面反映中国电力工业的新篇目——电力工作会议、电力工业论坛、电力监管、电力企业等;其次,调整和改变了部分篇目所在的位置(如大事记、电力建设和电力生产、行业学会、学术团体等),理顺了各篇目之间的关系,较好地反映电力工业改革与发展、生产与经营的主线;第三,完善了部分篇目的内容,增加了2003年度大事、要事和新事的记载,充实了具有丰富信息含量的“统计资料)’的内容,压缩了文件、法规等的篇幅,加强了文献二次加工。
5.本期《年鉴》主要收录了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绩,重点反映了2003年电力工业发展和电力生产的内容。
本期《年鉴》的框架结构由篇目、栏目、类目、条目4个层次共17篇目和100多幅彩图组成。
特载:国务院文件、国务院领导关于电力的重要事件、体制改革、供需形势、安全生产、重点工程。
电力工作会议:通过两个电网公司和五大发电公司的工作会议反映2003年电力工业发展的重大脉络。
大事记:通过2003年电力工业十件大事,以及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等部门的主要事件突出了电力工业的大事、要事。
电力工业论坛:通过2003年主要全国电力论坛和电力的权威人士的综述性文章论述电力工业的发展概况。
电力监管:按照国务院授权,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行使行政执法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履行全国电力监管职责。
负责全国电力监管工作,建立统一的电力监管体系,对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的派出机构实行垂直领导。
行业协1学)会:全面介绍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行业管理和服务工作。
学术团体:介绍了电力专业的国际合作、外事管理、国际会议、国际展览、学术会议和学术交流方面的情况,并对电力行业主要的学术团体作了介绍。
电力建设与电力生产、电力企业、部分电力企事业单位、备地区电力工业:此四个篇目全面反映了2003年度全国电力工业生产和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重要文献:收录了国家综合管理部门、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和各大公司有关电力的重要文件、规章等。
统计资料:来自电力统计部门的权威数据,未包括我国台湾省和澳门地区。
人物:人大代表、电力系统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和奖章获得者名单。
企业风采:中国电力工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发展,通过城农网改造、电厂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加强,整个电力工业水平有了很明显的提高,这与电力设备制造企业提供的技术先进的产品密不可分,为更好地推进电力工业的技术进步,并集中反映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综合实力,从本期《年鉴》开始增设本栏目。
附录:收录了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表彰先进的内容和文号,选编了方便读者了解世界电力工业情况的世界电力工业资料和世界主要国家资料。
索引:本期《年鉴》在保留英文目录和主题内容索引的基础上,扩大了索引的范围,索引范围包括条目的部分内容。
大事记、重要文献、统计资料、企业风采、附录未作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