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如何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思考四:重温了过去,我们 青年人到底要如何取舍? 阐述:孔子的“义利观”对之于个人价值观的“取舍”
春秋时期,鲁国制定了一道法律,如果鲁国人在 外国看见同胞被卖为奴婢,只要他们肯出钱把人赎回 来,那么回到鲁国后,国家就会给他们以赔偿。这道 法律执行了很多年,很多流落他乡的鲁国人因此得救, 因此得以重返故国。 圣人有一个弟子叫子贡,他是一个很有钱地商人, 他从国外赎回来了很多鲁国人,但却拒绝了国家的赔 偿,因为他自认为不需要这笔钱,情愿为国分担赎人 地负累。
思考四:重温了过去,我们 青年人到底要如何取舍? 阐发:义与利的对立影响了大明朝的结局 在阴森寒冷的御牢里,袁 崇焕提笔在写信给祖大寿,砚 台里会结冰吧?他的手会冻得 僵硬吗?会因愤怒而颤抖吗? 他的信里写的是些甚么句子? 泪水一定滴上了信笺罢?
思考五:有了取舍,我们 青年人又该如何坚持? 我的职位低微,大家都不理我。我的工作中有一项是登记 来图书馆读报的人的姓名,可是对他们大多数人来说,我这个 人是不存在的。在那些来阅览的人当中,我认出了一些有名的 新文化运动的头面人物的名字,如傅斯年、罗家伦等等,我对 他们极有兴趣。我打算去和他们攀谈政治和文化问题,可是他 们都是些大忙人,没有时间听一个图书馆助理员说南方话。
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演讲人:
李义敏
主办方: 管硕072党支部
日 期:2008年12月16日
引言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 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要使学生对价值(即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 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 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 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一心敬。 两相好。 三星照。 四鸿喜。 五魁首。
六顺。 七巧。 八马。 久长。 十全。

思考三: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 青年人又该怎么去培养那份爱? 我们民族的“俗”:勤巧! 杜牧《秋夕》:红烛秋光冷 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 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 女星。
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
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 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 牛女二星。嫔妃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 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候。动清商之曲, 宴乐达旦,士民之家皆效之。”
一张“剧照”的背后
思考三: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 青年人又该怎么去培养那份爱? 我们民族的“衣”:为人!
思考三: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 青年人又该怎么去培养那份爱? 我们民族的“食”:需人!
思考三: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 青年人又该怎么去培养那份爱? 我们民族的“风”:气量!
——Elbert Einstein, 1952《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
思考一:若只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面临当前的现状我们 青年人该如何抉择?
思考一:若只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面临当前的现状我 们 青年人该如何抉择?
二十年后,我们可能从政而成为政治家,我们也可能从 商而成为企业家,当然我们也有可能只守望着自己的家园。到 时,面对更为纷繁复杂的局面,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龙应台,《我的过去在哪里?》
思考三: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 们青年人又该怎么去培养那份爱?
回到过去,也就意味着我们要 重温我们的历史,明白千年前的华 夏先人们是如何在部落林立的黄土 高原上杀出一条血路突围,又如何 在两河流域上进行厮杀以换回了今 天中华民族生息的土地,与其说是 我们祖先的勤劳勇敢,到不如说我 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沉浸了太多 的血泪,才为子孙后代的福祉而拼 出了一片新天地;这里面包含着, 他们对我们的爱!
思考二:什么样的人,才算是“一个和谐发 展的人”? “灰姑娘”的故事引发的思考
“神秘圣诞老人”事件引发的思考
可见,“爱”是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动因; “责任”是做“一个和谐发展的人”的表现。
思考三: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青年 人又该怎么去培养那份爱?
没有过去,我们就无从体认现 在,创造未来。卖青草茶的老头的 子孙如果有机会抚摸先人卖茶的木 制推车,与青草茶的“过去”比较, 他才能了解属于他的“现在”有什 么样的意义,也才能决定他所追求 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未来。盛青草茶 的陶瓮与木车就是古迹。
因此,重温过去,请自我们的民族始!
思考三: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 们青年人又该怎么去培养那份爱? 我们民族的“成”:团结!
原始汉族:摒弃群婚制! 注入“动力”,制定礼仪!
汉族:建立国家,统一思想!
华夏族:赢得空间!
思考三:要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我们 青年人又该怎么去培养那份爱? 我们民族的“衣”:适人!
圣人说,世上万事,不过义、利二字而已。子贡的行 善却将“义”与“利”对立起来,是最为伤天害理的恶行!
思考四:重温了过去,我们 青年人到底要如何取舍?
阐发:义与利的对立影响了大明朝的结局 大明受过去近五十年的小冰 河期地困扰,国家正常的二百万 两农税一直多有拖欠,部分灾民 在万历、泰昌、天启三朝被减免 地农税高达三十年以上。而崇祯 元年七月,为了完成“五年平辽” 地壮举,“尧舜之君”崇祯除了 每年二百万两的正常农税一分也 不能少外,而且要把过去地拖欠 一并追回。
所得:刚毅而不可夺其志!
结语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 炉火旁打盹,空气中弥漫着松油的甜香 不知你还能否回想起我的演讲 你说,记忆中尽是他模糊的脸庞 你垂下头来,在红火闪耀的炉火旁 感动于自己青春的流逝
但请别忘了,在一个冬日的夜晚 我们曾一起寻找过生命的真义 在人来人往的世界里,我们都不曾孤单 就在那枯黄的树梢上 也在那冰冷的泥土下 我们分明又听见了春的脚步 那一刻,我们会分外的安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