瞳孔异常
二、瞳孔的神经支配/生理反射 瞳孔的神经支配 生理反射
• 两组平滑肌纤维控制瞳孔大小: 两组平滑肌纤维控制瞳孔大小: 1、瞳孔括约肌:环形肌,由动眼神经的 、瞳孔括约肌:环形肌, 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 缩小 2、瞳孔扩大肌:呈放射状,由交感神经 、瞳孔扩大肌:呈放射状, 系统支配。 系统支配。 扩大
瞳孔收缩及光反射通路
光线 视神经 视交叉 视束 上丘 顶盖前区 瞳孔缩小 瞳孔括约肌 节后纤维 睫状神经节 动眼神经 两侧E-W核 核 两侧
瞳孔扩大肌的神经支配
下丘脑交感中枢 C8-T2前角 前角 颈上交感神经节 颈内动脉交感神经从
直接 加入
睫状神经节 第Ⅲ、Ⅳ、Ⅴ、
Ⅵ颅神经
上睑提肌、眼眶肌、 上睑提肌、眼眶肌、瞳 孔开大肌、 孔开大肌、汗腺及血管 瞳孔扩大
顶盖前区与缩瞳核之间损伤
• 病侧直接、间接对 病侧直接、间接对 直接 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 对侧正常
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
①动眼神经病变; 动眼神经病变; 交感神经病变; ②交感神经病变; ③强直性瞳孔
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 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 动眼神经损伤 动眼神经损伤
• 观察:瞳孔扩大、上睑下垂,眼球向上、向 观察:瞳孔扩大、上睑下垂,眼球向上、 向下运动障碍。 内、向下运动障碍。 • 光反射: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光反射:直接、 • 昏迷患者:瞳孔扩大和光反应消失是检查动 昏迷患者: 最简单方法。 眼神经损伤的最简单方法 眼神经损伤的最简单方法。
中枢性和周围性损伤鉴别
神经节前损伤 1%可卡因 可卡因 瞳孔扩大 神经节后损伤 反应轻微
原理:可卡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 原理:可卡因作用于肾上腺素能神经末梢,阻 止肾上腺素再摄取。 止肾上腺素再摄取。
其他瞳孔异常—— 其他瞳孔异常 强直性瞳孔( 强直性瞳孔(Adie’s pupil) ’ ) 特点: 特点: • 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异常; 瞳孔散大,光反射及调节反射异常;
①单侧眼球或视交叉前神经病变,有黑朦性 单侧眼球或视交叉前神经病变 有黑朦性 瞳孔强直、 瞳孔; 瞳孔强直、Marcas Gunn瞳孔; 瞳孔 视交叉病变; ②视交叉病变; 视束病变; ③视束病变; 外侧膝状体至顶盖前区病变; ④外侧膝状体至顶盖前区病变; 中脑顶盖前区病变; ⑤中脑顶盖前区病变;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视神经损伤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 视神经损伤
• 病侧鼻侧瞳孔对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射减弱或消失 • 对侧颞侧瞳孔对光反 射减弱或消失 • 常见病因: 常见病因: •颞叶肿瘤向内侧 颞叶肿瘤向内侧 压迫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
中脑后联合(顶盖前核) 中脑后联合(顶盖前核)损伤
• 双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 辐辏反射存在 即:光反射与辐辏反射分离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
普通光线下光反射消失,强光持续照射时, 普通光线下光反射消失,强光持续照射时, 瞳孔可缓慢收缩, 瞳孔可缓慢收缩,光停止后瞳孔又缓慢散大
诊断:毛果芸香碱( 诊断:毛果芸香碱(0.1%或0.05%)试验 或 ) Adie’s syndrome: ’ : •强直性瞳孔 强直性瞳孔 •同时伴有节段性无汗及直立性低血压。 同时伴有节段性无汗及直立性低血压。 同时伴有节段性无汗及直立性低血压
动眼神经损伤原因 动眼神经损伤原因 • 脑疝: 脑疝:
• 两侧瞳孔不等大 • 瞳孔变化情况: 瞳孔变化情况:
病侧瞳孔略缩小,光反应稍迟钝 病侧瞳孔略缩小, 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 瞳孔逐渐散大,略不规则,对光反应消失
脑疝继续发展
双侧瞳孔散大, 双侧瞳孔散大,光反应消失
动眼神经损伤原因 动眼神经损伤原因
神经疾病瞳孔异常 定位诊断思路
主要内容
一、 瞳孔异常的定义
二、瞳孔异常的神经支配/生理 瞳孔异常的神经支配 生理 二、瞳孔异常的常见原因
一、瞳孔异常定义
• • • • 正常瞳孔大小约为3~4mm。 。 正常瞳孔大小约为 瞳孔扩大:瞳孔直径> 瞳孔扩大:瞳孔直径>5mm 瞳孔缩小:瞳孔直径< 瞳孔缩小:瞳孔直径<2mm 瞳孔异常指瞳孔大小 位置、 大小、 瞳孔异常指瞳孔大小、位置、形态 对光反射等异常 等异常。 和对光反射等异常。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瞳孔缩小 上睑下垂 出汗异常 眼球内陷
交感神经损伤部位: 交感神经损伤部位: 脑干:胶质瘤、 综合征、 脑干:胶质瘤、Wallenberg综合征、 综合征 血管性损伤、 血管性损伤、 中枢性 颅中窝:肿瘤、 颅中窝:肿瘤、肉芽肿 颈内动脉:外伤、闭塞/夹层 颈内动脉:外伤、闭塞 夹层 周围性 颈交感链:肺尖癌(Pancoast综合征) 颈交感链:肺尖癌( 综合征) 综合征 C8、T2前根:肿瘤、低位臂丛神经 前根: 、 前根 肿瘤、 麻 痹
颈上交感神经节
三 神经系统疾病瞳孔异常
1、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E-W核前病变)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 核前病变) 核前病变 2、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副交感与交感N病变) 、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副交感与交感 病变 病变) 3、其他瞳孔运动障碍(强直性瞳孔等) 、其他瞳孔运动障碍(强直性瞳孔等)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
其他瞳孔异常—— 其他瞳孔异常 眼肌麻痹性偏头痛
特点: 特点: • 头痛 • 动眼神经受累,常有上睑下垂、瞳孔扩 动眼神经受累,常有上睑下垂、 大。 • 短暂性,反复发作。 短暂性,反复发作。
其他瞳孔异常—— 其他瞳孔异常 马库斯-冈恩瞳孔 冈恩瞳孔( 马库斯 冈恩瞳孔(瞳孔逃避 )
• 正常情况:光线照射一只眼睛会使瞳孔 正常情况: 收缩, 收缩,且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虹膜震颤 收缩-放松交替 ( 收缩 放松交替 )现象 。 • 瞳孔逃避:若光源在两眼之间摆动,每 瞳孔逃避:若光源在两眼之间摆动, 支眼睛照射2~3秒,最后会令病眼瞳孔放 支眼睛照射 秒 大。 • 见于视神经病变
• • • • 瞳孔扩大 病侧直接对光反射消失 对侧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常见原因: 常见原因: 视乳头炎 视神经压迫 高颅压等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 视交叉正中损伤
• 双眼颞侧瞳孔直接对 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 常见病因: 常见病因: • 垂体肿瘤 • 颅咽管瘤 • 结节脑膜瘤等
传入性瞳孔运动障碍—视束损伤
其他瞳孔异常——阿-罗瞳孔 阿 罗瞳孔 其他瞳孔异常 特点: 特点:
• • • • 瞳孔小、不规则; 瞳孔小、不规则; 光反射消失,但调节反射存在; 光反射消失,但调节反射存在; 散瞳药物有部分反应; 散瞳药物有部分反应; 病变位于中脑; 病变位于中脑;
病因: 病因:
• 梅毒感染、肿瘤、血管性病变、炎症或 梅毒感染、肿瘤、血管性病变、 脱髓鞘等病变致中脑损伤。 脱髓鞘等病变致中脑损伤。 • 糖尿病、酒精性神经病等 糖尿病、
其他瞳孔异常——药物 药物 其他瞳孔异常
• 导致瞳孔缩小:拟副交感药物 导致瞳孔缩小: 卡巴胆碱、 卡巴胆碱、 阿片制剂。 阿片制剂。 • 导致瞳孔扩大:抗胆碱能药物、 导致瞳孔扩大:抗胆碱能药物、 三环类抗郁药、 三环类抗郁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非甾体类抗炎药、 抗组胺药等
Thank you for attention!
• 外伤 :如眼眶与眶尖骨折。 如眼眶与眶尖骨折。 • 脑肿瘤:如海绵窦肿瘤、岩骨尖肿瘤、 脑肿瘤:如海绵窦肿瘤、岩骨尖肿瘤、 脑干肿瘤。 脑干肿瘤。 • 动脉瘤:如基底动脉瘤,交通动脉瘤等 动脉瘤:如基底动脉瘤, • 其他:海绵窦血栓形成,颅内手术等 其他:海绵窦血栓形成,
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 传出性瞳孔运动障碍—Horner综合征 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