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期末达标测试卷

期末达标测试卷

期末达标测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S:32Ca:40Cu:64Zn:65Ag:108Ba: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1~10小题每题2分,11~15小题每题3分,共35分)1.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A.用食醋除水垢B.用酒精清洗试管内壁上的碘C.用盐酸除铁锈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B.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C.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D.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3.化学实验室常需要配制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配制溶液时,只能用水作溶剂B.配制硝酸铵溶液的过程中,溶液的温度会下降C.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应将水缓缓注入浓硫酸中D.将10 g氯化钠溶于100 g水中,得到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4.金属和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

下列对金属或合金的利用是由金属的活动性决定的是()A.用铁回收含铜离子废液中的铜B.用铝合金制作门窗框架C.用锡合金作保险丝D.用铜丝制电缆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理念。

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垃圾资源化B.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标后排放C.施用大量农药减少植物病虫害D.使用太阳能路灯,既节能又环保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合理膳食B.食用霉变食物C.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D.食品腌制时大量使用亚硝酸钠7.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以下推理正确的是()A.碱溶液显碱性,则显碱性的溶液一定是碱溶液B.pH<7的溶液呈酸性,则pH<7的雨水是酸雨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则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D.复分解反应只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则复分解反应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8.某植物培养液中含有NH4Cl和CuSO4,下列物质在该培养液中能大量存在的是()A.NaOH B.BaCl2C.KNO3D.AgNO39.下列有关NaOH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A.用NaOH固体干燥CO2气体B.用酚酞溶液检验NaOH溶液是否变质C.用熟石灰和纯碱为原料制取NaOHD.用CaCl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少量Na2CO310.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方法错误的是()选项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 CO CO2通过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干燥B Cu Fe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C CaO CaC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D KCl溶液CuCl2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钾溶液、过滤11.分析如图所示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 gB.硝酸钾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时,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硝酸钾C.将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一定会析出(110-a) g晶体D.t2℃时,等质量的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硝酸钾的质量一定比含氯化钠的质量大12.将金属M的粉末放入盛有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无色,继续向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

根据上述实验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M>Cu>Ag B.滤渣中可能有金属MC.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D.滤渣中一定有Ag1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酚酞溶液可以一次性鉴别稀硫酸、氢氧化钙溶液和氯化钠溶液B.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物质M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M就是碱C.除去氢氧化钠溶液中混有的氢氧化钡,滴入适量的稀硫酸D.将Zn和Ag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可以比较Zn、Cu、Ag的金属活动性强弱14.图中“—”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成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则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A.甲是H2,乙是O2B.甲是HNO3,丙是NaNO3C.乙是CO,丙是CO2D.乙是Cu(OH)2,丙是CuSO415.向一定质量的甲中连续加入乙至过量,此过程中溶液的总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之间的关系,符合图所示曲线的是()选项甲乙A 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B 稀盐酸碳酸钙粉末C 稀盐酸锌粒D 硝酸银溶液铜粉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1分)16.(8分)化学与我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现有以下物质:①食醋②Ca3(PO4)2③葡萄糖④活性炭⑤熟石灰⑥维生素A⑦大理石⑧CH4请选择合适物质的序号填空:(1)农业上常用作磷肥的是__________;(2)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3)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____;(4)常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__________;(5)常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______;(6)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____________;(7)人体缺乏后能导致夜盲症的是________;(8)常用于冰箱除异味的物质是________。

17.(7分)某户外活动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日去郊外野炊,回答下列问题。

(1)野炊所带的下列物品中,由天然纤维制成的是________。

A.纯棉毛巾B.玻璃杯C.塑料袋D.铁锅(2)野炊食谱如下:馒头、米饭、红烧排骨、清蒸鱼、牛奶,为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你建议食谱中补充________(填字母)。

A.红烧牛肉B.清炒白菜C.煎鸡蛋D.水煮豆腐(3)在做饭的过程中,小林把捡来的树枝架空,使其燃烧更旺,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回家后,同学们用水冲洗野炊骑过的自行车,请你给他们推荐一种防锈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8分)金属具有广泛的应用。

(1)下列金属制品中,利用金属导热性的是________(填字母);A.金属硬币B.铝制导线C.铜制火锅(2)波尔多液是一种农业上常用的杀菌剂,它由硫酸铜、生石灰加水配制而成,不能用铁制容器配制波尔多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3)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洁净的铁钉在下列情况下容易生锈的是______(填字母);A.在干燥的空气中B.在潮湿的空气中C.浸没在植物油中(4)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能,原因是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

氧化铝难溶于水,却能溶于酸,写出氧化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滤渣和滤液。

向滤液中加一洁净铁片,未看到铁片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填化学式)。

19.(10分)比较、归纳是学习的重要方法,小红在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进行了总结:(1)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含有________(填微粒的符号);(2)碱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________色;(3)下列反应中:①金属氧化物+酸―→盐+水②非金属氧化物+碱→盐+水③酸+碱→盐+水,属于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填序号);(4)在溶液中与CaCl2、Ca(NO3)2均能反应的盐有________(任举一例,写化学式);(5)请你找出一种在溶液中与CaCl2反应而不与Ca(NO3)2反应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8分)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不同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稳定物质。

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能一步实现,“—”表示相连物质间能发生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1)若A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则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若B的俗名是苏打,固体C易潮解,则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1)、(2)中,D的物质类别是________,上述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1.(6分)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粗盐(含有泥沙)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精盐配制100g 20%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一:如图1是甲同学进行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

(1)操作①中的一处明显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操作⑤对应的实验中,停止加热的恰当时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同学实验中缺少过滤操作,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实验二:乙同学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100 g 20%的氯化钠溶液。

(4)配制时,除图1所提供的仪器外,还需要试剂瓶、坩埚钳和______________(填一种仪器名称);(5)若其他操作均正确,采用图2所示观察方式量取水,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____(填“>”“<”或“=”)20%。

22.(12分)同学们利用“硫酸、硝酸钡、氢氧化钠、碳酸钾”四种物质的溶液进行探究学习,完成下列各问:【实验探究】A、B、C、D四组同学分别进行了下列实验:写出下列两个化学方程式:①A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D中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挖掘实质】如图2是A组反应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该化学反应的实质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实验后,四组同学将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再将废液过滤,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往无色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