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1、物质的量:与质量、长度等一样,是科学上来研究微粒的物理量。

它的单位是摩尔。

即:摩尔是表示物质的量的单位。

(mol)2、摩尔的基准:科学上以12克12C所含的原子数作为摩尔的基准。

即每摩尔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近似值为 6.02 >1023o小结:物质的量 n ( mol) =N/N A二、摩尔质量:1mol物质中,微粒数是确定的,因而其总质量也随之确定。

定义:1mol物质的质量叫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单位:I厶+ ■砧曰 ,、物质的质量(g)小结:物质的量 n( mol)= ----- 型一摩尔质量(g/mol)例:33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与多少克氢气所含的分子数相等?三、气体摩尔体积:1固体和液体的摩尔体积:2、气体的摩尔体积:气体体积由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决定,在相同条件下分子间平均距离相等,则体积相等。

定义:在标准状况下,1mol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是22.4升,这个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单位升/摩”。

小结:物质的量 n (mol) =V/Vm四、阿伏加德罗定律及其应用:定义: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伏加德罗定律(即三同和一同)。

PV=nRT该定律的推论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即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的质量之比,等于分子量之比,也等于密度之这就是阿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即V i n i—推论推论比,即M i dm2M2 d2推论4:同温同压下,同质量的气体体积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反比,即V1M2V2 _ M1O 推论5:混和气体平均分子量的几种计算方法:(1)标准状况下,平均分子量—MM =22.4d (••• d= --- ) (1mol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2.4⑵因为相对密度D =虫d2 M,—,所以 M j =DM 2 M— im 总⑶摩尔质量定义法:M =—(混合总质量除以混合总物质的量)n 总⑷物质的量或体积分数法:M =M A a% + M B b% +■■■M 1 n j +M 2 门2 十…+M n n nn 总MM +M V +M V (三)应用举例[例1]两个体积相等的容器,一个盛有NO,另一个盛有N 2和02,在同温同压下两个容器内的气体一定具有相同的()(A )原子总数(B )质子总数[例2]按质量各占50%的甲烷和乙烯混和的混和物,则混和气体中甲烷和乙烯体积比为(A )7 : 2 ( B )7 : 3 ( C )7 : 4 ( D )6 :4[例3]在一个6升的密闭容器中,反应:4X (气)+3Y (气)=2Q (气)+nR (气), 则该反应方程式中的 n 值是( )D 、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相同质量的02和N 2[例5]由C02、H 2和CO 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与氮气的密度相同,则该混合气 体中C02、H 2和CO 的体积比为② 容量瓶上的标示:温度、刻度线、规格 ③容量瓶使用前准备工作:检漏、洗涤 1、定义:以1升溶液里含多少摩尔溶质来表示的溶液浓度叫物质的量浓度。

单位■砧曰皿心 ~ 「“、 溶质的量(mol ) 物质的量浓度C (mol/L )=、宀―丄一- 溶液的体积(L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例:配制0.5mol/L 的溶液500ml:(C )分子总数(D )质量(C ) 7 : 4放入3升X (气)和2升丫(气),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列 达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不变,混和气体的压强增大,(C ) 5[例4]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不相等的是A 、相同质量、不同密度的 N 2和C 2H 4B 、相同体积、不同密度的 CO 和C 2H 4 02和N (A) 3(B) 4(D) 6C 、相同温度、相同压强、相同体积的 B 、22:1:14 C 、13:8:29 A 、29:8:13 五、物质的量浓度核心仪器:容量瓶(精确 配制 一定体积溶液的仪器)① 常见规格: D 、26:16:5750 mL 、100 mL 、250 mL 、500 mL 、1000 mL摩/升”。

(1)计算:溶质用量:⑵称量:⑶溶解:转移: 洗涤: 定容: 摇匀: (8)保存: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实验误差的主要原因 (1) 称量时所引起的误差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主要原因; ① 试剂、砝码的左右位置颠倒②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仰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大等 使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的主要原因 ① 砝码残缺② 用量筒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使所读液体的体积偏小等待(2)浓度偏低。

(3)3浓溶液稀释的有关计算: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和物质的量不变。

C i V i =C 2V 2 (C i 、C 2为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例3、100ml 容量瓶内有 lOOmlO.IOIOmol/LNaCI 溶液,设法把它配成 0.1000mol/L 的 NaCl 溶液。

仪器、药品:4有关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中溶质分数(设为3%)的换算。

1000(ml )x P (g/cm3)8%C(mOl/L)=溶质的摩尔质量(g/mol )>ML 溶液例4、常温下将 20g14.0%的NaCl 溶液跟30.0g24.0%的NaCl 溶液混合,得到密度为 1.15g/ml 的混合溶液。

计算:(1)该混合溶液的质量分数;(2)该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3)在1000g 水中需溶入多少molNaCl ,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溶液的浓度相等。

在有关计算形成解题思路一般有两个出发点:①由 定义式”出发:物质的量浓度定义的数学表达式为 c=n/V,由此知,欲求C,先求n 及V 。

②由守恒的观点出发:用于溶解稀释溶液的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使溶质的物质的量减少,致使溶液的 转移或搅拌溶液时有部分液体溅出,致使溶液浓度偏低。

容量瓶内温度高于 20C ,造成所量取的溶液的体积小于容量瓶上所标注的液体的 体积,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5)在给容量瓶定容时,仰视读数会使溶液的体积增大,致使溶液的浓度偏低;俯视 读数会使溶液的体积减小,致使溶液浓度偏高。

a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守恒”。

b.溶液中微粒之间电荷守恒”溶液呈电中性)。

(C)10Sd/Mmol/L(D)M(100+S)/1000SdmoI/L如在Na 2SO 4溶液中,阴离子SO 42-与阳离子Na +所带电荷一定相等,即+ 2-n(Na ) >1=n(SO 4) 又因在同一溶液中,体积都相同,故有+2-c(Na +)>1=c(SO 42-)>2。

再如,在Na 2SO 4、KNO 3和HCI 的混合液中,阳离子有Na +、K +、H +,阴离子有SO 42-、NO -3、CI -,由电荷守恒知:+ + +2- - -c(Na ) > + c(K ) >+c(H ) >1=c(SO 2 4) >+c(NO 3) >+c(CI ) > 简化为 c(Na + ) + c(K + ) + c(H + )= 2c(SO 2「4) + c(NO 「3) + c(C 「)例:将MgCl 2和NaBr 组成的混合物19.8g 配制成500ml 溶液,通入过量的氯气充分反应后, 蒸干溶液得无水固体 15.35g,则所配制的原溶液中 c(Mg 2+): c(Na +): c(CI -): c(Br -)的值为()A. 1: 1: 1: 1B. 2: 1: 2: 1C. 1: 1: 2: 1D. 2: 2: 1:例:将 K 2SO 4和 Al 2(SO 4)3和 KAI(SO 4)2三种混合溶液加 H 2SO 4酸化。

测得 C(SO 42- )=0.105 moI/L , C(AI 3+)=0.055 mol , C (H +) = 0.01 moI/L ,则 C (K +)为: A. 0.045 moI/L B. 0.035 moI/L C. 0.055 moI/L D. 0.040 moI/Lc.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守恒 现将两类浓度的求算总结如下: 1. 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以 Fe 2(SO 4)3为例:(1)若 Fe 2(S04)3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mol L 「1,则 c(Fe 3+)= ? c(SO 2-4)= ? ⑵若 Fe 2(SO 4)3 溶液中 C (SO 2「4)= a moll/1,贝U Fe 2(SO 4)3 的物质的量?3+2-(3)溶液中电荷关系: 3c(Fe 3+)=2c(SO 2-4)。

2. 气体溶于水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在标准状况下,1L 水中溶解某气体 VL,所得溶液密度为 pg -已知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M gmol ,,水的密度是1 g mL 「则溶于水后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和溶液的质量分 数分别为?用字母 p 、 V 、 M 表示。

例:用密度为1.32g/cm 3的硫酸溶液,逐滴滴入 BaCI ?溶液中,直到沉淀恰好完全为止。

已知所生成的沉淀的质量等于所用硫酸溶液的质量,(A)21.9%(B)42.1%(C)13.5moI/L例:式量为 M 的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 dg/cm 3。

则该饱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A) M/10SdmoI/L (B)1000Sd/[M(100+S)]moI/L 则硫酸溶液的浓度为( (D)5.67mol/LSg/100g 水,此时测得饱和溶液的密度为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