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沟通分析

沟通分析

TA理论简介沟通分析理论(Transactional Analysis, TA)是20世纪60 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伯恩(Eric Berne)创立的一种人格理论。

埃里克·伯恩(1910-1970)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和心理治疗领域的先驱。

他向传统的精神分析心理治疗方法提出挑战,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了TA理论用于心理治疗。

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写于1961年的《心理治疗中的TA(Transaction Analysis Psychotherapy)》和写于1964年《人们玩的游戏(Games People Play)》。

这两本书奠定了TA理论的基础。

特别是《人们玩的游戏》一书出版后大受欢迎、极为畅销,使得TA理论闻名于世。

在创立之初,TA实际上是从心理治疗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的最主要目的是促进个人的成长与改变。

但很快人们就发现由于TA理论通俗易懂、形象生动,也能用于指导人们的日常交往,因此TA理论在西方国家得到了广泛传播。

学习和掌握TA理论,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我状态,增进人们的“自知”;另一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深刻地了解人们之间是如何进行交往的,帮助人们改进沟通方式,避免人与人沟通中的矛盾和冲突,有利于建立健康、和谐的人际关系。

TA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 沟通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抚爱(Stroke)和漠视(Discount)* 时间构造分析(Time Structuring Analysis)* 心理游戏分析(Game Analysis)* 代用感情(Racket Feeling)* 人生状态(Life Position)* 人生脚本分析(Script Analysis)二、结构分析(Structure Analysis)结构分析是TA理论中进行个人自我状态分析的重要工具,是以P(Parent,父母)、A(Adult,成人)、C(Child,儿童) 三种自我状态为基本架构的人格理论系统。

其主要内容包括:1、结构型自我状态(Structural Model)TA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P(Parent,父母)、A(Adult,成人)、C(Child,儿童)三种不同的自我状态。

可以用图形表示为:P:父母自我状态是一个人从父母(或是其他具父母般影响力的人)学习来,整合到自己人格的部分。

当一个人在父母自我状态时,不仅外显行为会表现的像自己的父母,而且内在的想法和感觉也是这样。

A:当一个人行为、思考、感觉的方式是完全利用自己的能力对此时此地发生的事件进行反应,那么这个人就是在成人自我状态。

成人自我状态表现出理性、精于计算、尊重事实和非感性的行为,试图通过寻找事实,处理数据,估计可能性和展开针对事实的讨论,来进行决策。

C:则是一个人以自己过去(特别是幼时)的方式来思考、感觉、并表现的部分。

当人在哭、笑、生气或是进行幻想、创造发明时等,就是处在这种状态。

从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儿童自我状态又可再分为早期父母(P1),早期成人(A1)和早期儿童(C1)三部份。

∙P1:婴儿在还不会说话时,接受到来自父母的非口语信息,并整合入自己人格的部份。

∙A1:婴儿在A还未形成时,就可以本能地判断如何得到父母的抚爱。

这种孩子本能的直觉式的洞察力,被称为"小教授"。

即使在A形成以后,A1还能够感知一些A都不能察知的事情。

∙C1:婴儿一出生就表现出许多基本的需要和原始的功能,如吃、喝、拉、撒、睡等等。

C1是人们感觉的重要来源,如果一个婴儿在爱和温暖中长大,C1还将成为他一生中乐趣和动力的泉源。

2、功能型自我状态(Functional Model)依据P(Parent,父母)、A(Adult,成人)、C(Child,儿童)三种自我状态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CP(批评的父母,Critical Parent)CP高的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表现为:志向远大、信念坚定、道德观念强、有责任心、领导能力强、爱憎分明、遵守纪律等等。

不好的一面表现为:好高骛远、固执己见、对人苛刻、攻击排挤他人等等。

CP低的人通常表现为:缺乏远大的理想、缺乏责任心、容易妥协、软弱无力、优柔寡断等等。

∙NP(养育的父母,Nurturing Parent)NP高的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表现为:亲切、友善、和蔼、仁慈、助人为乐、富有爱心、体谅他人、具有自我牺牲精神等等。

不好的一面表现为:过于干涉、唠叨、溺爱孩子、操心过度、感情用事等等。

NP低的人通常表现为:冷漠、不体谅他人、不关心他人、自私、人缘不好等等。

∙A(成人,Adult)A高的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表现为:聪明能干、善于思考、实事求是、客观冷静、做事有条理、考虑问题周全等等。

不好的一面表现为:斤斤计较、缺乏人情味、生活单调、考虑问题机械等等A低的人通常表现为:不善于思考分析、缺乏客观性、缺乏严密性和准确性、做事无计划、得过且过、敷衍了事等等。

∙FC(自由的儿童,Free Child)FC高的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表现为:开朗、活泼、爽快、幽默、热情、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思路开阔等等。

不好的一面表现为:喜怒无常、任性、顽皮、自我中心、好出风头、缺乏毅力和耐力等等。

FC低的人通常表现为:缺乏激情和热情、没有朝气、生活单调乏味等等。

∙AC(顺从的儿童,Adapted Child)AC高的人既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好的一面表现为:老实纯朴、协调性强、适应能力强、遵守纪律、服从领导、谦虚诚实、有毅力等等不好的一面表现为: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主见、依赖性强、沉默寡言、害羞、缺乏挑战精神等等。

AC低的人通常表现为:争强好斗、不服从领导和管教、不听劝、协调性差等等。

3、典型的自我状态图明朗外向型苦闷孤独型任劳任怨型我行我素型极端合理主义型矛盾人生型独裁专制型幼稚顺从型平凡中庸型贴身保镖型护士长型图书管理员型冒险家型穷艺术家型恩师型4、自我状态形成过程自我状态分三个阶段形成:第一阶段(幼儿出生到两三岁):C(儿童自我状态)的形成第二阶段(孩子四岁到六岁):P(父母自我状态)的形成第三阶段(孩子七岁到十二岁):A(成人自我状态)的形成在每个人的自我状态形成过程中,父母和家庭环境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父母是塑造孩子人格的首席工程师。

5、自我状态缺位(Ego State Exclusion)自我状态缺位有以下几种类型:∙P缺位:没有成形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没有为人处世的哲学和原则。

∙A缺位:不会从此时此地的角度考虑问题,内心存在激烈的P和C的搏斗。

∙C缺位:缺乏激情和热情,显得平淡、平静甚至冷漠。

∙A和C缺位(只有P):好批判、道德要求高、高支配性、高权威性等等。

∙P和C缺位(只有A):客观、尊重事实、冷漠,沉闷、缺乏感情、没有活力等等。

∙P和A缺位(只有C):孩子气、拒绝长大、依赖他人、逃避责任、寻求照顾等等。

6、自我状态污染(Ego State Contamination)自我状态污染指一种自我状态"侵犯"另一种自我状态,造成混乱和模糊。

∙A被污染A被CP污染:权威、独断的结论,脱离现实的决定A被NP污染:同情式的结论,妥协式的决定A被FC污染:盲目乐观的结论,轻率的决定A被AC污染:悲观的结论,消极被动的决定∙A的逆污染CP被A污染:丧失原则,违背伦理道德NP被A污染:没有人情味,冷酷FC被A污染:保守,缺乏激情沟通的案例分析昨天,班上的XX同学生病住院了,很多同班同学放学后去医院看望,结果没完成作业上课了,老师开始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讲解结束,老师开始发脾气:“就你们班,太差了,30个学生只有20个交了作业,为什么不交作业?在这浪费父母的钱,真没救!”几个未交作业的学生嚷起来:“老师,我们去医院看望XX去了,所以……”老师:“行了,别找借口了!去了医院就可以不交作业啊?你们打算什么时候把作业交上来?” 希望大家帮忙找一下,看这个案例都有哪些错误情况:我的脖子上起了很多小包,下巴上也有许多红点。

上周我请一个护士到办公室来的原因。

这位护士有着一双亲切的蓝眼睛,问诊态度也富有同情心。

她仔细看了看这些斑点,然后又认真地看着我问道:“你自己感觉好吗?”于是,我开始给她讲我的压力有多大。

她侧耳倾听着。

她听得越多,我就发现生活如此艰难的理由越多。

当我终于将自己一连串的委屈倾吐完毕,她带着发自内心的关切,把手轻放在我的肩膀上说道,如果情况确实很糟,我是否可以考虑打一个心理咨询热线?问题:这种沟通方式效果如何,分析其利弊。

这个是选修课,上课没怎么听,老师考试发了卷子,傻了,一个不会.....请大侠帮帮忙吧....一.名词解释1.沟通2.倾听3.人际沟通二.简答1.简述小组沟通的特点2.自我概念的构成有哪些?三.判断,并改正1.一个学生因为考虑午饭的事而没有听课,这属于沟通中的外部噪音。

2.你与老板谈话时,老板开始整理桌上的文件,你便明白该结束谈话了,这是非语言沟通中的“加强内容的作用”。

3.公共场合沟通中渠道比在人际沟通中的扩大了。

4.隐蔽方格是一种有意不坦露的区域。

四.案例分析1.甲:嗨,老兄,我这周钱不够用了,但我必须交房租了,你能不能借我300?乙:(向后退,略微皱皱眉)嗯......甲:(向前走)如果不是没有办法,我是不会求你的乙:(把两臂交叉在胸前)上月我借你的200元,你还没还呢甲:(领悟了一些)对不起,我忘了,嗨,等我过几天一发工资就还你乙:(听起来不热心)嗯,那,好吧,但,这次别忘了甲:谢谢,真够哥们儿(1)以上对话中运用了哪些非语言沟通,并分析其暗含的意思(2)请运用沟通的三个原理分析此案例2. 妈妈爸爸在讨论6岁儿子在学校;里存在的某个问题。

妈妈刚从学校与老师交谈回来,老师告诉她,他的儿子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还在课堂捣乱。

妈妈非常生气地告诉了爸爸这一切,爸爸在妈妈讲话时,细心地关注着,她把手放在了妈妈的背上,安慰她,别让她太生气了;当妈妈开始哭泣时,爸爸就拥抱她。

(1)以上运用了哪些非语言沟通,能否达到沟通的效果?(2)请运用沟通的有关基本要素分析此案例3.你的好朋友因为数学必修课没有考过而正在苦恼,你该如何进行情感移入式倾听?四.案例分析非语言沟通1.乙:(向后退,略微皱皱眉)嗯......暗含的意思是:迟疑,不想答应却没想好怎样推脱甲:(向前走)暗含的意思是:加强向乙借钱的攻势乙:(把两臂交叉在胸前)暗含的意思是:对甲未还钱不太信任,有所防备甲:(领悟了一些)暗含的意思是:承认上一次的钱没还,并让乙认为不是不想还钱,是因为自己大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