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分析理论
C P
值
(瑞典) Eric Berne 埃里克 伯恩
交互分析疗法的基本理论
人性观
1. 人的心理定位
基本心理定位:我好, 你也好
—投射的心理定位:我好, 你不好 —内射的心理定位:我不好,你好 —绝望的心理定位:我不好,你也不好
2.人的行为是由自己决定的
环境对人的影响要远大于遗传 TA治疗的重要理论:既然你为自己做了早期决定,那么在往 后的生命历程中,你可以有能力来改变自己,并重新做出 新的决定。
P
P
A
C
成人
A
C
成人
互补沟通
我好想去沙滩 上滚一圈! 好呀,我也 想啊! 妈妈我好想去 吃麦当劳! 可以啊,妈妈 下午带你去!
P A C
儿童
P A C
儿童
P A
P A
C
儿童
C
成人
交错沟通
交错沟通(crossed transaction)通常是引起冲突的沟通形式,两个人不在相同的或者 平行的自我状态间进行沟通,而是出现交叉,使沟通的暂时中断。典型的交错沟通是完全交叉的。
(自由的儿童)
冲动、天真、充份表达感情。
AC
(顺从的儿童)
为适应权威规定的标准,使自己生存的环境更好, 养成的幼时习惯。
批评的父母
Critical Parent
成人
CP NP
照顾的父母
Nurturing Parent
Adult
自由的儿童
A
FC AC
顺从的儿童
Free Child
Adapted Child
游戏分析
心理游戏:
你有没有这种经验,和别人的互动是在很不舒服的感觉 下结束的,然后你对 自己说类似这样的话:「为什么我老是遇到这 一类的事?」 「为什么又发生这种事?」「我想他(她)应该和别 人不一样,可是怎么又„」你是否会因为事情演变成这样而惊讶, 但同时又发现类似的事情以前也曾发 生过?如果你有这样的经验, 用沟通分析的话来说,你是在玩一种心理游戏 。就如同球类或棋类 游戏,心理游戏也有其规则可循。艾伯恩(Eric Berne)是最早注 意到「心理游戏的可预测性」的人,他也提出一些方法来分 析心理 游戏。
二、“交互分析”和“心理游戏”阶段(1962—1966 ) 交互分析(Transactional analysis) 也译作“沟通分析”,是指发生于两个个体的 自我状态之间的刺激与反应所形成的交流系统 。 复杂的沟通可能牵涉到三个或者四个自我状 态。按照伯恩的解释,心理游戏是两个人相处 时一连串的交流与沟通,其中包含着许多双重 的、暧昧的信息,并且导向一些可预测的结局 。心理游戏的典型特点是,人们在做一件事的 过程中隐藏了内在的动机。
苦难经验
历经游戏后产生的不愉快感觉。
重做决定
即使早年的决定已经做成,并不意味着不能更改。在 与当事人一起重新做决定的过程中,治疗者会要求对方回 到做成这些决定的幼年情境,然后从自我的儿童状态,帮 助对方重新做决定。
交互分析理论
交互分析理论
>沟通分析
>游戏分析
>脚本分析
沟通分析
>互补沟通
>交错沟通
一、Eric Berne简介
艾里克·伯恩(Eric Berne,1910—1970) 1910年5月出生于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家境富裕。 1935年,伯恩获得了麦吉尔大学医学院硕士学位。 1936年到1938年期间,在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精神医学。 1938年移居美国,成为美国公民。 1940年,在康涅狄格洲建立了自己的私人诊所。 1941年,在纽约精神分析研究所开始接受精神分析师训练。 1947年出版了第一本著作《运转中的心灵》。
*早年决定(早年决定)
一个人在幼年时为自己的生存所做成的结论。早年决 定是个人生活脚本的基础,与情绪性经验有很大的关联。
影响孩子较早的早年决定: 1.不要存在;2.不要做你自己(的性别);3.不要做 小孩;4.不要长大;5.不要成功;6.不要做;7.不要 变得重要;8.不要有归属感;9.不要亲密;10.不正 常或不健康;11.不要感觉;12.不要思考 。
游戏分析
例:莫莉是个社会工作者,正和一个沮丧的个案会谈。 个案:发生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我的房东把我赶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莫莉(紧簇双眉):真是太糟了,我能帮你什么忙吗? 个案(没精打采地):我不知道。 莫莉:为什么不找报纸看看是否能租到别的房子呢? 个案:这就是问题所在,我没有钱付房租。 莫莉:我想我可以安排你得到一些救济金。 个案:你真好,可是我不想接受别人的救济。 莫莉:那我安排你暂时借住青年旅社,直到你找到新的居所为止。 个案:谢谢,可是我心情这么糟,恐怕无法忍受和许多人一起住。 莫莉努力想是否有别的办法,可是脑子一片空白。 个案叹了口气,站起来说:「谢谢你尽力想帮助我。」就怏怏不乐地走了。 莫莉自问:「倒底是怎么回事?」她开始时觉得惊讶,随后觉得无力而沮丧 ,她想自己实在不是个 好的助人工作者。 同时,走在街上的个案也对莫莉很生气,他说:「她不是说要帮我忙吗?结 果什么忙也帮不了。」 类似的情形,他们两人过去都发生过很多次,莫莉常想帮助案主,并提出许 多建议, 可是案主却不接受,使她很不舒服;而这位个案不断地拒绝别人的 帮助,并对试图帮助他的人 生气。他们两人的游戏常成对出现,莫莉的游戏 叫「你为什么不„?」(Why Don't You„?), 而个案的游戏叫「对,可是„」(Yes, But„)。
1970年,死于冠心病。
二、交互分析治疗的发展
国际交互分析协会为TA下的定义是:“TA为一种 人格理论,以及一种针对个人成长和改变的有系统的 治疗方法”,其重点是关注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TA理论的发展大约经历了四个不同的阶段,即“ 自我状态”阶段(1955—1962)、“交互分析”和“ 心理游戏”阶段(1962—1966)、“脚本分析”阶段 (1966—1970)、“精神自我”阶段(1970至今)。
27
P
偏见
必须得到他人的赞赏 必须经验快乐而非痛苦 不愉快全由外界环境所造成 每个问题都有完美的标准答案
A
缺乏目标 害怕失败 怕被拒绝 埋怨责怪 否定现实 半途而废 悲观未来 空想幻想
错觉
C
安抚
作为每一项承认或肯定某人存在的行为,安抚被定义 为社会性认可的单位。人之所以需要接触社会乃是因为从 出生到成年这段期间,人的生理、心理接受来自四面八方 的刺激。这种饥渴的满足可视为对生存及心理健康的生物 需求,也就是安抚。
一、 “自我状态”阶段(1955—1962)
自我状态(ego states)是TA的起点,也 是TA理论的主要基石。伯恩对自我状态的定义 是:“一种思想与感觉一直的系统,借由一套 相对应的欣慰模式呈现于外”。“自我状态” 分为“父母自我状态”P、“成人自我状态”A 和“儿童自我状态”C。三种自我状态整合成 一个完整的人格结构。
46岁时,他申请加入心理分析协会被拒绝。此后他的学术命 运发生转折,他被推动去开创新的心理治疗途径。 1958年,在《美国心理治疗周刊》发表文章,使用简明的用 语,强调咨访双方平等参与,这就是交互分析。 1961年出版了《心理治疗中的关系分析》阐述了TA理论。随 后发表《人类之间的游戏》,轰动一时。
(四)以合约开始、以治愈为目标,强调决定的治疗原则
TA是合约式或合同式治疗,这是TA对于心理咨询和治 疗界的最大贡献。通过合约的制定,治疗师全面了解当事 人的成长经历、心理困境以及想要实现的目标,并在治疗 过程中不断修正、完善合约,以及最终目标的实现。于此 同时,TA强调个人决定的重要性,认为每个人都有早年决 定的基础上重新决定的能力,同时为个人行为承担责任。 同样重要的是,伯恩强调TA对人心理问题的治愈,而不仅 仅是停留在问题描述的阶段,或者是带着一大堆的问题去 生活。
交错沟通的效果通常不好,通常导致沟通的阻断。
交错沟通的三种表现形式:
我的袜子在哪 里呢? 你一辈子就没找 到过它! 现在几点钟了? 马上可以去 滚雪球了。
P
A C
夫
P
A C
妻
P
P
A
C
甲
A
C
乙
交错沟通
妈妈,我们来 下盘棋吧?
为什么一做作业 就想着玩?
P A C
子
P A C
母
隐藏沟通
隐藏沟通(ulterior transaction)常常发生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自我状 态之中,一方面表达出一个公开的、社会生活层面的信息,另一方面表达一个隐藏的、 心理层面的信息。在隐藏沟通中,沟通的结果通常由心理层面的信息决定的。 隐藏沟通示意图:
父母自我 Parent ego state
成人自我 Adult ego state
儿童自我 Child ego state
2.功能性自我状态
NP(nurturing parent) 养育父母 CP(controlling parent) 控制父母
AC(adapting child)
适应儿童
FC(Free child)
三、交互分析治疗的特点
交互分析治疗是基于存在主义哲学基础上的治疗学, 存在主义哲学构筑整个治疗的理论基础,并因此形成其独 特的治疗风格与特征。 TA治疗主要有四个特点,即:存在主义色彩的人性、 现象学的哲学方法论
(一)、存在主义色彩的人性观
伯恩及其追随者们认为人性在总体上是积极乐观的,强调 个体对其生命意义的追求、个人选择生活的权利,以及可能的 责任能力;人类存在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经由个 人的选择再创作自己。
自由儿童
父母自我和儿童自我都是感性的,非现实性的 成人自我是理性的现实性的
CP
(批评的父母)
控制、批评,替别人界定人生与现实。 一般以严格的价值判断和道德伦理观为主。
NP
(照顾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