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第四章高等学校教育制度重点试题解析[日期:2008-12-16] 来源:云南培训认证网作者:[字体:大中小]一、选择题1.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柏林大学创设的( )。
A.文学博士学位B.医学博士学位C.理学博士学位D.哲学博士学位2.我国学位授予的权利机构是( )。
A.国家教育部B.国务院学位委员会C.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D.各省市自治区的学位办公室3.东南亚国家和地区高等学校招生主要实行( )。
A.统一考试制度B.单独考试制度C.推荐入学制度D.高中证书制度4.目前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实行( )。
A.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分配制度B.指令性和指导性计划相结合的制度C.统一分配制度D.自主择业制度5.在我国,高校教师的职务资格认定和职务设置包括( )级。
A.三B.四C.五D.六A.缓聘B.辞聘C.拒聘D.受聘9.我国高校教师的聘用期限一般为( )年。
A.1 B.2 C.3 D.410.法国的( )的培养对象是各种技术人才,其生源既可以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在职工人。
A.短期大学B.初级学院C.社区学院D.短期技术大学11.( )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为“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
A.英国B.法国C.美国D.意大利12.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 )。
A.2年B.3年C.4年D.5年13.15世纪末,硕士一般授予( )学生。
A.文科B.神科C.法科D.医科14.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 )。
A.建国初期B.民国时期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15.下列哪项不属于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 )A.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B.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C.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D.具备相应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n15595c1178.aspx二、填空题1.( )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包括:有哪些种类的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人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征是确定各级各类学校分段以及学生人学年龄、修业年限的( ),它体现了统一性的原则。
3.大多数国家的高等学校可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 )、大学和专门学院、( )。
4.195 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公布( ),明确高等教育是作为教育基础上的更高层次教育。
11.( )是对部分品学兼优或某一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实行免试录取的招生制度。
12.自1986年我国开始逐步推行高等学校( ),一定程度打破了高校教师铁饭碗的局面,有利于教师资源的优化配置。
13.( )得到有效的保障是实行教师聘任制度的先决条件,成立高校教师权益的仲裁机构已势在必行。
14.所有高校都由政府来举办,并统一接受政府的某一主管部门的垂直领导,这种办学模式为( )。
15.( )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最高层次,( )已成为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16.在当今世界各国,成人高等教育作为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的教育形式也在逐步( )和( )。
17.广播电视大学主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远距离教育,招生对象为社会上具有高中毕业程度的人员以及( )。
18.现代学位制度确立的标志是德国( )学位的设立。
19.美国比较正式的学位层次通常有:( )、学士学位、( )以及博士学位。
20.实行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模式的典型代表国家是( )和( )。
三、简答题1.什么是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有哪些?2.简析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特征和微观特征。
3.简述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
4.简述世界各国几种常见的招生制度。
5.简析招生并轨改革,并说明实行招生并轨改革要注意的问题。
6.高校教师岗位设置应遵循哪些原则?四、论述题1.如何改革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2.目前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度中存在哪些突出问题?该如何解决?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n15595c1178p2.aspx一、选择题1.D解析:德国哲学博士学位的设立,丰富了学位的内涵,体现了学位的学术价值和水准,其严格的学位授予程序又推动了学位授予过程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标志着现代学位制度的建立。
因此,答案为D。
2.C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办法》规定:学位授予权利机构为各授予单位的学位评定委员会。
因此,答案为C。
3.A解析:在亚洲地区,实行统一的考试来录取新生的做法被普遍采用,在东南亚的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也都实行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
因此,答案选A。
4.D7.C解析:美国学者伯顿根据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不同特点,从举办者角度将其概括为四种基本类型,其中“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是指高等教育主要由地方举办,且不同程度上受中央政府的影响。
因此,答案为C。
8.A解析:我国自1986年开始逐步推行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聘任的主要形式有招聘、续聘、解聘及缓聘。
辞聘、拒聘、受聘都是从教师的角度来说的。
因此,答案为A。
9.B解析:我国高校教师的聘用期限一般为2年,聘任期内工资应与职务挂钩,并享受相应职务的其他待遇。
因此,答案为B。
10.D解析:法国的短期技术大学的培养对象是各种技术人才,其生源既可以是高中应届毕业生,也可以是在职工人。
短期大学是对日本的一种大学的称呼,初级学院和社区学院都是对美国一种大学的称呼。
因此,答案为D。
11.C解析:根据美国学者伯顿对各国高等教育系统的分类,美国和日本的高等教育办学模式为“私立和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分”;德国属于“多重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法国属于“单一公立系统,多重管理部门”;意大利则属于“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
因此,答案为C。
12.B解析:普通高等学校的夜大学,招生对象主要是社会企事业部门的职工,以专科教育为主,部分为本科,夜大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因此,答案为B。
13.A解析:学位产生之初并没有高下之分,直到15世纪末,博士和硕士头衔所代表的资格就出现较大差异,硕士一般授予低级科,也就是文科学生,博士科则授予高级科,即神、法、医科的学生。
因此,答案为A。
14.B解析:我国现代学位制度最早形成于民国时期,1935年国民政府颁布了《学位授予法》,教育部颁布了《学位分级细则》,规定学位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
因此,答案为B。
15.D解析:博士学位的学术标准有:掌握本门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而具备相应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则属于高校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
因此,答案为D。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n15595c1178p3.aspx二、填空题1.学制2.基本依据3.初级学院和短期大学;研究生院4.《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5.大学和专门学院6.学位7.中世纪大学8.《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9.择优录取10.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11.保送生制度12.教师聘任制13.教师的合法权益14.单一公立系统,单一管理部门l5.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16.体系化;机构化17.应届高中毕业生18.哲学博士19.副学士或协士学位;硕士学位20.日本;美国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n15595c1178p4.aspx三、简答题1.什么是学制?学制建立的依据有哪些?答:(1)学制的概念学制是指一个国家的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它包括:有哪些种类学校,这些学校由谁来主办和管理,学校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实际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各级各类学校的关系如何等等。
高等学校的学制即指各类各层次高等学校的系统。
(2)学制建立的基本依据①学制的建立受制于一定社会的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近代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方式开始出现,它不仅要求拥有大量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人,而且还急需一批拥有各种专门科学知识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就客观上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至此,在一些欧洲国家如德国、法国等,一个贯穿初、中、高等教育的完整体系率先形成,随后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传播,在几乎所有现代国家都建立了现代学制系统。
目前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宏观总体特征是:以多重公立系统为主,即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区)举办和管理,部分由教育部负责;与此同时私立系统尚处于逐步形成之中。
高等教育部门体现为专科、本科和研究生三个层次。
(2)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系统的微观特征①层次结构轮廓清晰,各层次间基本能够保持衔接,相互连贯,但培养规格上还有些模糊,特别是专科教育的定位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②由于高等教育在我国目前依然是稀缺资源,进入各层次高等学校都有比较严格的入学条件限制,实行严格、规范而统一的或比较统一的考试制度,是我国高校录取新生的基本做法。
③在学习方式和修业年限上,近些年来我国各高校尝试作了一些改革,试图增加灵活性,但总体上说,比较刻板、划一的现状无多大改变。
文章来源于云南培训认证网/n15595c1178p5.aspx3.简述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方向。
答:自从1980年我国建立学位制度以来,它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培养了大批人才。
但是,我国学位制度在近20年的实施过程中,也逐渐显露出一些问题,亟需加以完善。
(1)我国学位制度存在的问题①目前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与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需求间不相协调,硕士、博士学位的授权学科、专业存在口径偏窄,基础学科和传统学科的比例过大,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和应用学科所占比重过小等问题。
②研究生学位以学术性学位为主,有重学轻术之嫌,社会所迫切需要的应用性专业学位还明显不足。
③学位管理中评估制度不够健全,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远未能得以发挥。
研究生学位的授权学科、专业点和博士生导师的评审权过于集中,应适当下放到地方和部分有条件的高等学校,以顺应我国高等教育权力下放和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统一的入学考试形式是由国家或者地方政府,或者是社会中的考试机构,对整个国家或局部区域的考生,进行统一的考试,并把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学生的基本参照依据的考试方式。
实行统一的考试制度,根本目的在于保证不同的高等学校学生入学水准的相对统一性,实行择优录取。
它的前提条件是现有教育资源不足以满足全部申请入学者的需要,而通过统一考试则起到一个有效而合理的筛选作用。
统一考试的组织者既可以是国家和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也可以是社会中的民间组织。
在亚洲地区,实行统一的考试来录取新生的作法被普遍采用。
我国的台湾地区,目前仍实行大学联考制度。
在东南亚的泰国和菲律宾等国家也都实行全国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度。
(2)由高校单独组织人学考试的形式这种招生制度由高校自主决定考试方式、自己命题、自主录取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