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0分)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0分)(1)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
(3)______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
(4)《行路难》中形象生动地描写仕途艰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岳阳楼记》中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早晚变化多端的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 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强烈地证明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
B. 为了杜绝溺水事故不再发生,市教育局要求各学校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C. 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市政府加大投入,建设了多个休闲公园,成为市民娱乐的新去处。
D. 中国自古就有崇尚自然的理念,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正是对这一理念的继承和发展。
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7分)青年人最好看的,就是那股子狂妄气,因为无所有,所以无所畏,在灰扑扑的青春里【甲】(A.肆意 B.随意)撒野。
你瞧,一个行业真正尖端的人物,也不全是衣着华贵生活精致之人。
袁隆平捋起袖子站在稻田边的模样被印在了教科书上;马云密布着皱纹的脸上,有孩子般清澈和天真的神情;①声名显hè()的作家,稿纸堆旁就是外卖盒。
他们好像也奔赴在更好的道路上,没有太在意身姿是否足够优美,②步履.()是否太过匆匆。
所以,青年人,真的不必急着精致,其他人告诉你的什么妆容精致衣饰得体,什么善待自己岁月静好,都只是表象,想象五六年后,你走向这个复杂的社会的时候,哪种能力能让你不跌倒?哪种能力能让你【乙】(A.势如破竹 B.所向披靡)??哪种能力能让你不用仰人鼻息靠脸吃饭?这些,才是你需要积累的。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2分)①()②()(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2分)【甲】【乙】(3)根据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再仿写一句话。
(3分)二、阅读(70分)(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4-5题。
(6分)(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4. 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中的“凄凉地”“弃置身”点明了诗人长期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
B.颔联借用典故暗示诗人被贬时间之长,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感慨万千。
C.尾联点明酬赠之意,表达了诗人重新投入生活的意愿及坚韧不拔的意志。
D.全诗感情真挚,始终充满积极、乐观、豁达的情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12. 有人认为第⑮段插叙的内容可以删去,你认为呢?为什么?(4分)13. 写出文章标题“一掌清凉”的两层含义。
(4分)1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③段加点词“伸直”“密实”“整个”准确凝练,形象表现出男孩对清凉的渴望。
B.“男孩跟我笑过便将脸背过去了”,从这一句中可以看出男孩有礼貌,但内向羞涩。
C.文章以阳光为线索,既表现了天气的炎热,又含蓄地表现了民工受到的不公正待遇。
D.第⑲段画线句将民工不停地建房和自己孩子书桌无处安置进行对比,读来令人心酸。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7题。
(12分)①《芥子园画谱》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中国画教材,它运用浅显易懂的方法,介绍了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使得社会上为数众多的职业画工,甚至是文人画家,都可以迅速地掌握中国画的基本技法、知识。
比如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也都是在无人指点的情况下,就上手学习《芥子园画谱》,从而掌握了一定的规矩准绳。
所以,作为艺术普及类的教材,《芥子园画谱》在艺术开蒙方面,堪称卓越。
②《芥子园画谱》可以自学、速成,易入门。
但是,中国绘画讲求“师古人”“师造化”,也就是以古人为师,以自然为师,经过长期的揣摩消化,得其精髓,才能成一家风骨。
所有受《芥子园画谱》启蒙的绘画大师,如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也正是依此才成为一代宗师。
③在黄宾虹这位中国画大家看来,画谱虽有开蒙之功。
但也成为帮助懒汉偷懒的工具,它造成了只学画谱之法而不重视“师承”的严重弊端。
何为“师承”?宾虹老人曾解释过,古人既然已经创立了法度,那后人就必须在掌握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再进行创造变化。
而古人的法度,即“笔墨之法”,只有通过临摹这种“师承”途径,才能全面掌握。
然而,诸如《芥子园画谱》之类的画传画谱却提供了一条看似美好的“捷径”,那么,由临摹名家大师真迹,进而获得先贤笔墨精神的“师承”途径,就受到极大的冲击。
因此,那些能够入乎规矩之中、超乎规矩之外的“神品”“逸品”就无从谈起了。
④以《芥子园画谱》为代表的古代画谱,虽然在艺术开蒙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中国画的精髓则全未窥见,而不学之人尤爱视画谱为“法器”,于是废临摹而为抄袭,靡然成风,传统的中国画教学逐渐沦落。
因此所带来的结果,近代以来的中国画坛中,一些革命派要革《芥子园画谱》的命;有些传统派也要拆《芥子园画谱》的庙,对还原画谱等传统艺术启蒙类书籍的原始定位,无疑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摘编自陈都《正确看待〈芥子园画谱〉》)1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 分)A.文章开篇肯定了《芥子园画谱》在艺术开蒙方面的积极作用。
B.第②段的“但是”表转折,引出下文对《芥子园画谱》的思考。
C.第③段中黄宾虹指出使用《芥子园画谱》过程中存在严重弊端。
D.文章最后强调不宜再用《芥子园画谱》来进行中国画的教学。
16.文章认为《芥子园画谱》的“原始定位”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 分)17.文章认为怎样才能形成自己独具一格的绘画风格?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6 分)(五)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8~20 题。
(10 分)【材料一】春节过后第一周,由中央电视台推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这一文化类综艺节目彻底火了。
人民日报、人民网、新华社等各大媒体都在发布有关该节目台前幕后的消息,观众关注度极高。
某知名网站对此做了各项统计,以下是“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年龄分布”调查数据图。
【材料二】《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的冠军得主是复旦附中16岁高一学生武亦姝,人们对她纷纷表示赞赏,但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在升学考试残酷的现实面前,有没有必要花大量宝贵时间去背诵古诗词。
【材料三】大学者王国维认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可以把境界分为“造境”和“写境”两种不同的形态,“造境”即虚拟之境,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境”即写实之境,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18. 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一】显示的中国诗词大会关注人群的年龄分布特征。
(3分)19. 针对【材料二】中某些人的质疑,说说你的观点。
(至少说出两点,4分)20. 阅读【材料三】,下面诗句属于“写境”的一项是()。
(3分)A.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B.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六)名著阅读。
(6分)21. 填空题。
(3分)这小大虫被搠得慌,也张牙舞爪钻向前来。
被A手起,先搠死了一个,那一个望洞里便钻了入去,A赶到洞里,也搠死了,却钻入那大虫洞内。
A却便伏在里面张外面时,只见那母大虫张牙舞爪,望窝里来。
——《水浒传》文段中A指代的人物是,出自名著中的精彩故事,这个故事的起因是22. 阅读下面的语段,按要求作答。
(3分)只听得门首有两个承局叫道:“林教头,太尉钧旨,道你买一口好刀,就叫你将去比看,太尉在府里专等。
”(《水浒传》)这两个人让林冲带上刀到白虎节堂,两人借故离开后,发生了什么事?请简述。
三、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很多件事。
其中,不乏失败的事。
面对失败,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
有些人一听说做什么事失败了,马上就一蹶不振,整天自暴自弃;而另一些人则不同,面对失败,他们总会积极的寻找失败的原因,重头再来。
请以《微笑着面对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
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600字。
文中如需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1)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分)(2)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2分)(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2分)(4)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分)(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2.D(3分)3.(1)①赫②lǚ(2分)(2)【甲】A 【乙】 B (2分)(3)示例:哪种能力能让那些轻视你的人都闭了嘴?(3分)二、阅读(70分)4. D(3分)5.示例:新事物也必将取代旧事物,前景无限美好。
(3分)6.(1)在……之前(2)归依(3)一起(4)原因(4分)7.C(3分)8.(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分)(2)(我)只看见了血山,哪里(怎能)看到假山?(2分)9.(1)姚坦直言指出赵元杰建造的假山都是用强征老百姓的租税筑成的,可见其关心百姓,敢于直言。
(3分)(2)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的写照。
(2分)【参考译文】益王,是宋太宗的第五个儿子元杰。
(他)曾经在自己官邸修建了一座假山,召集僚属饮酒,众人都夸赞假山,而王坦却独自低着头。
益王强迫他看(假山),他说:“我只看到血山,哪里有什么假山呢?”益王很惊讶,问他原因,王坦说:“我在田间时,看见州县的官吏督促交税,上下一起逼迫,父子兄弟被鞭打痛苦不堪,血流满身。
这座假山不是血山又是什么呢?”当时(太宗)皇帝也在修建假山,还未完成,听到王坦的话之后马上命人毁山。
10.(1)冲他笑(2)站着写字(3)心猛地一震(6分)11.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背景);形象地写出了当时阳光照射下城市的燥热;为下文写男孩在银行的檐底享受一掌清凉(“我”与男孩的交往)作铺垫。
(3分)12. 不可以。
第⑮节叙述了男孩一家人艰难的生活状况,使文章内容更丰满(行文有波澜),突出了文章的主旨,表达了作者对民工们的深切同情(呼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4分)13. 一是指男孩在银行门口通过手掌从玻璃上所感受到的一点夏日的清凉;一是指作者希望能给这些为城市建设付出血汗的民工及其家庭多一点关爱。
(4分)14. C(3分)15. D (3分)16. 介绍中国画基本技法、知识而便于学画者入门的启蒙教材。
(3分)17. 由画谱入门,进而临摹古人的法度,师承“笔墨之法”,领会其精髓,能够创造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