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项目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区域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详细概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可行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综合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背景及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项目建设背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项目建设方案 (5)1、项目名称 (5)2、建设地点 (5)3、建设性质 (5)4、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生产技术能力 (5)6、资金筹措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组织管理方案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艾草的收购方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环境影响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社会效益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农业价值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促进当地产业化发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农民收入增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建设生态旅游城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旅游效益 (8)6、经济效益 (8)7、生态效益 (8)8、文化效益 (8)艾草种植项目分析一、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区域概况1.1地理位置黎川县介于北纬26°59′~27°35′,东经116°42′~117°10′之间,位于江西省中部偏东、抚州市东南部,地处武夷山脉中段西麓,抚河上游。
1.2地形地貌地势南高北低,由东北部、东部和南部渐次向地势平缓的中部和西北部呈撮斗形倾斜。
县域东部、西部和南部三面环山,南高北低走向,武夷山脉环绕县境东南部,东北至东南一带,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为200至400米,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45座。
1.3气候条件黎川县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气候温和湿润,无霜期较长,具有冬夏长、春秋短、四季分明的特点。
全县历年平均气温为18℃左右。
极端最高气温为42.2℃(2003年8月2日),极端最低气温为-12.3℃(1991年12月29日)。
平均日照时数为1642.8小时,无霜期287天。
年均降水量1800.8毫米,是江西省水量丰富的县之一。
全县共有大小河流84条,总长946千米,流域面积1553平方千米。
黎川县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条件好。
空气清新,水资源丰富,区域环境质量优良,适合艾草的种植。
2、项目详细概况2.1艾草的产地环境艾草又名冰台、艾蒿、医草、灸草、蕲艾、黄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莲头等,为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
生长环境分布广,除极干旱与高寒地区外均可生长,适于海拔2500米以下生存,向阳而排水顺畅的地方都生长,但以湿润肥沃的土壤生长较好。
2.2艾草的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
主根明显,略粗长,直径达1.5厘米,侧根多,常有横卧地下根状茎及营养枝。
茎单生或少数,高80一250厘米,有明显纵棱,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枝长3—5厘米;茎、枝均被灰色蛛丝状柔毛。
2.3艾草的药用价值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
实践证明,艾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
抗菌作用。
艾叶在体外对炭疽杆菌、α-溶血链球菌、B-溶血链球菌、白喉杆菌、假白喉杆菌、肺类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葡球菌、枯草杆菌等10种革兰氏阳性嗜气菌皆有抗菌作用。
艾叶油对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等有抑菌作用。
抗真菌作用。
艾叶煎液对皮癣真菌的抑菌作用最为微弱在15%浓度时堇色毛癣菌,开始呈抑制,30%浓度时除絮状表皮癣菌、足跖毛癣菌及白色念珠菌依然发育外,其它为许兰氏黄癣菌、许兰氏黄癣菌蒙古变种、狗山芽胞癣菌、同心性毛癣菌、红色毛癣菌、铁锈色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均停止发育。
止血作用。
艾叶为临床上常用止血药,温经止血常炒炭用,药理实验初步证明:艾叶制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抗过敏作用。
艾叶油0.5ml/kg灌胃,对卵白蛋白引起的豚鼠过敏性休克有对抗作用,可降低死亡率。
现代医学证明艾草除传统药性记载之外,还含有丰富的维他命A、B、E,艾草、艾草梗、所含的艾草酶具有抑制恶性肿瘤的功效。
其艾草黄酮还具有美容养颜,保持青春、强化黏膜、促进糖分代谢的药效。
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北京国医研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医疗器械生产制造的知名企业。
公司在完善产业链的同时并多元化经营企业,下属公司有北京扶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北京和畅物流有限公司、温州中凯印业有限公司、江西天人康农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念有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并在海外设有分支机构。
公司拥有大批高科技研发人员及高素质技术人才。
企业顺利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为市场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售后服务。
国医研不断的总结临床经验,将传统中医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使产品古为今用,服务大众,造福于民,弘扬中医文化。
产品渗透了强烈的设计理念,经典而实用,处处体现出人性化、健康化和实用化的特点。
主要产品有拔罐理疗器系列、中医刮痧器具系列、煎药煲汤壶系列、艾灸系列、护理器具系列等。
国医研以“创百年企业,树百年品质”为使命,在增强企业技术保障的同时,积极调整企业的经营战略和方式,实现目标市场的占领,并依靠产品质量的卓越和营销团队的奋力开拓,实现了营销网络覆盖全国,乡镇无盲点,并行销海外十多个国家。
三、可行性分析1、编制依据1.1中共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1.2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1.3黎川县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1.4相关的无公害农产品种植、加工技术标准和规范;2、综合评价艾草具有外观美丽、色鲜、味香的特点,芳香的气息会给人带来超乎寻常的感受,而且有良好的保健作用。
本项目按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规程对艾草进行种植、加工。
艾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性味芳香,辛散苦燥,为散寒除湿,温经止痛和避秽辟邪之要品。
本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大,有利于优化该区域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且本项目在栽培、生产、贮藏、加工过程中,没有三废污染。
因此,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显著。
实施本项目是必要的、可行的。
建议政府部门对项目建设给予大力支持,促使其早立项、早建成,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1政策条件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十三五建设规划,关于促进就业创业的要求,创造更多就业岗位,着力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符合关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要求。